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9歲,他成長為南京市警察局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

8年的時間有多長?2920天。

對有些人來說,今天可能是昨天的重複;而對另一部分人而言,每一天都在沉澱,積攢搏擊長空的力量。

他是後者,用8年時間,從一名警校大學生成長為南京市警察局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姚望,今年29歲的姚望。

29歲,他成長為南京市警察局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

圖為姚望在工作中。

姚望是誰?

29歲的警校畢業生當上了派出所長。這事撂在30年前,還真不是什麼稀罕事,那時警隊裡的大學生屈指可數。

可如今,派出所裡的民警幾乎個個都是科班出身,甚至還有研究所學生、博士生。一個參加工作僅僅8年、剛滿29歲的小夥子“突然”被任命為派出所長,而這個派出所還在南京主城區,這确實不尋常。

再說,30年前的派出所長隻是個股長級,而現在是正科職,相當于鄉鎮黨政一把手。

29歲,他成長為南京市警察局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

先來瞧瞧這個派出所?

姓名:蓮花派出所

位置:南京市建邺區西南角,6年前因城市外延而成立;

管轄:面積4.08平方公裡、實有人口9萬多,外來人口占60%;

隊伍:現有民警28人、輔警83人;

治安:15000套出租房隻是其中的一個元素,城市的、鄉村的,鄉村和城市正在演變的,所有的治安問題都存在。

姚望,就是這個派出所所長,也是南京市警察局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而這個标簽曾經一度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為什麼是姚望?記者數次去采訪,既是探尋答案,也想試圖解構一位青年幹部的成長軌迹。

29歲,他成長為南京市警察局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

為什麼是他?

2019年11月27日,姚望來到南京市警察局建邺分局蓮花派出所走馬上任。彼時,他剛滿29周歲。

3天後,姚望的工作筆記上出現了幾個字:人口倒挂。作為建邺區最大規模的拆遷安置房所在地,蓮花派出所的流動人口超過了常駐人口。“對于派出所來說,人口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基礎。”盡管沒有從事過一天社群工作,但憑借8年的刑警素養,姚望已經形成了拎重點、清單化的思維工作方式。一周後,他已走遍了轄區11個警務責任區、12處工地、5個綜合體、9所學校。

在南京市警察局“梳網清格”專項行動中,姚望和社群民警一起下段,把轄區的人口情況翻了個底。臨難不避,實幹為要,正是秉持着這樣信念,姚望在轉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2020年,歲在庚子,突發疫情。除夕晚上6點,姚望接到通知:立即開展重點地區返甯人員大排查。“吃了年夜飯再走行嗎?”這是每一位父母的樸素心願。但是,這一次“不行”。因為,他是一所之長。

待姚望再回到家裡,已是67天後。67天裡,他身先士卒,帶領民警登記流動人口14717人,核查四類重點人員537人,落實居家觀察163人。

蓮花所轄區内無一人出現漏管失控情形。

回首兩個多月來,那一身厚重的防護服,那一臉滿是壓痕的面容,那一天十餘小時的值守,同僚們不約而同地用“敢擔當”三個字評價姚望。

29歲,他成長為南京市警察局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

為什麼是你?

一起長大,一起從蘇北老家考上江蘇警官學院,一起以優異成績被南京市警察局拿走了檔案,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很難有人比姚遠更了解姚望。他們是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兄弟。作為早出生6分鐘的哥哥,姚遠說:“弟弟性格更穩重一些。”

“弟弟無論是在派出所當民警、警長還是刑偵副所長,業務能力始終名列前茅,橫向比較也都是公認的出色。”因為同在建邺分局共事過,姚遠回憶道,“他對待工作上的事情很較真,認準了的事就會在能力範圍内做到極緻。”

他曾經辦過這樣一個案子。

2018年4月,沙洲派出所接報一起虛假房産詐騙案,嫌疑人到案後拒不承認罪行。姚望沉下心來找線索,很快就發現嫌疑人銀行流水資訊中有多筆大額款項進賬,且微信十餘個聯系人備注都是由姓氏+地名+數字組成。根據這些關鍵資訊,姚望經大量資料比對,最終梳理出受害人17名,涉及到的虛假房産遍布全國5個省市,涉案金額近千萬元。面對嫌疑人“零口供”,姚望“死磕”半年多,多地奔波完善證據鍊,成功啃下這起跨省系列房産詐騙案,為受害人挽回損失。

而對于最年輕的所長這個标簽,姚遠說:“我想他應該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他不是為了做最年輕的所長而做所長的,隻是恰好因為他做了這份工作。從小到大,我們一路走來,或許有人看到的是所長職級,我看到的是他的努力。以前他做刑警也有壓力,但現在當了所長,是常态化的壓力,不過我相信他。因為他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總能見其精神!”

姚遠,現為江蘇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副科長。

29歲,他成長為南京市警察局最年輕的派出所所長

為什麼是我?

“‘忠誠擔當,積極進取’是我的座右銘。這8個字時刻鞭策着我真抓實幹每一天。别人不願意做的我做,别人覺得困難的事我來,把工作做好就是對組織最大的回報,至于做什麼官從來都不是我考慮的。組織上信任我,把我放到任何一個崗位上,我都要迅速磨練,迅速成長,不負所望。”我讓姚望直接回答我的小标題問題,他用微信發來上述文字。

幹了5年刑警,辦理各類刑事、治安案件300多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400多名,足迹全國40多個城市。姚望坦言這段經曆在他從警生涯裡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法律劃了一道紅線,但是很多問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4年前,他曾經辦過一起案件,受害人被一家中介公司從業人員以“能搞到某熱門樓盤購房号”為由騙走150萬。很快,嫌疑人胡某落網。但是胡某已将騙來的錢揮霍一空,歸案後賠不起。“兩名受害人情緒激動,要讓中介老闆賠。老闆更激動,說全然不知情。

“忘不了兩名受害人憤怒的眼神,也忘不了嫌疑人家屬為求輕判苦苦哀求的無助。怎麼平衡,這是一道難題。經過數十次奔走在受害人、嫌疑人家屬及中介老闆之間,不斷地協調、勸說,最終兩名受害人自願放棄近30萬賠償,由中介老闆和嫌疑人家屬共同賠償120餘萬,最終以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得以解決。犯罪嫌疑人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在姚望看來,所長是一個綜合崗位,治理一方需要具備各方面的能力。今年春節前夕,轄區内發生讨薪事件。在建的某大公司江蘇總部工地欠幾十名勞工工資不給,欠薪理由含糊不清。姚望接報後當即約談項目責任人,嚴肅地告知其欠薪後果。随後他帶領民警趕赴現場,途中一邊向區政府清欠辦報告,一邊聯系勞工代表勸其稍安勿躁。在将全部情況搞清後,他立即召集項目方、清欠辦、勞工代表等幾方洽談,由于方法得當,下午勞工們便拿到了被拖欠的100多萬元工資。

“派出所工作千頭萬緒,是公安工作的基礎。新舊理念的碰撞、新老思路的揚棄、新舊動能的疊代,層層交織,而尋求這種平衡就是這個時代給予青年幹部的考驗。我不敢說自己一定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我會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至少不負時代,不虧初心。”姚望說。

過去的曆練,現在的作為,當下的認知以及“十指彈鋼琴”的能力讓記者對姚望有了基本了解。為什麼是姚望?這個問号也在記者心中基本拉直。通訊員 國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梅建明

校對 王菲

來源:揚子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