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是我國居民主要消費的水果之一,人人喜食,素有"仙桃養人"之美譽.它具有芳香誘人,色彩豔麗,汁多味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富含人體大量所需的有機酸,蛋白質,維生素C,B1,B2及類胡蘿蔔素.現如今我國桃子栽培總面積已經達到77萬公頃,總産量有1288萬噸,并且也占據着世界桃國總産量的66%,在國内,近些年來桃産業規模的不斷增加,市場也快速趨于飽和的狀态,目前桃子在價格方面并沒有出現太大的價格波動,反而有些向下的趨勢,在品質的保障之下,桃子的總體價格趨勢已趨于穩定期,果農的收益并不會有太大幅度的變動。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其實早在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 魏風》中就有“園有桃,其實之淆”,在漫長的培育後,各地的也相繼出現了不同的“明星”産品,浙江奉化的“玉露美人”、廣東的連平鷹嘴桃、宿州砀山黃桃等等,它們能在衆多的品種中脫穎而出成為人盡皆知的“明星”産品,主要還是依靠的“口味”來征服衆多消費者,而且伴随着現如今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們對于水果的選擇不僅僅局限于水果的口味,水果的“顔值”在我們購買水果時也是一大購買前提。
品相差帶來的可能還會有傳播較為廣泛的病毒侵害,給果園造成不可逆轉的侵害,給果農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最近有些果農朋友的留言反映,桃果面上有白白的一片,不過果肉并不會立即壞死,過一段時間後病部會産生凹陷,并發生一些裂口症狀或滲出一些膠狀的物質,具體也不清楚是什麼造成的影響。初步診斷就是我們今天要提到的“桃白粉病”,近些年來随着氣候、農業生産新技術的應用以及農藥、化肥更新換代,果園病蟲害也是逐年在慢慢的改變,由于以前主要治理的病蟲害的下降,帶來的就是次要的病蟲害比例的上升。而白粉病就是在近些年來上升的比較迅速,并在我國各産桃區均有發生,如果治理不妥當的話還可能給果園的經濟效益帶來極大的沖擊。是以今天和大家共同了解下桃白粉病的傳播與治理途徑,幫助大家在治理病蟲害時可以早日發現相關問題并為之解決,及時止損。不要因為白粉病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h1>認識桃白粉病</h1>
桃白粉病這種病症在果園中屬于一種很常見的病毒性危害,并且對于植物來說最耐幹旱的真菌病害,這種病症一般情況是在溫暖幹旱的氣候下較為容易發生,在苗期表現的也很容易蔓延。近些年來是在葉片與新梢上很少發現,反而在果實上出現的很嚴重,在桃果實感染白粉病時,表面上會産生白色的粉斑,病斑處有稍凹陷的情況,嚴重時會導緻病果的畸形。發病病症具體表現在葉片染病,背面會出現白色而且邊緣不清晰的近圓形菌絲叢狀物質,表面呈現綠黃色,不過在發病嚴重時,菌絲叢會覆寫全部葉面。果實被害,5—6月就會出現白色圓形、不規則的菌絲叢狀物質,并逐漸轉換為粉狀,接着表皮附近組織會接近枯死,形成大部分的淡褐色病斑,而後病斑稍稍發生凹陷,逐漸變得堅硬。如果在治理不妥當可能會大規模的傳染,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嚴重的可能導緻果園受損。
<h1>桃白粉病的發病病原、危害症狀及傳播途徑</h1>
一、 發病病原
桃白粉病有兩種病原,其一是三指叉絲單囊殼菌,發生的較為廣泛,主要危害幼枝與桃葉。三指叉絲單囊殼菌的具體性狀表現為菌絲外生。葉上的菌叢很薄,不過發病的後期近于消失。分生孢子稍球形或橢圓形,無色,單孢,分生孢子梗着生的基部細胞肥大。其二是桃單核絲菌,桃單殼絲菌的分生孢子具體性狀表現為橢圓至長橢圓形,無色,單孢,主要是引發果實症狀的罪魁禍首。抗霜凍能力強,遇晚霜仍可萌發,屬于較難處理的一類病菌。
二、 危害症狀
