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

在關于ACG的讨論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應該用什麼樣的标準來評價虛拟作品?”

“在虛拟作品中尋找現實感是否搞錯了什麼?”

雖然問題看似隻涉及到文學作品創作問題,但這種問題的回答角度有很多種。即使是在文學理論的内部,也是衆說紛纭。是以筆者也并沒有特别想要關于這個問題發表看法。

但是随着近來回顧了童年時期曾觀看的《哆啦A夢 大雄與夢幻三劍士》這部經典的作品,一些關于虛拟作品何以優秀的思考不斷湧現。在此以一個不涉及理論的角度,和大家談談筆者從這部經典作品中得到的感受。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

沒錯,有兩個靜香

作為哆啦A夢大長篇中的一部,故事概括來講非常簡單:大雄因為自己一事無成,決定找哆啦A夢幫忙,利用造夢機器進入夢境,在夢境中完成自己的冒險,成為英雄。途中大雄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決定把胖虎、小夫、靜香拉入夢境之中。雖然因為魔王太狡詐而發生了諸多曲折,但最終仍然是在靜香的幫助下戰勝魔王,在夢中迎來和靜香結婚的happy end。

倘若隻看這個簡介,們顯然會覺得這是哆啦A夢大長篇标準的開始:大雄受挫——尋找哆啦夢幫忙——大家加入——出現預料之外的危險——解決問題,happy end

但是如果結合到本作的大量人物行動的細節來看,便會發現藤子先生的絕妙構想影藏在了這部1994年公映的電影中。這些細節便是本文想要分享給大家的:一部能夠令人信服的虛拟作品是什麼樣的?

其一,反派的行動

首先從誘騙大雄的鳥人說起。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

人形态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

鳥形态

鳥人是遊戲《夢幻三劍客》世界中,妖靈大帝麾下的智将一般的存在。

作品中妖靈大帝說過這麼一段話:

“這個宇宙形成時是便有它的定數,擁有不死之身的劍士也是定數之一,就算把劍士燒毀讓他粉身碎骨,他仍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與我對抗。”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抗”指的并不是在《夢幻三劍客》世界中獲得“不死之身”這個技能,而是指,“白銀劍士被從現實的世界召喚而來”。

恐怕讀者讀到這裡,即使沒看過原作應該也猜到了其真相:在《夢幻三劍客》世界中的妖靈大帝是知道,自己是“夢世界”之中的生物罷了。即使戰勝了通過機器來到夢境世界的挑戰者,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獲勝。世界會被重置,不斷會有新的挑戰者來到這個世界,為了阻止這種狀況,鳥人便決定自告奮勇變成人類,前往現實世界——夢中人稱為“夢醒的世界(目覚めの世界)”。

鳥人所計劃的是:既然妖靈大帝說劍士會不斷來到夢世界,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麼隻要找到一個即使讓他被召喚而來,卻無法造成威脅的“廢物”就好了。

這樣計劃着的鳥人便找到了大雄,通過誘騙他,讓他進入到《夢幻三劍客》的世界裡,成為了白銀劍士。

在這個細節中,藤子的劇情設計精妙地方在于:反派并不是毫無行動的,反派的行動能力甚至得更強才行,不然它怎麼能算是強大的反派?妖靈大帝強大到已經能夠知道“外部的世界”所在。某些作品中看似強大反派連正常的戰鬥都做不出來。這種作品能稱得上是“優秀的虛構作品”嗎?

但是事實上,在關于ACG作品的讨論中,關于反派的讨論從未斷絕過。

“他為什麼那麼做?”

“他為什麼不這麼做?”

而在這種讨論中,也是最容易被發天雲樹虛字的。我們不得不思考:反派到底該做什麼?藤子在這部作品中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回答:反派應該做一些能夠做的合理的事情。就連妖靈大帝手下的小BOSS都算不上的鳥人就自發性的想到了降維打擊(升維打擊)的想法。一個連所做的事情的動機和理由都禁不住讨論的反派,怎麼能立得住呢?

