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麼小的腳印是恐龍留下的

來源:新華社觀點

這麼小的腳印是恐龍留下的

來自中國,美國,德國和其他國家/地區的一個國際古生物學家團隊最近宣布,在四川省自貢市發現了一個僅10.2毫米長的微小恐龍足迹。

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小的恐龍足迹,可能揭示了動物腳恐龍的發展政策。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古生物學雜志》《曆史生物學》上。

恐龍腳印是在四川省自貢市撫順縣永年村發現的,長10.2毫米,寬9.6毫米,有三個不同的腳趾,其中第三個腳趾最突出,沒有清晰的腳趾墊,每個腳趾都有一個相對鈍的爪痕。這個足迹是中國有記錄以來最小的恐龍足迹。

這麼小的腳印是恐龍留下的

隻有10.2毫米長的微小恐龍腳印與一角硬币的大小相比。攝影:自貢恐龍博物館

古生物學家認為,在同一塊岩石闆上發現的40多個三趾腳印,以及這個腳印,屬于跷跷闆龍腳印,通常大小不到15厘米。

"龍是一種小型食肉恐龍,是侏羅紀早期相對常見的恐龍類型。這些腳印形成于大約1.9億年前,當時四川盆地還是一個湖泊,自貢位于湖畔。"自貢恐龍博物館江山副研究館員說。

這麼小的腳印是恐龍留下的

跷跷闆龍恢複地圖。作者沈婷,攝于自貢恐龍博物館

像大多數微小的動物腳恐龍一樣,腳印是來自新生恐龍還是成年恐龍還有待觀察。

但古生物學家傾向于認為,這個小小的腳印是由一隻新生的恐龍留下的,估計長約12厘米,大約是現代麻雀的大小。

岩石闆上保留了一系列大小不一但形狀相對一緻的腳印,他們認為這可能代表了處于不同發育階段的小動物腳踏恐龍的腳印集合。

這麼小的腳印是恐龍留下的

儲存恐龍腳印的岩石闆的照片。攝影:自貢恐龍博物館

如果撫順的微小腳印确實記錄了幼年有足足恐龍在生命早期就的腳印,這很可能表明一種早期或超早的發展政策。

在活體動物中,一些早期或超早成年動物,如大多數陸地鳥類、猛禽,從蛋殼中孵化出來時眼睛已經睜開,全身有濃密的絨毛,腿部結實。它可以在一天甚至幾個小時内跟随鳥類覓食。

這麼小的腳印是恐龍留下的

最小占地面積(右上)和輪廓(右下)的3D圖。攝影:自貢恐龍博物館

該研究由自貢恐龍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以及來自美國,德國和澳洲的古生物學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