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段偉朵
經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複、省政府同意,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河南許昌)實施方案出爐!10月22日,記者獲悉,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河南許昌)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改革品牌。
【利好】為何選中許昌?
根據《方案》,許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位于河南省中部,毗鄰省會鄭州,包括禹州市、長葛市、鄢陵縣、襄城縣、魏都區、建安區6個縣(市、區),國土面積4979平方公裡,總人口500萬。
圍繞糧食、花木、蔬菜、中藥材、煙草、蜂産品等農業産業化叢集,加快發展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建立入鄉轉化科技成果篩選機制。實施重大涉農科技專項,培育發展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組建綜合性農業科技研發平台,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5G、物聯網、雲計算等高新技術在農業領域應用,建設一批農業産業強鎮。
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初步形成“承包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保證保險+風險補償基金”貸款模式。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
【任務】試驗區建設目标是什麼?任務包括哪些?
《方案》明确了許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的主要目标,将分兩個階段實作。
第一個階段目标:到2022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管護機制初步建立。
第二個階段目标:到2025年,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基礎設施一體化達到更高水準,城鄉發展和居民生活水準差距明顯縮小,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特色改革品牌。
《方案》明确,試驗區将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圍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範圍、主體、途徑、收益配置設定方式等進行改革探索,建立健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抵押二級市場,建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實作入市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價同權。
《方案》提出,要完善農村資産抵押擔保産權權能。圍繞創新農村産權抵押融資模式,積極改善農村信用環境,加快建構産權明晰、價值合理、流轉順暢、融資高效的農村産權融資制度體系。
其中,推進農村資産确權頒證。完善農村産權确權登記管理體系,明确集體資産股權、集體林權、承包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民房屋财産權、農業生産設施等資産産權歸屬;規範開展房地一體的宅基地日常登記頒證工作,加快推進其他不動産産權頒證工作。
推進開發區高品質發展。發揮開發區經濟建設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加快産業轉型更新,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強化簡政放權賦能,将開發區打造成為縣域産業高品質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圍繞做強開發區主導産業,實施一批帶動力強的重大項目,着力培育裝備制造、新一代資訊技術、節能環保、新材料等市域千億級産業叢集。以黃河鲲鵬生态基地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建構現代化電子資訊産業生态鍊,打造開放融合的大資料産業生态圈。推動許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更新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目标】如何完成試驗任務?
《方案》中明确,完善支援政策,堅持“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積極争取中央預算内資金和國家城鄉融合發展基金支援。
各有關機關要圍繞城鄉融合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完善基礎設施條件、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生态環境建設、建設産業協同發展平台為重點。與此同時,創新政府性資金投入方式,優先支援帶動能力強和實施條件成熟的城鄉融合發展項目,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支援城鄉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