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歐交往應走向互相成就的正循環

作者:台海網

來源:國際線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26日同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中法上司人就雙邊關系、中歐關系,以及近期國際熱點深入交流。與此同時,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于10月27日至29日通路希臘、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和意大利等歐洲四國。種種迹象表明,後疫情時代,面對全球重新開機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中歐正在密切溝通,擴大中歐關系合作面,共同應對全球挑戰。

作為地處歐亞大陸的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沒有根本利害沖突,雙方的交往本就該是互相成就的正循環。以經貿合作為例,去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歐洲第一大貿易夥伴,今年1至9月,中歐雙邊貿易近6000億美元,增長超30%,全年有望創曆史新高。

“即使在2020年全球受疫情沖擊嚴重的時候,中國的奢侈品市場也出現顯著增長。”倫敦瑞伯特公司首席執行官奧利弗·拉波特表示,目前公司更加專注于中國市場,希望能夠研究和了解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和零售趨勢。

7月,歐洲飛機制造巨頭空中客車宣布,空客天津寬體機完成和傳遞中心A350項目正式營運,其首架A350飛機正式傳遞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空客全球執行副總裁、空客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表示,“在全球航空業如此艱難的時刻,這是空客與中國長期戰略合作的又一裡程碑。”

就備受期待的中歐投資協定而言,盡管今年以來受美國挑唆,歐洲議會就協定審批一事出現一些波折,但雙方堅定認為這份協定将利于彼此,也利于全球經濟。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表示,中歐投資協定是“朝着正确方向邁出的一大步”,“我們想重新平衡與中國的經濟關系,過去幾年,我們決定為(中國)進入我們的單一市場提供便利。”

新加坡資深外交家馬凱碩認為,與中國合作符合歐洲的利益,因為中國可以幫助歐洲解決它最頭疼的戰略噩夢,那就是非洲問題。中國促進非洲的經濟發展是幫了歐洲一個大忙,歐洲還想與中國合作,一起推動非洲的經濟發展。在7月舉行的中法德上司人視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歡迎法國、德國加入中非共同發起的“支援非洲發展夥伴倡議”,開展三方、四方或多方合作。

《紐約時報》分析稱,歐洲人并不将中國視為華盛頓那樣的“同行競争對手”。米歇爾在接受法國智庫地緣政治研究集團(Groupe d’études géopolitiques)專訪時表示,歐盟不能被“中美系統性競争”裹挾,必須對中國這個全球性大國制定自己的戰略。在與馬克龍的電話中,習近平強調,近期國際上發生的幾件大事再次說明,法方主張歐盟戰略自主是正确的。

事實上,恐怕也隻有“戰略自主”,歐盟才能確定自身的國際地位。前不久,美英澳建立所謂“三邊安全夥伴關系”(AUKUS),澳洲據此撕毀與法國的潛艇訂單,此為前車之鑒。(熱點觀察評論員)

(來源:國際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