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王鏡宇、林德韌)《“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日前正式釋出,全文總共3萬餘字。這一引領“十四五”期間體育發展的重要文獻有哪些重要内容?哪些亮點?為了友善讀者了解整體概況,記者對檔案部分重點和亮點做了初步梳理。

兩個大目标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點明了2035年體育強國建設遠景目标和“十四五”時期體育發展的主要目标,指明了發展方向。2035年體育強國建設遠景目标将分步實施。即“通過未來5年努力,各領域、各項目、各區域實作較大發展、取得重要成果,體育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體育強國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到2030年,體育整體發展品質和效益顯著提升,形成政府主導有力、社會充滿活力、市場規範有序、人民積極參與、與基本實作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适應的體育發展新格局。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體育強國,體育的制度生命力、大衆親和力、國際競争力、經濟貢獻力、文化軟實力、世界影響力充分彰顯,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作現代化,體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标志性事業。”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8月8日,市民在安徽省亳州市市政公園練習太極拳。新華社發(劉勤利攝)

“十四五”時期體育發展的主要目标則分為8個方面。分别是:全民健身水準達到新高度、競技體育實力再上新台階、青少年體育發展進入新階段、體育産業發展形成新成果、體育文化建設取得新進展、體育對外交往做出新貢獻、體育科教工作達到新水準和體育法治水準得到新提升。

其中,在全民健身方面,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從2020年底的2.2平方米增加到2.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要從2020年底的37.2%增長到38.5%。在體育産業方面,目标是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增加值占國内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2.8萬億元,從業人員超過800萬人。

體育運動水準等級評定工程将打通“業餘和專業”的界限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将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包括建構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等6個方面的内容和5個專項工程。

其中,體育運動水準等級評定工程是一大亮點。檔案提出,“在現行運動員技術等級評定政策架構基礎上,打通業餘和專業之間的界限,按照科學合理、便民利民的原則,建立健全統一規範、面向全體公民的體育運動水準等級評定政策體系。建立體育運動水準等級稱号體系、等級标準體系。”這項工程的内容還包括:“放開體育運動水準等級稱号授予權限,明确各級體育主管部門對各級單項體育協會實施體育運動水準等級評定業務指導、便利服務和事中事後監管的職能,督導各級單項體育協會加強行業自律”。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2020年11月29日,男子組冠軍李子成在比賽中向終點沖刺。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在運動項目推廣普及工程中,将“發揮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主體作用,積極探索不同運動項目的推廣模式,以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田徑、遊泳、體操、國術、健身氣功、圍棋、冰雪等群衆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為重點,不斷擴大項目參與人數,力争一批項目參與人數過億”。

支援高校組建高水準運動隊

在《“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堅持舉國體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建構競技體育發展新模式”這個部分的位置放在有關全民健身的闆塊之後,而内容非常詳實。

有關競技體育發展的内容涵蓋了創新競技體育體制機制、優化競技體育發展布局、建立科學有效訓練體系、建構中國特色競賽體系、創新國家隊管理體制、支援高校組建高水準運動隊、打造能征善戰作風優良國家隊等7個方面,此外還提到了競技體育強基固本工程、集體球類項目提升工程、“三大球”振興工程、職業體育發展工程等4個專欄。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6月20日,清華大學隊球員賽後慶祝奪得第23屆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CUBA)一級聯賽(男子組)總決賽冠軍。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在創新國家隊管理體制這個章節中,提出要“堅持國家辦與社會辦相結合,積極探索與地方、高校以及俱樂部等社會力量聯辦共建國家隊新模式,引入國家隊競争機制”。在“支援高校組建高水準運動隊”這個章節中,講得更加具體。内容包括:“堅決貫徹中央有關深化體教融合政策精神,聯合教育部門以田徑、遊泳基礎大項和‘三大球’等集體球類項目為重點,建立國家隊、省隊組建與高校高水準運動隊建設相銜接的體制機制,在高水準運動隊訓練、競賽、保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援。給予有條件的高校高水準運動隊一定的國家集訓隊名額,将其納入國家隊建制和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等重大賽事備戰體系一體化、常态化、同等化管理。”

