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年以後,當你回首2018年的男子網壇,你會想起什麼?或許是36歲高齡的費德勒在澳網奪得第20個大滿貫冠軍後流下的熱淚,或許是納達爾在法網按照慣例奪冠成為史無前例的“十一冠王”,又或許是德約在下半賽季強勢回歸重回NO.1的寶座。但你應該也會記得,這是95後球員井噴的一年。從年初澳網埃德蒙德和鄭泫雙雙闖入四強,到巴塞羅那賽西西帕斯首進決賽。從丘裡奇在上海大師賽決賽挑戰德約,到卡恰諾夫在巴黎連勝四位TOP10問鼎,再到茲維列夫在倫敦以橫掃費德勒和德約的方式折桂。相比于前兩年茲維列夫的小打小鬧,2018年95後球員帶給我們的驚喜可謂是層出不窮。正是有了他們,在2017年這個“網球大年”的映襯下,2018年卻顯得并不小。現在,我們有必要對他們多一些關注和了解。本專題依次回顧了11位95後球員的發展道路,并對他們的未來進行力所能及的展望。

95後球員巡禮——埃德蒙德
[基本資料]
國籍:英國;
出生日期:1995.1.8;
年齡:23歲;
身高:188cm;
體重:83kg。
不是成名已久的克耶高斯,也不是最高世界排名已達到第三的小茲維列夫,第一個闖入大滿貫四強的95後球員的名字讓人有些陌生——凱爾·埃德蒙德。畢竟2018年澳網開賽前,他的世界排名隻是第49位。然而,他在首輪即挑落了美網亞軍得主、12号種子安德森。一周之後,正當人們以為迪米特洛夫能連續兩年打進澳網四強時,埃德蒙德卻出人意料地以3-1将3号種子淘汰出局。雖然在半決賽中負于西裡奇,但埃德蒙德已經将自己的名字寫入了95後球員的曆史。不過直到現在,他似乎依然沒有獲得與這一成就相比對的名氣。
從兩年前中網的資格賽球員,到今年中網的5号種子;從默默無聞的英倫小将,到今年三月取代穆雷成為英國一哥;從年初澳網的非種子球員,到年終世界排名已達到第14位,今年埃德蒙德的上升速度不可謂不快。2015年八月,20歲的埃德蒙德就已跻身TOP100的行列,不過直到今年年初,他已經在四五十名之間徘徊了近一年半之久。埃德蒙德的大滿貫正賽首秀是在2013年溫網,在今年澳網之前他的大滿貫最佳戰績是差強人意的美網第四輪(2016年),但更多的其實是前兩輪出局。
相比于稍顯平庸的前幾年,2018年的确是埃德蒙德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但他在今年也并非一帆風順。在前三站大師賽——陽光雙冠和蒙特卡洛,埃德蒙德均遭遇“一輪遊”,期間他在摩洛哥賽打進了個人職業生涯第一個決賽,卻完敗于300名開外的球員。直到馬德裡大師賽,埃德蒙德才有些緩過神來,他在第二輪爆冷擊敗了德約科維奇,并最終憑借八強的積分排名首次進入前二十。下半賽季的埃德蒙德穩紮穩打,并在歐洲室内硬地賽事安特衛普賽奪得個人的首個單打冠軍,世界排名也逐漸提升至第14位。
埃德蒙德擁有立足于當今男子網壇的基礎——發球和正手。在今年11月《紐約時報》評選出的現役男子球員最佳正手中,埃德蒙德高居第五,僅次于費德勒、納達爾、德爾波特羅和沃達斯科。有趣的是,與自己的暴力球風形成反差的,是他在球場内外低調的性格。比賽中的埃德蒙德表情少有變化,情緒波動也不大。盡管已在大半年的時間裡坐穩了 “英國一哥”的位置,并且承載着英國網球未來的希望,但埃德蒙德卻很少在媒體面前誇誇奇談,顯得頗為含蓄内斂。也許正是如此,才有了今年他在澳網帶給我們的驚喜吧。
出生于南非約翰内斯堡的埃德蒙德,小時候可謂是體育全才,除了網球,他還練習足球、闆球和遊泳。直到10歲時,他才決定專注于網球,而如今的成績也證明了他當年的決定是正确之舉。事實上,埃德蒙德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畢竟他現在的進攻體系仍顯單一。若是未來依然僅僅依靠暴力正手,那麼幾年之内他的大滿貫最佳戰績就很可能定格在今年的澳網四強。2019年澳網,英國人有着720分的保分壓力,占到了他2018年全年積分的三分之一。稍有不慎,他的排名就可能大幅度下滑。14位的世界排名,對埃德蒙德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托尼帶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