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莞時代網-i 東莞
"這是什麼鳥?"它看起來像一個稀有物種。4月29日上午,一名市民向記者報道,馬湧鎮龜眉生态農業公園出現一隻奇怪的大鳥,羽毛鮮紅,正在水田裡覓食。據悉,這種鳥被命名為美國紅鲱魚,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紅的鳥類之一,但并不分布在東莞。

美國紅鲱魚
美國紅鲱魚的第一個發現是在馬湧發現的
那麼這條美國紅鲱魚是從哪裡來的呢?相關鳥類專家看了圖檔後告訴記者,這隻鳥沒有分布在東莞,從動物園更容易跑出來。
記者查詢資料發現,美國紅鲱魚是世界上最稀有、最有價值的鳥類,也是最瀕危的鳥類之一,它全身都是紅色的,除了長喙灰黑色外,身體,包括腿和腳趾都是鮮紅色的。經常形成大群,當紅鲱魚一起飛翔時,仿佛一朵紅雲飄浮,現場非常壯觀。
"這是這隻鳥第一次在馬湧被發現。馬湧鎮農林水務局表示,近年來,馬湧的生态環境一直在改善,華陽湖生态修複效果顯著,魚、蝦等大量繁育,白鹳等鳥類回到自己的栖息地,不時有"難得遊客"來這裡休息覓食。
随着華陽湖生态環境和功能的改善,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為各類鳥類動植物提供了優質的栖息地,呈現出自然生态與城市發展和諧共處的良好狀态。據統計,華陽湖迄今已記錄鳥類87種,其中珍稀瀕危15種。如白鹳、白喉紅臀、大鳥等。
生态島将成為"鳥類的天堂"
近年來,馬湧大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華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取得了最顯著的成績。公園總面積352.0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300.00公頃,濕地率為85.21%。華陽湖水質由劣等5大類改為3~4類,周邊生态環境明顯改善,建成了集水利、農業、生态修複、環境保護、文化創意功能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已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生态旅遊區。
該負責人介紹,華陽湖有适合不同種類的鳥類栖息在小沙灘、果林、紅樹林、稻田等栖息地環境,吸引了衆多鳥類栖息、覓食、繁殖。在馬安河和水生植物園西側,建造了一座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生态島,将成為"鳥類的天堂",為鳥類生存提供更好的環境。
2019年,園區入選廣東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之一,擁有科普教育中心、濕地植物展示園等科普教育點。在這裡,遊客可以親近大自然,了解各種動植物,觀看各種形式的鳥類和花卉,并進行各種研究活動。
同時,它也是科研監測場所,通過設定泥漿、土壤環境監測點、水文監測點等動态監測點,積累長期系列的基礎資料,進而掌握園區環境變化,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生境管理對策提供依據。
文字:袁建斌
攝影:馬湧毅力
編輯:傅德明
本文來自東莞時代網-i東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國家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傳播和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