而以這種反派為重要角色的作品,怎麼能稱得上是“令人信服”呢?《大雄與夢幻三劍士》是哆啦A夢系列作品中極少數出現大雄死亡場景的作品。在與妖靈大帝對決的過程中,僅僅一次失誤,大雄就被秒殺。如果不是大雄媽媽無意關閉了做夢機器,恐怕在第一次見BOSS,遊戲就已經BAD END了。

在戰鬥場景已經很不嚴謹的哆啦A夢系列中,反派的形象還能塑造這麼好:智慧與實力并具,出手就是殺招,從不輕敵。這也并不隻是這一部作品的特色。在魔界大冒險篇中,為了戰勝魔王必須用銀制武器毀滅他的心髒,但是魔王的心髒有一顆星球那麼大,如果不是哆啦A夢有變大燈放大了胖虎投出的飛镖,在魔界的世界觀之中不可能有人能夠殺得了他。

我們總下意識覺得哆啦A夢雖然是一部優秀的作品,但是仍有子供向氣質。每次戰鬥“如同胡鬧”。但是我們如果真的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些反派往往已經是“沒有哆啦A夢的獨特道具,在原有世界觀中就不可能戰勝”。(一個很有趣的巧合是,殺死聰明的妖靈大帝和bug一般的魔王的都是哆啦A夢的變大燈,在《夢幻三劍客》的最後,即使影分身還被擁有白銀之劍的大雄瞄準的妖靈大帝毫不擔心,用法杖的杖體變成樹木控制住了大雄,卻被變大的白銀劍殺死。)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

魔王也是這麼死的

我們當然可以說,假如把反派設定得太強,很難想出讓主角合理戰勝他的方式。或者說,被主角胡亂戰勝的反派根本算不上真的強。在作品的創作上,這确實是存在的問題。但是對于讀者來說卻可以逆推這個道理“如果反派真的很強,主人公卻還通過複雜的努力最終堅強的戰勝了他,那麼這一定是一部好作品”

那麼回到本文的主題上來,反派的實力比對反派的地位,這才叫寫實。某些人崇拜希特勒的個人能力,厭惡其法西斯領袖的身份,這才是最常見的一種态度:如果反派不夠強,怎麼能成為LAST BOSS?如果讓主人公戰勝了名不副實的BOSS,反而會讓人覺得,這個故事不過走的也是正義必将戰勝邪惡的老一套罷了。

其二,主人公的行動

在主人公一行人中,大雄的行動并沒有太多可以說的地方。畢竟他是國小生主人公,觀衆大多都是國小生。他不能做出一些太出格的舉動去起到一個壞的示範作用。雖然他的很多行為說要有深意也能強行算有深意:

殺了龍,沐浴龍血,就能夠獲得不死之身,但是大雄下不去手。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

國小生殺龍沐浴龍血的場面太震撼了

你可以說這是大雄反RPG刻闆印象,不先入為主的認為龍是邪惡的。而是懷有人道主義精神,不做被異化了的勇者,堅決保衛龍的生存權——事實上,這種反傳統PRG作品真的有人寫了,還往往很受歡迎,比如《哥布林殺手》講述着在勇者都去建功立業,人民苦于哥布林的危害,但沒人退治哥布林的超寫實世界裡哥布林殺手邁上對抗哥布林的故事。

但是在這裡,筆者還真不願意強行解釋為對傳統叙事的解構。而顯然應該是受制于觀衆群體的影響所制。(不過話說回來,以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日本漫畫的風格而言,不應該是大家都不願意殺死龍,但是不殺死龍就無法面對魔王。最後飽含眼淚将龍殺死了沐浴在龍血之中留下一個悲壯的背景嗎?)

除了大雄之外,哆啦A夢倒是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扮演為魔法使的哆啦A夢從口袋裡掏出各種道具幫助大家渡過冒險的難關。但是大雄是以而生氣:太破壞氣氛了。為了照顧大雄的心情,哆啦A夢決定将口袋留在現實世界之中,不帶往夢境世界。

如果隻到這裡,我們可以說:虛構作品如果想讓人感到信服,就得保持風格的統一。但是顯然還沒這麼簡單,在按下了夢境機器的特殊按鈕之後,進入夢境的人們颠倒了夢境與現實的差別,會把夢境當做現實,現實當做夢境:在這種情況下,用不小心撿到的“拿東西皮包”掏出了四次元口袋的魔法師哆啦A夢使用起道具來,卻沒有讓大家感到違和。

這告訴我們:虛拟作品,并不排斥天馬行空的構想,而是要有一個合适的“身份”,才能很好的讓讀者接受。

著名僞科學題材輕小說作家葉山透《0能力者九條湊》裡面的主人公九條湊天天用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去處理神怪問題,比如用一根光纖把從封印裡逃出來的光組成的大妖怪發射到太空去,或者用過敏原理讓被神賜福了永生不死的死刑犯無限過敏。這種事情,在一個充滿神怪的小說裡肯定不能用,但是如果是由一個“0能力者”使用,一下就讓劇情合理了起來,甚至使人覺得:不就應該是這樣嗎?

