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晚,華為“天才少年”稚晖君在B站釋出了視訊“我造了一台鋼鐵俠的機械臂 ”,可為破口葡萄縫針,葡萄絲毫未被機械臂損壞,不到48小時播放量已超過200萬。

稚晖君視訊截圖
這款機械臂改造自一台二手裝置,名為“Dummy”,耗時四個月完成,作業系統和AI計算平台采用華為鴻蒙和昇騰Atlas處理器,成本控制在1萬元。
網友表示,看完了解了“十個普通工程師也比不上一個天才工程師”,“行内人看了,覺得自己不配做行内人”。
“這個項目并不是想做什麼颠覆行業的東西。如果能引發一些學生的興趣讓大家投入到相關領域學習創新,那應該是我最開心的事情。”稚晖君10月9日表示,自己假期之外的空閑時間并不多,是以盡量把每個項目的實作過程當作學習的過程。他表示,自己既不是天才,也已經不是少年,隻是個很愛折騰的極客。
曾因自動駕駛自行車“走紅”,一度被任正非點名
稚晖君原名彭志輝,2018年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後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從事AI晶片架構和算法相關研究。
今年8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題為《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講話中曾表示:“對于2012實驗室,公司從未給過你們過多限制。比如,有人研究自行車的自動駕駛,公司沒有限制過他。我們要生産自行車嗎?沒有啊。這是他掌握的一把‘手術刀’,或許以後會發揮什麼作用,産生什麼巨大的商業價值。”
今年6月,他的作品自動駕駛自行車一度刷屏。這款自動駕駛自行車不僅會直行、拐彎、避障、上路,還配備了特斯拉都沒有的雷射雷達,最終硬體成本不到一萬元。
憑借着超強的動手能力和技術實力,自稱“野生鋼鐵俠”的稚晖君在網絡上展現了一系列的驚人腦洞創作:一台外觀隻有硬币大小的迷你型Linux電腦、“螃蟹改造成的火星車”、能當顯示器的充電寶、帶墨水螢幕的NFC名片、智能家居AR互動系統、雙足機器人……
機械臂項目與公司無關,使用華為鴻蒙和昇騰Atlas處理器
在稚晖君在新釋出的機械臂視訊中,為了能夠讓機械臂和自己的手同步做出各種動作,他還将雙目相機、AHRS系統、華為昇騰AI算力平台集合在一起,設計了可以“同步現實”的遠端操控方式,甚至還在主要制器當中使用了基于LiteOS核心的鴻蒙系統,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讓機械臂運動自如,并便于操作。
他在視訊中表示:“這個項目表面上看起來是電子和機械,其實背後全是算法和數學。”
該視訊釋出後,彈幕中出現大量網友點贊,不少專業認識點贊其項目規劃能力、動手能力,也有網友提出有些網友誇張了他的作品高度,甚至有捧殺嫌疑,比如其中葡萄皮縫合部分快放給人操作流暢的感覺,遙控操作的延時延遲也很大。
“這個項目并沒有很多同學吹的那麼神奇,确實隻是一個業餘小項目而已,打的标簽也是DIY。”10月9日,稚晖君在微網誌、知乎等平台表示,做這個項目确實花了不少心血,相信大家也能看得出來,不過跟達芬奇也是遠遠比不了的,隻是模仿了它的使用場景,達芬奇的高精度、多自由度、低延遲通信等等這些方面都不是一個DIY項目能企及的。
他表示,這套系統裡很多元件都是以前積累的技術項目,包括電機驅動器、基于IMU的動作捕捉手套、基于雙目視覺的乒乓球機器人、基于AR的APP等等,是以并不是從頭造這個項目隻花四個月。“這就是我長假一天沒休息(甚至還通了幾天宵),給自己準備的一個生日禮物小作品,并沒有想過要做什麼颠覆行業的偉大創新。”
稚晖君表示:“本項目和我的公司沒有任何關系。實際上在我10月7号釋出這個視訊之前公司都還沒有人知道我做了這麼個項目,然後昨天火了之後上司看到了還挺高興的,問我需不需要報帳一下制作費用。”
網友表示,“華為能夠(提出)報帳說明真的很看重人才!“”華為能做到這樣的格局,也越來越堅信終有一天它可以突破目前的困境。“
相關報道:
任正非最新講話:科學家要多擡頭看看“星星”,幫大家“導航”
【記者】馬芳
【圖檔來源】哔哩哔哩
【作者】 馬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