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曾經,你是否也會走到街角的公用電話亭中,插入一張電話IC卡,拎起聽筒,撥通對方的号碼,或交流資訊,或傾訴思念?
人人都有手機的移動時代,那些固定在路邊的公用電話亭已經越來越少見。
今天(3月29日)上午,讀者周先生向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用戶端報料說,杭州上城區柳營路與将軍路口,還有兩個紅色頂棚的公用電話亭。“聽邊上的居民說,它們已經在這裡快40年了,這會不會是杭州最後的公用電話亭?”
将軍路連通湖濱一公園,距離西湖景區咫尺之遙,這裡鬧中取靜,周邊老小區居多。3月29日中午12點多,正值飯點,幾位大伯大媽正在路邊聊天享受暖陽,很是惬意。

将軍路南山路口,記者找到了一座“小紅帽”公用電話亭。這種老式公用電話亭的出現仿佛立刻把人們帶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每一座電話亭裡設定了兩部IC卡電話。記者拎起聽筒,還有待撥号音。電話機的顯示屏上顯示,撥号前,需要插入IC電話卡,并且顯示了這兩台電話的号碼,友善回撥。不過因為記者手中沒有IC電話卡,是以無法測試是否能撥通。
“這電話還能打嗎?”在記者嘗試的過程中,一位路過的小夥子非常好奇,也上來詢問。小夥姓周,今年30歲,是外地來杭的遊客。他說,“現在大家都有手機了,用這種公用電話的人應該沒有多少了吧,在我印象裡,很多年沒見過這種東西了。”
“這兩部電話在這裡很多年了,四天以前我還看到過有個中年女子拿着一張卡插到電話裡,不知道是不是在撥電話。”在将軍路上負責停車收費的一位大姐告訴記者,如今這裡的兩部公用電話使用率非常低,“原來隔壁的清泰街上好像也有一座公用電話亭,後來拆掉了。”
距離将軍路南山路口不遠的将軍路柳營路口,記者找到了周先生報料的那座公用電話亭。和之前我們看到的一樣,也是“小紅帽”的外觀。不過這座電話亭裡有一部電話是壞的,電話機上貼出了“裝置維修,暫停使用,敬請諒解”的字樣。
如今,這些街角的公用電話亭,還有人使用嗎?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在兩座電話亭邊上總共等待了近一個小時,沒有市民和遊客上前使用。
關于這幾個電話亭是不是杭州最後的一批公用電話亭,它們接下來還會不會存在?
記者也向多個部門進行了打聽,但截至3月29日下午15點半,還沒有得到确切的回複。
(感謝讀者周先生爆料)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