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2漢碩」每日一練-第200天

《現代漢語》

1.狀語的語義類别可粗分為( )和( )兩類,前者用來表示時間、處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範圍、對象、數量、語氣等,後者是從性質和狀态方面對動作情狀加以描寫或形容。

【答案】限制性 描寫性

【解析】狀語的語義類别可粗分為限制性和描寫性兩類。限制性狀語用來表示時間、處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範圍、對象、數量、語氣等,在談副詞、介詞時舉過例子了。描寫性狀語是從性質和狀态方面對動作情狀加以描寫或形容,在文法結構上也是修飾謂詞性成分,在語義指向上有些是描寫動作狀态,指向謂詞性成分,有些是描寫動作者的情态,指向名詞性成分,就是說文法結構關系和語義關系不都是一緻的。

【出處】黃廖版《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下冊P70.

2.由“關于”組成的介詞短語作狀語,隻能出現在( )。放在主語前的狀語叫( ),修飾主謂短語或幾個分句。

【答案】句首 句首狀語

【解析】狀語一般放在主語後面,一些表示時間、處所、範圍、情态、條件、關涉對象或者語氣的狀語有時也可以出現在主語前面,由“關于”組成的介詞短語作狀語,隻能出現在句首。放在主語前的狀語叫句首狀語,修飾主謂短語或幾個分句。

【出處】黃廖版《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下冊P71.

3.判斷題:助詞“地”是狀語的書面标志。狀語後面加不加“地”的情況很複雜。單音節副詞作狀語,一般不加,有些雙音節副詞加不加“地”均可。

【答案】對

【解析】助詞“地”是狀語的書面标志。狀語後面加不加“地”的情況很複雜。單音節副詞作狀語,一般不加,有些雙音節副詞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熱非常地熱”。單音節形容詞做狀語比較少,也大都不能加“地”,例如隻能說“快跑、慢走、大幹、苦練”。

4.判斷題:多音節形容詞作狀語有相當一部分加不加“地”都可以,例如““痛痛快快喝一杯/痛痛快快地喝一杯”;也有少數不能加,例如“不努力學習,肯定要落後”裡的“肯定”;還有少數必須加,例如“輕巧地劃着小船、親熱地問長問短、驚喜地走了”。

【解析】多音節形容詞(作狀語)有相當一部分加不加(“地”)都可以,例如“熱烈讨論/熱烈地讨論”、“仔細看了半天/仔細地看了半天”、“痛痛快快地喝一杯/痛痛快快地喝一杯”;也有少數不能加,例如“不努力學習,肯定要落後”裡的“肯定”;還有少數必須加,例如“輕巧地劃着小船、親熱地問長問短、驚喜地走了”。

5.判斷題:代詞、表示時間或處所的名詞、能願動詞、方位短語和介詞短語作狀語,都不加“地”字。

【解析】至于代詞、表示時間或處所的名詞、能願動詞、方位短語和介詞短語作狀語,都不加“地”字。那些可加可不加的,加上了,往往有強調意味,意在突出狀語。

《文化要略》

1.有“萬園之園”“人間天堂”等美稱的是( ),它包括( )、( )、( )三園。

【答案】圓明園 圓明園 長春園 萬春園

【解析】曆史上聞名中外的皇家園林是“圓明園”,包括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三園,占地達5200餘畝,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間。該園彙集當時江南諸園特點,集我國古代造園藝術精華,建造各種景點達140多處,有“萬園之園”“人間天堂”等美稱,可惜毀于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之手。

【出處】程裕祯《中國文化要略》第四版P270.

2.“蘇州四大名園”為( )、( )、( )、( )。

【答案】滄浪亭 獅子林 拙政園 留園

【解析】蘇州至清末有記載可查的大小園林有200多個,因而被稱為“園林之城”。其中以“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最負盛名,合稱“蘇州四大名園”。

3.上海市的“( )”是明代官僚潘允端為其父親所建,素稱“東南名園之冠”。

【答案】豫園

【解析】上海市的“豫園”是明代官僚潘允端為其父親所建,素稱“東南名園之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曆史。

4.東莞“( )”、番禹“( )”、順德“( )”和佛山“( )”合稱清代“廣東四大名園”。

【答案】可園 餘蔭山房 清晖園 梁園

【解析】廣東的私宅園林也較多,其中東莞“可園”、番禹“餘蔭山房”、順德“清晖園”和佛山“梁園”合稱清代“廣東四大名園”。

【出處】程裕祯《中國文化要略》第四版P270-271.

5. 勺園主人米萬鐘和( )合稱為“南董北米”,且( )、( )、( )、( )被稱為“米家四奇。”

【答案】董其昌 園 燈 石 童 /米家園 米家燈 米家石 米家童

【解析】勺園故址在今北京大學校園内。明代的北京西郊,王公貴戚的私宅園林很多,而米氏勺園獨擅第一。園主人米萬鐘詩文書畫石刻棋藝,無不精通,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中進士,曾任“太仆寺卿”。他的藝術造詣很深,與董其昌合稱“南董北米”。他高超的藝術造詣,決定了他設計的勺園非同一般。勺園占地百畝,園門題額曰“風煙裡”。園内以水為主,水中植荷,水上架橋,水邊種竹,雜以亭台樓榭,間以各種奇石。米氏愛石成癖,凡有奇石必高價購得,自号“友石”,一生積得很多奇石,被稱為“米家石”;他常邀請文人學士入園遊賞,吟詩作畫,為了顯示他的園林勝景,他把園中風景畫成彩燈,挂在園中,被稱為“米家燈”;他教子有方,兒子也挺出衆,詩、書、畫名冠京師,被稱為“米家童”。是以,當時把他的園、燈、石、童稱作“米家四奇”,而勺園則是四奇的集中表現。

【出處】程裕祯《中國文化要略》第四版P271.

《對外漢語教學引論》

1.( )是指設身處地領會别人的思想和感情,這是人與人交往中互相溝通、消除隔閡、達到和諧相處的必要條件。( )是達到它的主要手段。

【答案】移情 語言

【解析】移情是指設身處地領會别人的思想和感情。這是人與人交往中互相溝通、消除隔閡、達到和諧相處的必要條件。語言是達到移情的主要手段,在語言交際過程中雙方都要不斷做出假設,揣摸從對方輸入的資訊所表達的意思以及将要輸入的是什麼資訊,同時還要時刻推測自己輸出的資訊是否為對方所了解。做出假設和判斷就離不開移情。

【出處】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P224.

2.社會環境包括( )和( )兩個方面,其中前者又包括( )和( ),特别是在該社會中廣泛使用的鮮活的( )是最重要的語言環境;後者則包括目的語社會的物質文明、人際交往、風俗習慣、文化曆史傳統和所創造的一切( )。

【答案】語言環境 人文環境 視覺環境 聽覺環境 目的語口語 公德心

【解析】社會環境包括語言環境和人文環境兩個方面,其中語言環境又包括視覺環境如報紙、雜志、書籍、電腦、廣告和各種标志等和聽覺(或視聽結合)環境如廣播、電視、電影、戲劇、錄像、錄音帶等,特别是在該社會中廣泛使用的鮮活的目的語口語是最重要的語言環境。語言環境為學習者提供了自然生動、豐富多彩、無窮無盡的語言輸入和學習模仿的語言資源。人文環境則包括目的語社會的物質文明、人際交往、風俗習慣、文化曆史傳統和所創造的一切公德心。人文環境除了為學習者提供自然習得目的語及相關文化因素的社會背景外,還提供了運用目的語進行交際并獲得回報的真實活動場景。

【出處】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P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