在《夢幻三劍客》裡,當大家都還知道哆啦A夢是貓型機器人的時候,哆啦A夢使用道具就是“違和”,當大家都隻知道他是魔法師的時候,反而覺得“魔法師就該是這樣的啊。”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

圖為冰凍水元素現場

還值得一提的是靜香公主和靜香精靈。

先說靜香公主,靜香公主面臨嫁給白銀劍士的處境,不願意嫁給從未見過面的人,靜香公主跳樓逃生+扮裝成騎士+騎上别人的馬就跑。

現在的ACG作品裡,女扮男裝很多,這麼有故事的公主不多見。何況這是1994年的作品,反而讓人覺得很現實,很貼近讀者三觀。不要說什麼公主自己都會逃跑太不符合時代背景。人人要是都符合時代背景,滾滾鐵蹄車輪碾過去,大家都去看紀錄片好了。更何況,正是因為在嚴酷的時代背景下,出現一位即使如此也要反抗的人物,反而更真實。畢竟嚴酷的時代正是由無數個反抗者加起來才成為“過去的時代”

女觀衆的想法:跑的好啊,是我我也不願意

男觀衆的想法:我要是個女的我也跑了

逃跑的靜香第一次看到白銀劍士大雄:還好我跑了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

溜了溜了

靜香精靈不是靜香,隻是用了靜香的臉。相當于新手引導員,負責引導大雄進入這個世界。她做出了和鳥人同樣稱得上是“降維打擊”的行為。也使得這部作品成為了哆啦A夢系列為數不多的終盤決戰隻有大雄、靜香、哆啦A夢的作品。

簡單來說,精靈從夢境世界裡跑了出來,告訴大雄:你們玩的開心,玩完了機器一關,可是夢境世界裡面的人要完蛋了!

我們且不說大雄立刻表決心,人道主義在手共産主義加身就悍不畏死的去和妖靈大帝拼命了(大雄泡過龍汗,一次複活機會,不過被妖靈大帝秒殺了一次)。在知道哆啦A夢的口袋沒了的大雄出現了退意,精靈對他們說。“總會有辦法的。”

這精靈壞嗎?在不清楚夢境死亡是否真實死亡的情況下,就把大雄和哆啦A夢賣了。但是她能不賣嗎?她必須為了自己的世界做一波反派。這才是行動之于作品的寫實性的展現。如同前文所說的,反派那麼精明才是反派。正派正是為了某些東西不擇手段,是以他們才不止是正派,也是更具現實意味的人。

扁平人物→立體人物

那些經得起讨論的情節,經得起懷念的人物都是正邪交織,計謀手段層出不窮的。(比如我們經常讨論到的“阿爾薩斯的斯坦索姆困境”)在這個程度才稱得上是“優秀的虛拟作品”。因為它足夠“寫實”,在現實之中,正是正邪交織,計謀手段層出不窮的。

總結

本文胡扯了一大堆,其實也隻不過是單純再重溫了這部童年經典之後感到很震撼罷了。深究而來,這部1994年的作品裡幾乎每一個稱得上是新奇的橋段都在現在的acg作品中層出不窮,成為了一輪又一輪的新的創作潮流。

無論是“被召喚而來的廢柴勇者”還是月亮是氣球、引導者是個毒舌兼廢物的這種異世界橋段。還是翹家成為劍士的個性公主,不願意向并無罪孽的龍揮刀的正義觀。這些元素雖然有許多被無腦濫用,但能看到也有許多活用了這些經典設定寫出好作品、拍出好動畫、畫出好漫畫的作品出現。

虛拟作品的讨論當然不是毫無尺度可言的,當然,本文也并不可能為虛拟作品怎樣才能開起來更真實這個巨大的話題樹立一個怎樣的标準。隻是提出那些在這部《三劍客》中讓筆者感到精彩的細節,略作一些分析罷了。事實上,分析的越多,便也更清楚,日本ACG到底是站在怎樣的巨人的肩膀上,才擁有了如今看似爛作層出不窮,可每每有精品,又會讓人或激情四射,或感動流淚,或捧腹大笑的ACG業界吧?

最後要說的是,是藤子的《三劍客》的一個悲壯的細節:妖靈大帝知道被選中的劍士是絡繹不絕的,即使他戰勝了劍士也無法改變這一結局。世界每次都會被重置,但是身在盒子之中的它并沒有選擇離開盒子——至少從動畫看來,他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他最終選擇的不斷的被殺死,不斷的用陰險的手段迎擊勇者,不斷征服他可能永遠不能征服的王國。這何嘗又不是另一層次上的主人公?

“因為我是魔王啊”

可能正是因為有這種小細節的存在,才會讓人感動,感到他們真的是活生生存着的吧?

本文到此結束,感謝你的閱讀。并希望這篇文章提到的所有作品能讓你有一看的興趣。

謝謝茄子

「甚談」ACG的寫實性與《大雄的夢幻三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