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方“戰狼”第二十五——“戰國四大名将”之李牧

作者:太極三皇刀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敬重諸葛武侯,又有詩贊曰:“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雖令世人遺憾,卻在有生之年能為報國之心奮鬥到底,此情況勝嶽飛,也勝過李牧。

中華男兒,拳拳赤子之心,曆久彌新。

河北多名士!

“戰國四大名将”中,廉頗、李牧,皆今河北省人氏。廉頗,一己之力抗衡秦之白起(陝西人);李牧,也憑己力以拒秦之王翦(亦為陝西人)。可見,戰國末期的“七雄”之争,實在發生于秦、趙“兩強”之間。

清朝孫嘉淦曾向乾隆帝上書《三習一弊疏》論國之治亂。其中有言,“治亂之機轉于君子小人之進退。”此近真理。趙國便是以亡國。

東方“戰狼”第二十五——“戰國四大名将”之李牧

李牧,生年不詳,卒于前229年。深谙兵法,“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

“長平之戰”令趙國盡失精銳,若無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趙國已失國矣!

幸存下來的趙國,軍事實力一落千丈,但此時,又有北境匈奴寇邊,危機時,李牧獨擋一面!他深知,“以不教民戰,是為棄之。”是以,他采取的政策是“防守反攻”,緻力于新兵訓練。待到“器良技熟,膽壯心齊”時,李牧方才施展“法術”,以“誘敵深入”之策,兩面夾擊,大破匈奴。在當時,趙國以重建之新軍擊敗“慣匪”匈奴,堪稱“以弱勝強”的卓越戰例!

複又王翦領兵東出趙國,非李牧不可擋之!李牧不負衆望,堅城固壘以禦王翦。“棋逢對手,将遇良才!”

此時,秦國故伎重施,再用“反間計”——趙王竟聽信奸臣小人郭開之言,認定李牧擁兵自重,将有不利,按柏楊先生之言,“誣以謀反”!竟是以“自毀長城”,捕殺李牧。旋即,趙國首都邯鄲被秦國攻破,趙王遷被俘虜。

一代名将,李牧,雖無法阻擋曆史潮流,以其忠誠、果敢、智謀、堅貞,無愧于武成王廟“六十四将”之一!

東方“戰狼”第二十五——“戰國四大名将”之李牧

李牧畫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