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羊晚快評」防疫常态化的弦如何繃緊?

文/羊城晚報首席評論員 閱盡

近期多地出現的本土散發疫情,呈快速發展态勢,目前已波及12個省份。因感染者大多有跨省旅遊經曆,疫情擴散風險仍在加大。流調和病毒測序顯示,本次疫情為新的境外輸入源頭引起。反複無常的疫情提醒人們,如何繃緊常态化防控的弦是不容回避的挑戰。

幾十年來,我國從未經曆過如此影響廣泛而又曠日持久的疫情。持續的抗疫,無論社會資源還是參與者的精力都耗費巨大,難免滋生松懈或麻痹情緒。在此形勢下,很容易出現防範的縫隙或漏洞。加之海外疫情仍在大流行,病毒不時闖入國門,如果常态化的防控措施不能落到實處,極易讓疫情乘虛而入。

疫情防控,最難的是打持久戰,但疫情現實又迫使人們必須應戰。為此,常态化的控疫機制至為關鍵。所謂常态化,就是要戒除短期“臨時性”的觀念,防控措施和手段均立足長遠,形成長效機制。不論是否有病毒襲擊,全社會的防疫機器始終在有效運作,保持“臨戰”狀态。

此輪疫情的迅速擴散,恰恰暴露了某些地方常态化防控的虛位和薄弱。

防疫的常态化,要求各種防控措施都融入社會生活,特别是易造成病毒傳播的環節,适時的動态監測、抽檢,靈敏的預警、報警,迅捷的阻斷和快速反應、救濟管道,每個節點都要有“哨兵”,每一步都有行動預案,形成24小時全天候的保障機制,一旦發現警情,便可迅速出擊,将疫情撲滅于萌芽狀态。(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