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網訊(記者 張瑪睿)10月27日至29日,創意雲南2021文化産業博覽會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辦。27日上午,記者來到1号展館,雲南亞洲象北移搜尋監測行動展在這裡展出。

展覽現場 記者 張瑪睿 攝
2020年春天,一群野生亞洲象從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出發,一路向北旅行,目前仍在旅途中,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引發“全民觀象”熱潮。
2021年5月27日至9月19日,曆時116天,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完成北移亞洲象群遷移期間搜尋監測工作。這場展覽所展示的作品,展示了野生亞洲象的自然生活狀态,講述了消防指戰員一路上的“追象故事”,以影像文化向公衆呼籲保護環境。
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昆明支隊指揮中心助理張斯捷告訴記者,本次展覽展出的100張攝影作品,是從上千張照片中篩選出來的,旨在反映出象群的生活習性,“我們想用這些照片,展現出象群最自然的狀态,讓大家看到它們一路上的吃住行是什麼樣的,差別于公衆以往印象中的大象。”
作為搜尋監測組B組組長,張斯捷對追象路上的故事記憶深刻,“雖然任務已經結束了,但是一切都曆曆在目,看到這些照片會想起很多細節與往事。”他指着其中一張亞洲象在玉米地進食的照片告訴記者,這張照片使他“重新認識了大象”。
照片中,兩頭成年亞洲象把一頭小象擠在中間,“當時成年亞洲象隻顧着進食,忘記了身旁的孩子,直到把小象擠得叫出聲才反應過來。那一刻,我感覺亞洲象非常人性化,就像人一樣也會粗心大意。”張斯捷笑着回憶道。
但追象路上并非隻有歡樂的記憶,也有緊張與危險。監測組組員伏聰看到那張照片,就想起當時的場景,“在紅河州石屏縣石岩頭村的監測點,我們和大象距離也就300米,14頭大象向我們的車走來,整個身影已經把車窗給蒙住了,當時我隻能一動不動,整個過程持續了近30分鐘。”
張斯捷表示,能帶着追象的攝影作品參加文博會十分榮幸,“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呼籲更多社會各界人士,提高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識,更好地保護大象。”同時,作為森林消防員,他也希望社會公衆能更積極地參與到森林保護的行動中,為亞洲象等野生動物提供更優的生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