桃葉片染色後,正面産生黃綠色的、邊緣不明顯的淡黃綠色小斑,小斑上有類似于白色面粉物質,并且斑葉呈現波浪狀态。在夏季結束的時間段,病斑上常生許多黑色小點粒,病葉也常常提前脫落。果實以幼果為首比較容易感染病菌,病斑處于圓形狀态,被覆寫着密集狀白粉物,桃果的形态不正,常常表現為歪斜狀。
三、 傳播途徑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三指叉絲單囊殼菌和桃單殼絲菌。病原菌以子囊殼或菌絲越冬,來年春季釋放出子囊殼作為初代侵染源去感染其他果樹。南方病原分生孢子作為初侵染和再侵染的接種體,借助空氣傳播。雖然傳播方式途徑比較容易不過較相比其他病蟲毒危害而言治理妥當的話,對果園并不會造成過多的侵害,經濟上也不會有過多的損失。
<h1>如何防治桃白粉病</h1>
一、 白粉病的預防機制
1、 選育良種
我們這裡要選擇的是适合本地的種植優良品種,每一個優良品種可能對于當地氣候土壤都有不同的要求,在面對種子的購買時,需要分了解是否合适我們現在的氣候土壤要求,除了挑選優良品種之外,對苗木進行清水浸泡12小時,使苗木充分的吸收水分,以便利于發芽整齊,提高成活率,栽後灌水覆土。
2、 重視對土壤的管控
桃園首當其沖治理的當然是合理的施肥與灌水,加強土壤管理,注意肥料之間的适當搭配,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均衡肥力:施肥要注意增施适當的有機肥起到疏松土壤活化養料的作用,需要控制氮肥的用量,增強樹體的抗病力,避免果樹徒長。
2、需要進一步補充有益的微生物:多注意施鉀肥及硼、矽、銅、錳等微量元素的注入,要注意肥料三元素之間的配合比例使用。
3、 多角度培育優良植株
修剪:稀疏主枝的背上與背下枝,斜生的枝條結果按照10~15cm間距留一個,過密的可簡疏。主幹上需要保留有永久的輔養枝,占據最後導緻的結果是,其餘的輔養枝疏掉。主枝頭經結果後下垂可以利用背上芽或枝換頭,擡高主枝的角度。
4、 精細管理田間每一項
為促進桃樹的快速生長,保證桃樹營養充分的前提下,定值當年在施足肥的前提下再次需要追肥三次,分别是五月尿素50g,七月尿素100g,八月鉀肥20g。在前期采取在葉片上噴施尿素保證果樹的營養,在一定程度保證葉片的營養。注意日常清理園區内的落葉與及時處理病蟲害,盡可能的抵禦白粉病的入侵。
二、 已患病果樹的挽救措施
1、 消除病源
桃樹落葉後至發芽前,需要徹底清理桃園内的落葉、枯枝與病果的狀态,應當予以集中的處理焚毀、或者結合者肥料深埋在土壤裡,避免二次感染。芽脹大前期,需要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為的是消滅越冬的病菌,防治開春果樹感染。
2、藥劑救治與注意事項
在三月份時候種植區均勻噴灑一遍5波美濃度的石硫合劑,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其他病蟲害如鑽心蟲、蚜蟲等都極易引發白粉病,需要綜合統一防治在遇到患病果樹的情況下噴灑4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或25%粉鏽甯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以上的藥劑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0.25波美度石硫合劑,對該病防治效果也是表現的比較出色,不過在使用時應當注意如果是夏季高溫時,應當停用藥劑,以免發生多餘的藥害。
3、多方面切斷傳播途徑
發病初期,注意要及時摘除病果,應當深埋在土地中或做銷毀處理,在進行防治或者治理後一定要結合多角度,全方位的消滅病蟲害,化學科學用藥,實體人工掩埋焚毀。盡可能的切斷可能得傳播途徑,做到越精細,果樹患病的幾率越低。
以上就是總結的治理桃白粉病的特征,傳播及治理方式,希望對果農們有一定的幫助,面對這類病菌我們應當以預防為主,做好前期預防工作,我們對于果園的管理可能就會輕松許多。在果園出現病蟲害的情況下,我們不應當驚慌,及時的詢問病因與治理才是上上策。精細管理,及時排查,方法得當是有利于提升果園的整體品質,對于産量的增加,提高在市場的競争力,最後讓自己的收入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