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郝家橋鎮沙江村:黨建掌舵,“頭雁”引領群雁飛

近年來,在實施鄉村振興中,郝家橋鎮沙江村大力發展養殖業,以黨建為引領,紮實推進“三大三強”行動和“兩個帶頭人”工程,培養了一批批“領頭雁”,帶領村民共同緻富。

郝家橋鎮沙江村:黨建掌舵,“頭雁”引領群雁飛

在沙江村,提起鑫牛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馬興雲,可以說人盡皆知。他是沙江村第一批“緻富帶頭人”,由他帶頭創辦的靈武市鑫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是該村第一家養殖牧場,之後該合作社以“托管”的形式,進行集中養殖,在逐漸走上标準化、規模化養殖道路的同時,也為村民增收緻富搭建了平台。

借助鑫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這一發展平台,漸漸走上緻富路的“90後”小夥馬銀榮告訴記者,他和哥哥一開始是将牛“托養”在鑫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之後牛的數量從十幾頭增加到了上百頭,效益也迅速增長,為響應政府“上山入園”的号召,弟兄二人于2020年在白土崗養殖基地建設了牧場,并成立了甯夏綠農園養殖牧場。

郝家橋鎮沙江村:黨建掌舵,“頭雁”引領群雁飛

甯夏綠農園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馬銀榮:“等到效益好了之後,我們自己就在白土崗養殖基地三期建設牧場養牛。剛開始牛的頭數隻有100多頭,用了半年時間,存欄已經達到了500多頭。我們牧場現在建好後,預計存欄是1200頭。作為緻富帶頭人,我以後将帶領村上更多的人增收緻富。”

在沙江村,像馬興雲、馬銀榮一樣的緻富帶頭人還有很多,他們知農業、愛農村、懂農民,在發展自身産業的同時還不忘帶上其他村民發展産業,讓大家抱團取暖、共同緻富。

郝家橋鎮沙江村:黨建掌舵,“頭雁”引領群雁飛

靈武市萬翔家庭農場負責人馬占安:“現在我養的大牛的數量在100多頭,效益挺好的,一年收入五六十萬元。下一步,我希望村上繼續把鑫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這個發展平台搭建好,讓大家都抱團發展,多掙點錢。”

幾年來,沙江村個人所得從2012年的一萬一千元增長到現在的二萬四千元,村集體經濟也不斷發展壯大,2020年沙江村集體收入達25萬元。村民富有了,再加上人居環境變美了,文娛生活更豐富了,村民精神面貌也發生了改變,幸福指數不斷攀升。2017年沙江村被評為“四星級黨支部”。

郝家橋鎮沙江村:黨建掌舵,“頭雁”引領群雁飛

沙江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錦:“我們的緻富帶頭人是從優中選優,2018年的時候我們有緻富帶頭人22名,截止目前,我們有緻富帶頭人40名,數量已經翻了近一番。我們村的主導産業是養殖業,目前全村牛存欄是4000餘頭,一部分托管給牧場經營,一部分由村民自己散養。我們村緻富帶頭人在白土崗養殖園區建立牧場10家,在園區外租用牧場有4家,中小養殖戶110多家。”

下一步,沙江村将繼續圍繞産業興旺這一目标,做大做強養殖産業,同時繼續培養更多緻富帶頭人,帶領更多村民走上緻富道路,不斷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郝家橋鎮沙江村:黨建掌舵,“頭雁”引領群雁飛

沙江村駐村第一書記馬錦:“今後我們将鼓勵中小養殖戶中有實力的緻富帶頭人積極‘上山入園’,發展規模化标準化養殖,其他中小養殖戶抱團,走規模化養殖的産業發展道路。”

記者:曹豔玲 張陽

本期編輯:彭雅茹

責任編輯:唐春燕

稽核:趙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