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上海地區多個華爾街英語校區關停。藍鲸财經赴幾處教學點發現,門店大門緊閉。藍鲸視訊組赴華爾街英語金貿大廈總部,大門亦已上鎖,玻璃門被遮擋。
有警方在一校區門外對學員資訊進行登記,包括個人資訊及學費等,統計涉及人數。有華爾街英語使用者組織報案。其中,有學員建議使用教育訓練貸的使用者聯系經偵,8月或近期剛繳款的學員以涉嫌詐騙案由報案。
一位華南地區華爾街英語前員工陳安(化名)告知,自2020年上半年起,已出現減薪問題,接連數月僅支付最低薪資标準的50%。據了解,員工及外教減薪和欠薪情況在上海地區亦存在。陳安透露,在其分管的十餘家門店裡,采用分期付款的學員占比過半。他表示,學員通常都是80後、90後甚至00後,提前消費的意識高。早在18年,華爾街英語曾陷入校園貸風波。
藍鲸财經獲得的華東某地區學員登記資訊顯示,700名餘學員中,大部分填寫的拟訴請金額在1萬元到20萬元之間,有超過百名明确提及采用分期付款,主要的管道為度小滿金融,此外還包括消費金融公司和銀行信用卡等。
藍鲸财經從趙月(化名)處獲悉,其在2020年初已申請退款,被華爾街英語員工要求将在度小滿金融剩餘的分期貸款還完後,再履行退款1.7萬元的承諾。當地分校以疫情為由,推脫未辦理退款檔案,趙月已将貸款還完,退款卻遙遙無期。
趙月提供的資料顯示,在百度有錢花APP,分期明細和協定的服務名稱為“華爾街英語普通課程”,近19000餘元借款,24期每期還款860餘元。百度金融已更名度小滿金融,有錢花是旗下借貸品牌。
目前,尚有未完成分期還款的使用者。秦嶺(化名)表示,其通過百度有錢花進行教育分期服務,目前和華爾街金融還有兩年多的合同期,分期服務亦尚未到期。
一家消費分期平台表示,使用者使用分期時,金融機構已經将全款支付給了商戶。使用者合同顯示,選擇通過消費信貸或信用卡商戶分期付款的,在得到金融機構準許後,應在指定日期前還款。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糾紛,與金融機構解決,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不應影響本合同的執行。此前,長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暴雷案例中,有金融機構将租金貸壓力從租客身上轉移。
提前數月要求續費、更新,畢業生不到一年繳款近五萬
剛工作一年的學員湛冰(化名)表示,其曾通過華爾街英語合作方度小滿金融進行學費分期,後因服務費金額,選擇自行通過京東金融進行分期借款,再支付給華爾街英語,目前還有一萬餘元未還。此外,華爾街英語員工曾向其介紹廣發銀行信用卡,會有廣發銀行員工在華爾街英語辦公室進行辦理。但因其剛工作等原因,湛冰的廣發信用卡申請并未獲批。
值得注意的是,湛冰透露,其在2020年畢業後,通過美團外賣抽獎體驗課,體驗後銷售稱給予年輕人特惠價格。在第一年的學習進行到一半時,銷售已經提出續約一年,并以課程難、見效快為由建議更新VIP網絡課程。第一年的學習還沒到期,在不到一年内,湛冰支付了兩年的學費,以及更新後的VIP課程的費用,總共接近5萬元。剛畢業工作的湛冰,購買的語言學習課程無處履約,還要面對分期平台一萬餘元的賬單。
不乏有案例顯示,學員預付大筆學費,合同到2030年後到期。
華爾街英語關停事發突然,8月,尚有學員付款數萬,并在校區上課。與此同時,其資金鍊緊張的端倪早已顯現,近月來,有校區發文稱與其他校區合并,涉及上海金茂大廈校區、世紀彙校區、環球港中心校區、虹橋南豐城校區、北京大望路校區和酒仙橋校區等。課程顧問給出的學費金額降低,并支援一次隻繳納3個月、6個月或9個月的費用。12日晚間,華爾街英語拟破産的消息釋出,第二日,北京上海地區的門店陸續關停。
華爾街英語存在的資金缺口包括員工薪資、房屋租金以及學員學費等。自2020年3月起,華爾街英語因房租未付,被上海某房産公司起訴要求支付38.5萬元租金,以及其他滞納金和物業管理費,被執行金額涉及69.79萬元。在廣州一校區,門口張貼了商場的告示,稱截至8月13日,華爾街英語教育訓練中心(廣東)有限公司拖欠其租金、水電費和滞納金等費用共計23萬元。在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也指出,華爾街英語品牌長期拖欠租金。
目前,中國執行資訊公開網尚無華爾街英語教育訓練中心(上海)有限公司相關執行資訊,華爾街英語教育訓練中心(廣東)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則涉及25條被執行記錄。
除了教育訓練貸還款問題,學員紛紛議論追究的責任主體。華爾街英語官網顯示,其主體為華爾街英語教育訓練中心(上海)有限公司。天眼查資訊顯示,該公司由香港伽瑪-馬斯特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法人為David Kedwards。公開資訊顯示,其創始人為李文昊,原名Luigi T. Peccenini。公開資訊顯示,華爾街英語于1972年創立于意大利,自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官網曾釋出消息,2017年11月27日,霸菱亞洲和中信資本宣布以3億美元收購華爾街英語,在2018年3月,收購案獲得政府部門的監管準許。有稱中信資本已退出,目前,中信資本與華爾街英語在境内工商資訊上無直接關聯。
本文源自藍鲸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