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宿劉溫書齋(張喬)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調高。

涼風移蟋蟀,落葉在離騷。

回筆挑燈燼,懸圖見海濤。

因論三國志,空載幾英豪。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吳懿這個人物很多三國迷應該不陌生,他是蜀漢的一個重要将領,和魏延一起打赢過"陽溪之戰",還是劉備的大舅子。吳懿有個族弟叫做吳班,相對于吳懿來說名氣沒有那麼大,但也算是蜀漢重要将領,後來官至骠騎将軍。吳匡的父親叫做吳匡,這個人物就不是特别知名了,但是他在史料上也有記載,而且牽扯的是一件比較大的事情,就是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徹底控制漢室。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h1>

何進作為外戚,本來是有一副好牌的。本來何進是一個屠戶出身,靠賄賂宦官才把妹妹何氏送到皇宮裡面,因為這一層裙帶關系,才獲得了大将軍的官職和地位。本來這樣的人物應該是受到清流名士的不認同的。不過由于宦官集團的存在,是以何進反而受到這些名士的支援,因為士人對宦官的痛恨和反感要更加劇烈。于是袁紹、袁術、曹操、陳琳、逄紀、何颙、荀攸等人都成為何進的支援者。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袁紹等人支援何進是為了消滅宦官集團,何進本人也有這樣的打算。畢竟宦官更加接近少帝劉辯,如果慢慢樹立感情的話,宦官集團又會成長起來,威脅到自己的權勢。然而何太後和何太後的母親舞陽君卻不同意,因為從立場上來看,何太後和宦官才是一路人,都是皇帝這根大腿上的腿毛而已,何進從外戚轉變為權臣後,是不需要完全依靠在皇帝身上的。是以兄妹兩個人為此也産生了比較大的沖突。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除了何太後以外,何進的弟弟何苗也不同意徹底鏟除宦官。其中的原因就有些拎不清了。《後漢書·何進傳》中記載何苗幫助宦官的原因是受到了宦官的賄賂,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隻能說明何苗對這個局勢和立場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因為他和何進才是一路人,鏟除了宦官之後,何進就要面對名士望族的壓力,何苗就會成為何進的左膀右臂。當然這都是題外話了,總之在對宦官集團的态度上,何進和何苗有分歧。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為了消滅宦官,袁紹勸何進召集外鎮帶兵向何太後施壓,這本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何進本身又很猶豫,導緻雙方相持不下。最後這一手給玩砸了,主要原因是何進這個首要人物被宦官設計給幹掉了,無論是袁紹這些士人還是宦官,抑或是召集的外鎮都失去了控制,最後董卓趁亂進入洛陽,控制了漢室。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h1>

董卓能夠初步控制漢室,是因為他比較幸運,宦官帶着少帝劉辯出逃,在半路上讓他給撿到了;但是董卓的硬實力并不是特别強,隻有三千人而已,他是吃掉了何進、何苗、丁原三個人的部隊之後,才真正控制了漢室。何進是被宦官幹掉的,丁原是因為呂布反水殺死的,那麼何苗是怎麼死的呢?這裡面就有吳匡的作用。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吳匡。吳匡是兖州陳留人,這是從他的族子吳懿的籍貫推斷出來的。關于吳匡的史料并不算多,曹丕的《奸讒》中倒是補充了很多細節。吳匡、張璋是非常受到何進信任和親重的兩個人,但是何苗對二人的關系很差,《奸讒》中的描述是"惡其為人",大概吳匡和張璋确實不算是正直之士。吳匡和張璋緊抱何進大腿,多次誇贊何進貶低何苗,取得了何進的信任,當然也擴大了與何苗的沖突。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何進輕身入宮,被"十常侍"所殺,然後何苗、袁紹、袁術包括吳匡、張璋等人沖入宮中追殺宦官。這個時候失去了何進,何苗就成為吳匡、張璋二人的巨大威脅,加上何苗與何進之間在宦官問題上的分歧,導緻吳匡和何苗的沖突徹底爆發。于是吳匡利用何進在軍中的影響力,聲稱何進是何苗與宦官聯手陷害,率軍殺死何苗。而協助他的人叫做董旻,正是董卓的弟弟,在朝中作為奉車都尉。不管這件事中有沒有董卓的影子,在客觀事實上來說,吳匡殺死何苗的做法,不僅徹底消滅了何氏的力量,也間接幫助董卓侵吞何進、何苗的部曲。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h1 class="pgc-h-arrow-right">吳匡家族的發展</h1>

關于吳匡的記載,小編就找到這樣一件事,至于吳匡後來的結局,按照《奸讒》中"無不烹菹夷滅,為百世戮試"的說法,應該是沒有得到善終,不過具體的情況不是很清楚,畢竟不是一個特别重要的人物。不過吳匡的族子吳懿、吳氏和兒子吳班還應該算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吳懿和劉焉是世交故舊,在中平五年(即公元188年)跟随劉焉進入益州,吳懿的妹妹吳氏被相者評價"後當大貴",劉焉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于是又與吳懿聯姻,讓自己的兒子劉瑁娶了吳氏。按理來說吳懿應該是忠于劉焉的,但是後來卻是劉璋成為益州牧,劉瑁早死,這裡面的利害關系是很明顯的。在劉備入川之後,吳懿也是很光棍地投降劉備。吳懿在蜀漢的地位不低,和魏延在"陽溪之戰"擊敗郭淮、費耀;諸葛亮去世後成為漢中都督,官至車騎将軍,不過因為蜀漢不置史官,失其行事,是以陳壽沒有為他立傳。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吳懿入川是舉家相随,不過吳懿和吳班畢竟不是同一枝,吳班是什麼時候入川的也不好說,可能是和吳懿一起入川,也有可能是吳匡失勢後去投奔吳懿。吳班也算是蜀漢的重要将領,"官位常與壹相亞",後來成為骠騎将軍。按照漢朝官制骠騎将軍是要比車騎将軍大一級的,不過這大概也是因為吳懿去世的時間比較早,被吳班後來居上。

吳匡作為何進親信将領,卻殺死何進的兄弟何苗,讓董卓漁翁得利何進與何苗在對宦官集團态度上的分歧吳匡攻殺何苗,間接幫助董卓控制漢室吳匡家族的發展

而且相對于吳懿來說,吳匡參與的具體的戰役更多一些,在"夷陵之戰"中,吳班、馮習、陳式等人作為前鋒将戰線推進到夷陵,吳班還做過劉備引誘陸遜出擊的誘餌(雖然沒有成功);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和司馬懿正面交鋒(這大概是諸葛亮北伐事業的唯一一次正面會戰),司馬懿一方面派遣張颌進攻蜀漢軍隊南圍,一方面親自進攻諸葛亮。諸葛亮這邊無當監王平抵擋住張颌的進攻,魏延、高翔、吳班等人反擊司馬懿,取得"甲首三千"的大勝。不過吳班和吳懿一樣也沒有個人傳記。總而言之吳匡先依附何氏,又滅掉何氏,後來似乎不得善終;他的家族卻活躍于益州的蜀漢政權,獲得較高的地位,包括他的兒子,這也是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全三國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