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孫奕
醫美行業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披露已經收尾,從上遊醫美産品廠家來看,被稱為醫美“三劍客”的愛美客(300896.SZ)、華熙生物(688363.SH)、昊海生科(688366.SH)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業績均較為亮眼。但剔除2020年上半年疫情導緻的低基數影響後,三家龍頭公司業績則呈現明顯分化,其中華熙生物盈利增速大幅低于收入增長,近兩年淨利潤複合增速僅有15.7%;昊海生科情況更差一些,近兩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均為個位數,成長較為乏力。
從醫美産業鍊中下遊看,醫美醫院盈利能力仍不容樂觀。2021年上半年朗姿股份(002612.SZ)醫美醫院闆塊實作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增長49.52%,但營業利潤僅為0.21萬元同比降低38.31%,出現了“增收不增利”困局。此外,醫美醫院還正在承受“新租賃準則”執行和醫美貸款整頓不利影響。
<h3>醫美上遊業績分化明顯</h3>
2021年上半年,愛美客實作營業收入6.33億元同比增長161%,實作歸母淨利潤4.25億元同比增長188%;華熙生物預計實作營業收入19.37億元,同比增加95%到103%,歸母淨利潤3.61億元,同比增加35%;昊海生科實作營業收入8.51億元同比增長71%;歸母淨利潤2.31億元同比增長739%。
醫美上遊亮麗成績單主要因為新冠疫情擾動因素影響,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嚴重影響醫美醫院營業,上遊産品供應受阻,是以業績基數較小。2021年新冠疫情逐漸減弱,業務恢複正常增長。
如刨除新冠疫情擾動因素,醫美行業上遊公司業績呈現較大分化,以2019年上半年業績為基數,愛美客、華熙生物、昊海生科、華東醫藥(000963.SZ)(國際醫美業務部分)營業收入兩年複合增長率分别為62.4%、83.7%、4.1%、2.1%,淨利潤兩年複合增長率分别為84.4%、15.7%、9.9%、-0.8%。

具體來看,愛美客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近兩年保持高速增長,主要受益于溶液類玻尿酸大單品“嗨體”爆發式增長;華熙生物盡管營業收入高速增長,但近兩年淨利潤複合增速僅有15.7%,遠低于收入增速。昊海生科則明顯掉隊,公司醫美業務部分(整形美容與傷口護理)2021年上半年實作營收1.79億元,2020年、2019年上半年分别為0.76、1.54億元,近兩年複合增長率僅為7.81%。華東醫藥處境比昊海生科還要差一些,華東醫藥(國際醫美業務部分)2019年-2021年營業收入、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分别隻有2.1%、-0.8%,基本處于停滞狀态。
從毛利率變化趨勢看,醫美行業上遊公司分化同樣明顯。愛美客、華熙生物毛利率在過去兩年基本保持穩定,昊海生科、華東醫藥(國際醫美業務部分)毛利率則分别由2019年上半年76.6%、72.3%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74.5%、67.9%。
對于毛利率下滑,昊海生科在半年報分析稱“主要原因系人工晶狀體部分型号在帶量采購區域銷售價格的下降所緻,此外,本集團适當下調了“海薇”玻尿酸産品的銷售價格,以突出其“國民玻尿酸”的産品定位,也導緻報告期内毛利率的下降”。
這一解釋反映出醫美最大細分産品玻尿酸(透明質酸鈉)繁榮背後價格戰已隐現,特别是凝膠類玻尿酸。非手術醫美主要包括注射診療及能量診療,注射診療産品以玻尿酸和肉毒素為主。根據愛美客招股書,截至2020年9月,已有17家公司在中國境内取得透明質酸鈉注射液相關産品醫療器械注冊證書,賽道正變得擁擠。華熙生物(潤百顔、潤緻)、昊海生科(海薇、姣蘭)、華東醫藥玻尿酸産品主要是凝膠類,近兩年毛利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
愛美客凝膠類玻尿酸(愛芙萊)銷售額也處于停滞狀态,2021年上半年銷售1.48億元,較2019年同期基本無增長,愛美客業績增長主要依賴于溶液類玻尿酸(嗨體),2021年溶液類産品營收4.76億元同比增長230.38%,營收占比達到75.2%。
随着玻尿酸技術成熟,産業鍊中下遊醫美醫院也嘗試使用自有品牌玻尿酸,以8月份港股聆訊的醫美連鎖伊美爾為例,2020年 伊美爾開始銷售自有标簽透明質酸填充劑,2021年一季度采購自有标簽産品300萬元。
在此背景下,醫美上遊公司紛紛投身非手術醫美第二大細分品類肉毒素,開辟新成長空間。2021 年 3 月,昊海生科公告拟最多投資3100萬美元認購 EirionA輪優先股,Eirion有償授權昊海生科使用其肉毒素産品;2021 年8月,愛美客股東會準許對南韓 Huons Bio 5.8億元投資協定,後者為南韓Huons Global肉毒毒素業務分拆公司;華熙生物2020年已與南韓Medybloom合資成立公司,相關肉毒素産品正在注冊中。
<h3>醫美醫院盈利承壓</h3>
2021年上半年朗姿股份醫美醫院闆塊實作營業收入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9.52%,但營業利潤僅為2171萬元同比降低38.31%,出現了“增收不增利”困局。朗姿股份分析稱“主要受新設機構增多和執行“新租賃準則”的影響”。
朗姿股份2016年進入醫療美容服務業務,通過外延式擴張和内涵式增長兩種發展方式,目前擁有22家醫療美容機構,其中醫院4家、門診或診所18家,分為“米蘭柏羽”、“晶膚醫美”和“高一生”三個品牌。從半年報資料看,三個品牌醫療機構毛利率不同程度下降。
更值得關注的是,朗姿股份所有醫療機構銷售淨利率由2020年上半年8.57%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4.46%,獲利能力進一步降低。朗姿股份将醫療機構劃分為老機構(營運3年以上)、次新機構(1-3年)、新機構(1年以内),上半年除老機構盈利,次新機構和新機構銷售淨利率分别為-3.52%、-53.07%,且次新機構首次由盈轉虧。
這其中一個原因是使用權資産折舊大幅增加。“使用權資産”是2019年《企業會計準則第21号——租賃(修訂版)》執行後新産物,新準則下無論融資租賃還是經營租賃,承租人都要納入“使用權資産”科目核算并計提折舊。醫美醫療機構普遍自有固定資産規模小,醫院和辦公場所依賴租賃,在新準則下将長期承受折舊成本壓力。
以朗姿股份為例,2021年上半年公司使用權資産為4.13億元,2020年同期為零。公司使用權資産主要為房屋建築物租賃,2021年6月末賬面價值達4億元,上半年使用權資産折舊達4577萬元,大幅侵蝕了營業利潤。
此外,8月上交所和深交所通知,要求在交易所新挂牌消費金融資産證券化産品底層資産禁止“醫美分期貸款”入池,且監管機構嚴查非法醫美貸款,這也對醫美醫院甚至整個産業鍊産生影響。
以伊美爾為例,2019年、2020年、2021年一季度,伊美爾持續經營業務自第三方信貸公司收到付款總額分别為6950萬元、4330萬元及1150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5%-10%之間。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伊美爾上述與信貸公司的安排的條款與行業慣例一緻,醫美機構貸款業務或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