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斯巴達克斯》觀後感

作者:灑脫芒果V

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總算把《斯巴達克斯》三季全看完了。美劇總有這樣的一種魅力,就是讓人看過之後就會念念不舍,看完第一集就迫不及待的看第二集,看完第一季就開始惦記第二季。而且在看的時候,每一個畫面,每一句台詞,甚至人物的每一個表情都讓人不忍錯過。從當年的《越獄》到後面的《權力的遊戲》以及《絕命毒師》《紙牌屋》這些,每一部都能很快将觀衆帶入其中,讓觀衆的情緒跟着劇中人物的命運一起跌宕起伏。對普通觀衆來說,這就是美劇最吸引人的地方。

先來說說編劇。美劇最大的特點就是劇情始終讓觀衆有種神秘感。按照我們看國産劇的思維,看完第一集就會知道第二集的劇情會怎麼走,看完一部劇的開頭,就會知道這部劇的結尾是什麼。但是美劇不是這樣的,上一刻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的情節會是什麼,相反,編劇經常會把觀衆的思維往另一個方向帶,讓觀衆經常以為故事情節會這樣發展的時候,到最後一刻卻發現原來劇情發展的在相反的方向。而且劇中的人物往往亦正亦邪,亦敵亦友,經常會讓我們絕對是正派的人物往往發展的到後卻發現原來最大的反派,而且人物形象的演變也是順其自然,合情合理,完全沒有一點牽強附會。比如這部劇中的斯巴達克斯跟克雷斯,剛開始兩人一見面就要大打出手,恨不得互相制對方于死地,但是最後兩人卻聯手掀起了反抗的序幕,并最終成為反抗軍中最重要的兩個合作夥伴。後面即使在一起并肩作戰的時候,一旦在一些問題上觀點不一緻,也是一言不合就開打,但這并不妨礙兩個人之間的信任和彼此之間的互相協助。又比如第三季的反抗軍在攻下一個城之後,誰也不會想到劇中剛開始舉止優雅,善良溫和的行政官的嬌妻最後會鐘情于斯巴達克斯。但是這個劇情的發展又是合情合理的,在她眼中為人正直,作風正派的丈夫被斯巴達克斯殺了之後,起初也是對這些由奴隸組成的反抗軍恨之入骨,但是在見到斯巴達克斯禁止濫殺無辜,發現表面正派的丈夫私底下也為了錢而利用行政官的職位便利跟海盜做交易,到最後自己也被當成一件商品被大奴隸主克拉蘇拿去跟海盜做交換,這一些列的演變讓她改變自己曾經也作為奴隸主的想法。讓她看到了,斯巴達克斯這些人也并非傳說中的那麼殘暴,相反,也有一些作為人的溫情和良善。想法轉變之後,美女總是崇尚英雄的,是以他們走到一起也是順其自然。

除了劇情設定的跌宕起伏之外,這部劇的編劇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寫實。很完整,很真實的寫出了羅馬時期的社會百态。其中很多場景在國産劇中完全是不可以想象的。奴隸主先由奴隸來調起情欲,然後當着奴隸們的面過夫妻生活。在人聲鼎沸的角鬥場,在周圍人嘶聲力竭的呐喊聲中,看台上有人居然在那裡交配,這種行為居然在周圍人眼裡就跟喝水一樣司空見慣。貴族們的聚會,表演的節目居然是一群奴隸在中間集體淫亂,周圍的觀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長有幼,在一起看這種節目絲毫沒有現代人眼裡的尴尬。那一時期的羅馬其實就是這樣,尚未開化,完全沒有建立現代人的這種倫理和文明。我們同一時期的春秋戰國其實也一樣,但是我們的哪一部描寫春秋戰國的劇敢描寫這些?這部劇裡,貴族之間談話用詞優雅,奴隸們之間的談話用詞粗鄙不堪,這其實很符合人物的設定,而我們的很多古裝劇裡,連農夫都出口成章,讓人懷疑高高在上的編劇們甚至不知道那些下裡巴人平常對話用的都是些什麼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