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晉英烈傳丨“血性将軍”續範亭

他在世時不是共産黨員,卻勝似共産黨員。他風度翩翩,文武兼備。為了反對蔣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倒行逆施,他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殺以示抗議;他的一首詩曾被毛澤東定為自己的座右銘,在他犧牲後,毛澤東還為他親筆書寫挽聯。臨終前,他提出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的請求,黨中央接受了他的請求。1947年9月13日,他被追認為中國共産黨正式黨員。

他就是續範亭。

三晉英烈傳丨“血性将軍”續範亭

續範亭,山西省崞縣(今原平市)西社村人(西社村今屬定襄縣),早年參加孫中山上司的同盟會後即獻身于民族民主的革命事業。18歲時就任革命軍山西遠征隊隊長,率領一個先鋒營在風雪中行軍500裡,占領了雁北軍事重鎮大同。在清軍瘋狂反撲的情況下,他帶兵堅守大同城40天,從此揚名山西軍界。後來他任職于國民黨,在大革命期間受到馮玉祥的聘請擔任軍事政治學校校長,與共産黨人最早有過接觸。期間他因不滿馮玉祥與蔣介石“同流合污”,曾歸隐過一段時間。在“九一八”之後他出山練兵,準備抗戰。

他反對對日妥協,呼籲積極抗日。但蔣介石政府卻不為所動,拒不納谏。1935年,他在南京拜谒中山陵時悲憤地寫下《哭陵》一詩,并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以死明志,要求抗日。詩曰:“赤膊條條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竊恐民氣摧殘盡,願把身軀易自由。”他也是以被稱為“最有血性的愛國将軍”。

三晉英烈傳丨“血性将軍”續範亭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因為續範亭在山西威望極高,為了更好地征兵征糧,他被閻錫山任命為第二戰區總動員委員會委員,并兼任保安部司令。投身抗日戰場的續範亭,被閻錫山說成是“背上棺材抗戰”。而此時的續範亭已閱讀了大量馬克思主義書籍和抗日救國材料,為了抗日救亡在不懈努力。他深感“國民黨已不是之前的國民黨,跟着共産黨才能徹底抗日救中國”,選擇堅定的和共産黨站在一起。後來,八路軍在他的協助下保住了晉西北革命根據地。他本人也在事變之後帶着新軍徹底和八路軍走到了一起,兼任八路軍晉綏軍區副司令員。一個國民黨的進階将領同時兼任八路軍副司令員,這在抗日戰場上實屬罕見。

1947年9月,續範亭因嚴重肺病離開人世,享年54歲。1950年,在續範亭逝世三周年之際,他的遺體遷往太原雙塔革命烈士陵園。

三晉英烈傳丨“血性将軍”續範亭

範亭中學(校園一景)

1946年,在續範亭的故鄉原平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範亭中學。現在校内有續範亭紀念堂、續範亭将軍雕像以及各類生前資料,其中包括革命前輩們與續範亭先生的信件,以及黨和國家上司人毛澤東,朱德,江澤民等人為續範亭先生寫的題詞與牌匾等的原件與影印件。已成為原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