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的恐龍足迹"麻雀恐龍"腳印比角硬币小約10毫米

作者:封面新聞

江山封面記者 劉克生

6月26日,包括江山副研究館員、彭廣光研究館員、葉勇研究館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餘立達副教授在内的中外古生物學家團隊宣布,他們在四川省自貢撫順發現了一批儲存完好的恐龍腳印,其中包括一個隻有10.2毫米長的微小恐龍足迹。 這可能揭示了動物腳恐龍的早期或極早發展政策。

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的恐龍足迹"麻雀恐龍"腳印比角硬币小約10毫米

據悉,參與研究的機關有自貢恐龍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學研究所、科羅拉多大學、德國古代爬行動物和兩栖動物博物館、美國查爾斯頓學院。該論文發表在本期《曆史生物學》雜志上。

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的恐龍足迹"麻雀恐龍"腳印比角硬币小約10毫米

村民們挖池塘來儲存水

踏步石上的"雞爪印"被發現是恐龍腳印

麻雀恐龍的腳印是如何被發現的?1998年7月,撫順縣永年鎮村民丁永福、丁永健村民決定利用房屋旁邊的空地挖池塘蓄水。

因為地表松散堆積物中充滿了堅硬的黃灰色砂岩,是以丁氏兄弟将挖出長長的石條作為墊腳石鋪在池塘周圍,以友善大家行走,雖然人們在行走的過程中有時也注意到一些岩石表面覆寫着"雞爪"般的形狀,但我們并沒有多想。

随着近年來恐龍足迹化石的不斷發現,恐龍足迹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宣傳報道的加強,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恐龍足迹化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了解,丁永福的女兒丁麗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4月,她在網上釋出了幾張她家池塘旁邊墊腳石的照片,并詢問照片中的"雞爪"是否是恐龍腳印,恐龍博物館在得知這一消息後立即聯系了丁立,詳細詢問照片中的岩石位于何處以及需要聯系的對象。

2017年5月初,自貢恐龍博物館到現場檢查,是否是恐龍腳印。5月中旬,在與對方協商後,自貢恐龍博物館将這些恐龍足迹化石收集回自貢恐龍博物館收藏,進行保護和研究。

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的恐龍足迹"麻雀恐龍"腳印比角硬币小約10毫米

電路闆占地面積約 10 mm

被确認為"中國最小的恐龍足迹"

在對周圍岩層的露頭進行調查後,學者們認為,足迹的化石産量層是侏羅紀下部自流井群。侏羅紀時期的四川盆地比現在大得多。北大緻以大巴山脈為界,西北以龍門山脈為界,南延伸至城市中部,西南與中央盆地相連,東南向丫溪以西延伸,形成一個巨大的内陸沉積盆地。

侏羅紀早期,盆地内陸相對平坦,大緻以河油為界——龔-蓬安-梁平,北部地區為濕潤的沼澤,湖畔環境,沉積了一組湖畔砂岩、河流沖積礫石和煤系,而廣袤的南部地區,包括自貢,是幹燥的淺湖環境,沉積出一組薄薄的紫紅色泥漿和細砂岩。在這些湖畔和淺湖周圍,通常開發出更茂密的植被,為恐龍和其他動物提供了一個生活的好地方和豐富的食物來源,在那裡它們茁壯成長,迅速發展,并在侏羅紀中期開始第一次開花。

自貢恐龍博物館收集的标本有八塊腳印闆,為了準确勾勒出足迹,團隊采用3D圖像重建、資料分析可視化、3D點雲處理軟體制作3D圖檔,在此過程中,第5塊岩石闆上方的一塊非常小的足迹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

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的恐龍足迹"麻雀恐龍"腳印比角硬币小約10毫米

據介紹,5号岩闆約0.35平方米,以上至少有44個三趾腳印,每平方米足迹密度約120個腳印。其中一個腳印非常小,長10.2毫米,寬9.6毫米,有三個不同的腳趾,其中第三個最突出,沒有清晰的腳趾墊,每個腳趾上都有相對鈍的爪印。這個足迹是中國有記錄以來最小的恐龍足迹。

與這個小足迹相比,岩闆上的其他足迹更大,長度在2.2到6.2厘米之間。從形态學上看,這些腳印可歸類為跷跷闆龍腳印,通常的跷跷闆龍腳印大小小于15厘米,以前世界各地都發現了一些非常小的跷跷龍腳印,比如來自四川峨眉白峨眉腳的腳印它曾經被認為是中國最小的恐龍腳印之一, 儲存最完好的腳印有27毫米的爪子,還有另一種微小的動物腳足恐龍,龍腳印,在峨眉腳印點發現,通常長度在15到30毫米之間。來自南韓長山島的龍足迹是已知最短的,長度僅為10.5毫米。南韓還發現了一個很小的雙趾腳印,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龍腳印之一,平均長度和寬度分别為10.3毫米和4.2毫米。

四川自貢發現中國最小的恐龍足迹"麻雀恐龍"腳印比角硬币小約10毫米

學者分析

"腳印是新生恐龍留下的。

恐龍腳印可以分辨出恐龍當時的狀态

像大多數微小的動物腳恐龍一樣,撫順标本是由新生恐龍還是小型成年恐龍留下的還有待确定。一系列大小不一但形式相對一緻的腳印,可能代表了處于不同發育階段的小動物足恐龍的腳印集合。是以,學者們傾向于更喜歡撫順的微小腳印,而不是新生恐龍留下的腳印,估計長約12厘米,大緻相當于現代麻雀。

如果撫順的微小腳印确實記錄了幼年有足足恐龍在生命早期就的腳印,這很可能表明一種早期或超早的發展政策。早熟或超早成熟是主要龍種的古老特征之一,并已出現在一些恐龍(例如齒龍,反鳥)和其他脊椎動物(例如翼龍)中。

在活體動物中,一些早齡或超早成年動物,如大多數陸地鳥類、猛禽,當它們從蛋殼中孵化出來時,眼睛已經睜開,全身有緻密的絨毛,腿強壯,它可以在一天之内跟随相對鳥類覓食,甚至幾個小時。

"作為典型的遺物化石,恐龍腳印蘊含着豐富的資訊,集中展現了當時恐龍的動态行為。恐龍足迹的一個重要功能是有效識别當時當地動物的組成,這些資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骨化石的局限性。"學者們說,同時,根據恐龍的腳印,可以判斷恐龍目前的運動狀态,比如走路、跑步甚至遊泳。

據悉,自龔福順擴張以來發現的足迹組合,該地區下侏羅紀形成的恐龍化石有記錄,這是自龔侏羅紀以來首次記錄到小動物腳足恐龍的腳印,揭示了動物足類恐龍生長的早期或非常早期,也可能存在小型成年退行者的可能性。足龍腳印等大量腳印,顯示了當時當地動物足類恐龍的高豐度。這些動物腳類恐龍在侏羅紀早期被證明廣泛分布在四川盆地,這一發現對恢複該地區的古宇宙生态、古代地理和古代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b>:"如果你有新聞線索,歡迎你向我們舉報,一旦被采用,就會有費用獎勵。新聞微信關注:ihxdsb,feed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