天天看點

孫雲曉長篇青春小說《握手在十六歲》(片段)

作者:孫雲曉

孫雲曉

青春是個永遠不老的話題。

正像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一樣,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是鮮靈靈的,好似帶着露珠的花朵,那樣明豔,那樣動人。

青春到底是什麼?

有人說,她是人生的黎明;

有人說,她是生命的蓓蕾;

有人說,她是時代交響曲的第一樂章;

……

這些比喻都是不錯的,富有詩意,富有哲理。但是,在我看來,青春更像是人的第二次誕生,甚至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誕生。她是一種新的偉大的生命力,猶如從黑暗中噴薄而出的一輪朝陽。

既然是誕生,就難以避免血污和哭喊,并且時時伴着劇痛與危險。可是,新的生命力有着驚人的頑強。她的肩膀雖然稚嫩,卻扛住了死亡的閘門,讓自己的輝煌染紅天際,給人類帶來由衷的欣喜和希望。當然,也會有不幸的事兒發生,如在誕生中變形,在誕生中窒息。可以說,青春既有無與倫比的光彩,也有吉兇難蔔的悲壯。

這便是我對當代少男少女命運的總體思考。說少男少女而不說中學生,是因為處于青春期的準青年們,有些已經不是學生了。

有一陣子,我曾收到 2500多名少男少女的來信。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1990 年夏天,我的一本報告文學集《16歲的思索》,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随後,應《少年文藝》和《少男少女》兩家頗有影響的雜志之邀,我寫了《誰來握住我的手》和《揚起呼嘯的鞭子》兩篇文章。也許是我的作品和文章像怪物吧,竟讓敏感多思的少男少女們難以平靜了,紛紛來信,與我讨論各種問題。他們誠摯認真的态度讓我深為感動。

我敢說,少男少女是最熱情、最坦誠的讀者。如果說,他們的來信僅僅是贊揚我一番,或僅僅是想與一個作家建立通信聯系,那是絕不會讓我激動的。事實恰恰相反,他們将我認作可以信賴的朋友,向我訴說藏在心靈深處的各種秘密,把一些羞于啟齒的隐秘也詳細道來,甚至把他們視為超級秘密的日記和“情書”也寄給了我。同時,他們對我和我的同行們的作品評頭論足,毫不客氣地提出批評和建議。許多來信長達七八頁,這對學業競争激烈的中學生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有一名中學生告訴我,為了安全地寫完這封長信,他以溫習功課為掩護,熬到家長睡了以後才動筆,因為家長向來反對他做這種與學習無關的事。還有些中學生說,這是他們第一次給陌生人寫信,第一次敞開自己的心扉……

這些信來自祖國的東南西北,有的來自海南椰林,有的來自天山腳下,有的來自松花江畔,有的來自舟山群島,還有的來自深圳和廈門……與平日收到的成年人的信明顯不同,少男少女們的來信折疊得非常藝術,有的疊成船形,有的疊成戴鬥笠的女孩,更多的疊成飛鴿形狀,并在頭部畫上眼睛,引發收信人無限遐思。

仔細閱讀了每一封來信後,我吃驚地發現,來信者的年齡大都在 16歲左右,并且格外喜歡讨論16歲。也許是我那本書的書名《16歲的思索》,也許是我在文章中的設問“16 歲是什麼樣的年齡”,居然引發了一場關于 16歲的讨論。

我忽然明白了,就像早春并不能充分展示春天的魅力,青春期初來之際,巨變中的少男少女手忙腳亂,也難以從容地表現出青春的風采。當他們走向 16 歲或經曆了 16歲時,好似雨過天晴,鳥語花香,詩意猶如春潮奔湧。盡管,各種坎坷與磨難仍時時纏繞,這又恰好給了他們鋒芒初試的機會,去認識社會與人生。16歲是詩的年齡,是開始悟出生命意義的年齡。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一條奔騰的河,是一條充滿驚濤駭浪的河。每個少男少女都獨自駕着小舟,從這條生命之河上駛過。然而,并非每一個水手都能乘風破浪平安地駛抵彼岸。世界上哪一條江河沒有吞沒過船隻?何況是這樣一條布滿暗礁的河,這樣一群熱情大于理智的水手!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一座高聳的山,是一座雲霧彌漫的山。每個少男少女都是登山隊員,懷揣着征服者的夢想。然而,既然是高山就難免坎坷,難免野花的誘惑和迷路的危險,甚至難免有毒蛇猛獸出沒。山林之神隻留下一句秘訣——唯有大智大勇者腳下才有路。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一片浩瀚的海,是一片不見天際的海。每個少男少女都是一道小溪,别無選擇地彙向大海。溪水是甜的,而海水是鹹的,由甜變鹹根本不管你情願還是不情願。道理很簡單:一個人光吃甜的,并不能強身健體,隻有吸收鹽分,骨頭才會一天天結實起來。是以,擁抱大海就是擁抱希望。

青春是什麼?青春是一片蔚藍的天,是一片遼闊無邊的天。每個少男少女都是一隻羽翼未豐的小鳥,渴望着自由翺翔。然而,如果禁不起暴風驟雨的考驗,在天空中揮動翅膀就意味着災難。如果沒有天空一樣博大的胸懷,縱然遠行萬裡也會郁郁寡歡。啊,讓我們注視着藍天,那是一個競技場,那是一個歡樂園,那也是一本青春大辭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