“三大球”成為競技體育發展焦點

在《“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競技體育的闆塊中,三大球是重中之重。在集體球類項目提升工程這個專欄中,指出要“全面推動 ‘三大球’以及手球、曲棍球、棒球、壘球、橄榄球、水球、冰球等集體球類項目的普及與提高,加強對集體球類項目的布局和扶持。”此外,還專門用“三大球”振興工程這個專欄描繪了足球、籃球和排球項目的發展規劃。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指出,要建立科學規範、有序有效的 “三大球”治理體系,完善面向全社會以及不同年齡群體、不同等級水準的 “三大球”技術标準,健全 “三大球”制度規範,建立 “三大球”監管機制,加強 “三大球”行業自律、行風建設。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8月18日,國足球員在訓練中。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其中,足球項目在“十四五”時期的具體目标是:男子國家隊力争達到亞洲一流水準,女子國家隊力争達到亞洲領先水準。檔案提出,要大力培育業餘足球俱樂部和校園足球社團,依托社群培育會員制足球俱樂部和其他青訓機構,實作在全國各省區市足協注冊的各類足球俱樂部 (含校園隊伍)5萬家以上。建立職業聯賽管理機構,規範職業俱樂部營運和職業聯賽發展。此外,還有“推動職業俱樂部股權多元化改革、完善俱樂部法人治理結構”“建立體教融合注冊體系,實作注冊球員150萬人”“加大足球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實作持D級及以上教練員證書人數達到12萬人、持三級及以上裁判員證書人數達到15萬人”等内容。

“十四五”時期中國籃球在競技成績方面的目标是“五人男子國家隊力争獲得巴黎2024年奧運會參賽資格,縮小與世界強隊差距;五人女子國家隊保持亞洲領先地位,獲得巴黎2024年奧運會參賽資格;三人男子國家隊、三人女子國家隊獲得巴黎2024年奧運會參賽資格并力争獲得好成績。”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7月28日,中國隊隊員在頒獎儀式上合影。當日,在東京奧運會三人籃球女子組銅牌争奪賽中,中國隊戰勝法國隊獲得銅牌。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中國籃球還将“全面實施 《籃球青少年後備人才培養中長期規劃》,完善職業俱樂部梯隊建設,鼓勵職業俱樂部與當地大中學校、體校和其他社會教育訓練機構共建共享,強化全國籃球高水準後備人才基地建設”,“建立學校、體校、俱樂部一體化青少年籃球發展機制,推動小籃球聯賽與四級校園賽事規模品質全面發展,小籃球賽事活動參與人數不低于1000萬。加快數字平台建設,助力籃球人才選拔培養。”

在東京奧運會上,衛冕冠軍中國女排小組出局。“十四五”時期,中國排球的目标是“女子國家隊保持亞洲領先地位和世界先進水準,男子國家隊力争獲得巴黎2024年奧運會參賽資格,縮小與世界強隊差距”。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7月21日,中國女排隊員朱婷在訓練中。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在進一步拓寬後備人才培養管道方面,中國排球将“逐漸形成排球傳統特色學校、體校、社會俱樂部、省區市青少年隊伍等多管道共同培養的模式。實施青少年排球拔尖人才建設工程,逐漸建立體校、學校、社會三方互相補充、互相融通的複合型青訓體系。全國排球高水準後備人才基地數量增加到80所,青少年排球運動員注冊數量達到2萬人”。

體教融合重合作

在《“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關于“加強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體育健康發展”的闆塊中,合作是一個被多次提及的重點。在加強青少年體育優秀人才培養方面,将加強與教育部門合作,以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為基礎,以田徑、遊泳基礎大項和“三大球”等集體球類項目為重點,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組織專業訓練,選派教練員以及領隊等相關人員開展集中專業訓練和日常管理。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9月29日,在石家莊市橋西區裕華西路國小,學生在進行足球訓練。新華社發(張曉峰攝)

在完善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體系方面,将配合教育部門共同組織籌辦好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擴大賽事規模,提高賽事品質。聯合教育部門整合學校比賽、U系列比賽等各級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建立分學段 (國小、國中、高中、大學)、跨區域的國家、省 (區、市)、市、縣四級青少年體育賽事活動體系,利用課餘、周末、假期時間組織校内、校際、跨區域及全國性比賽。

在加強青少年體育骨幹隊伍建設方面,将聯合教育部門大力培養體育教師和教練員,暢通優秀退役運動員以及教練員進入學校從事體育教學、訓練的管道。推動在大中國小校設立教練員崗位,健全配套制度體系,選派優秀體育教師、教練員參加相關技能教育訓練。

一文梳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亮點

2020年11月27日,河北省沙河市翡翠路國小體育老師許博(前左二)指導學生練習籃球。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加快建立全國性體育仲裁機構

在《“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有關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法律規範體系、提升依法治體水準的内容也很充實。檔案指出,要完善體育法律規範體系,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完成《體育法》修改工作。完善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青少年體育、體育産業、體育文化、體育對外交往、反興奮劑等體育各領域制度規範體系。

最近幾年,在體育領域以欠薪為代表的争議事件時有發生。《“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提出要健全體育糾紛解決和法律服務機制,加強各級體育部門行政複議、行政應訴以及信訪工作。健全和解、調解和仲裁等體育糾紛解決機制。完善申訴、内部争議解決等體育協會内部糾紛解決機制。加快建立全國性體育仲裁機構,完善規則和程式,引導單項體育協會内部糾紛解決機制與體育仲裁有效銜接,積極參與國際體育仲裁事務。

編輯:劉陽、郁思輝、吳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