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從波士頓北美漁博會(點選這裡檢視盛況)上展出的一種螃蟹深深地吸引了八鮮姐。準确地說,是光鮮亮麗的蟹鉗才對。

它那壯碩的大鉗子黃燦燦的,末端的小爪子還閃着黑漆漆、亮閃閃的小光澤,掩飾不住它與生俱來的霸氣,撲面而來的是硬朗強硬的壯碩感。它的名字也很符合它的硬漢人設,叫做佛羅裡達石蟹。對,今天我們一起走近這位來自佛羅裡達的蟹界壯漢。
吼吼 秀秀我的肱二頭鉗 來自3D佛羅裡達石蟹的優越感
<h1>不是石蟹的佛羅裡達石蟹,原來指扇蟹三寶!</h1>
佛羅裡達石蟹,英文名:Florida stone crab,拉丁文名:Menippe mercenaria,隸屬軟甲亞綱、十足目、短尾下目、扇蟹科、哲扇蟹屬。
眼尖心細的童鞋可能也發現了,雖然這貨名字叫做“xxxx石蟹”,卻根本不是石蟹科的。(前面介紹過的阿拉斯加帝王蟹才是石蟹科的!)那麼,是不是最初的命名者覺得佛羅裡達石蟹的外表樸實,是以取這麼個樸實笨拙的名兒?
幹哈?瞅我嘎哈?佛羅裡達石蟹(Menippe mercenaria)
佛羅裡達石蟹蟹殼為棕紅色或棕褐色,其上零星地分布着灰白色小點。甲殼一般寬5-6.5英寸(13cm-17cm),不是很大,約莫一個成年人的手掌那麼大。想想蟹殼臉盆辣麼大的帝王蟹,佛羅裡達石蟹簡直是小得可憐。它有2根觸須,2根胡須,4對纖細婉約的步足,一對倨傲的巨螯。
青年時期的佛羅裡達石蟹(Menippe mercenaria),緊緊抱住我的巨螯
一眼看過去,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它壯碩的兩個大鉗子(螯),右大左小,顯得不是很勻稱。蟹鉗末端的爪子尖銳而鋒利,光亮的黑色,如漆面一般光滑。
實際上在佛羅裡達還有一種扇蟹,叫做海灣石蟹(Gulf stone crab),拉丁文學名:Menippe adina,是佛羅裡達石蟹的地方亞種,長得跟它很相像。它們之間是可以雜交的。
海灣石蟹(Menippe adina),我愛寫字,學習好好!
海灣石蟹:我吸煙,我紋身,我是好扇蟹!
事實上,美國人所說的、通常意義上的佛羅裡達石蟹包括3種:佛羅裡達石蟹(Menippe mercenaria)、海灣石蟹(Menippe adina)和二者之間的雜交種。而且該類螃蟹在美國隻有野生的!
佛羅裡達石蟹主要分布于西北大西洋海域,從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到貝裡斯(Belize)都有分布,集中于德克薩斯州的墨西哥灣水域、古巴、巴哈馬附近的海域以及美國的東海岸。在美國來說,主要是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的鹽沼地地區也有分布。
佛羅裡達石蟹在美國的分布狀況:都是野生捕撈的!
依3個品種來看分布的話,海灣石蟹(Menippe adina)生活在德克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沿岸的墨西哥灣水域。佛羅裡達石蟹(Menippe mercenaria)分布在佛羅裡達半島的海域(南部)以及貝卡列羅納州和佛吉尼亞州東海岸海域。雜交品種(hybrid species)分布于佛羅裡達周圍的部分海域和南卡列羅納州和北卡列羅納州的東海岸海域。
目前佛羅裡達石蟹分布圖:藍色=為海灣石蟹,紅色=佛羅裡達石蟹,紫色=二者的雜交品種(T. M. Be
跟藍蟹一樣,佛羅裡達石蟹也喜歡生活在碼頭附近、牡蛎礁或藏匿在其他岩石區域内。它們的選址是很有學問的,說到底也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青年時期的佛羅裡達石蟹(Menippe mercenaria)
它們的選址是很有學問的,說到底也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因為喜歡吃生蚝,是以選擇牡蛎礁。因為愛吃海草、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是以呆在水草豐滿的地方。至于岩石區域,純粹因為他們需要換殼,迫于抵禦天敵的需要。它們的壽命大多7-9年,2歲的時候女蟹性成熟。一般情況下,女蟹的壽命比男蟹長1-2年。
說到它們的天敵,也是不少:馬海螺、石斑魚、海龜、軍曹魚、章魚以及......食物鍊頂端的人類。是以盡管大鉗子硬朗,還是抵不住“多物降一物”,逃不開“物競天擇”的生存定律啊!(面對殘酷的自然界,不論是食物鍊的哪一個環節,唯有死亡是公平的。)
<h1>從籍籍無名到譽滿天下:一個魚類學家與第一個吃蟹的人!</h1>
說起佛羅裡達石蟹的成名史,那得追溯到1913年。一個叫做Joe的男人因為哮喘,不得不“抛家棄子”、離開紐約,獨自一人到佛羅裡達州的邁阿密海灘賭場邊開了一家賣午餐的簡單飯館,可能簡陋到算不上飯館吧!那個時候,邁阿密還沒有變成一座城市,一派荒蕪原始。是以,人們的商業意識也淡薄,對于餐飲業的要求也是容易滿足的。
Joe's Stone Crab飯店100周年紀念活動
随着壟斷式經營,Joe的飯店漸漸地有了一定起色,能容納下4、50個人。除了本地人,外來客人也多了起來。
1921年,當地名為詹姆斯·阿利森的人在海灣的盡頭建立了在一座水族館,主要做些水生生物的科學研究。他邀請了來自哈佛的一位魚類學家到邁阿密研究。
一天,這位魚類學家來店裡吃早餐,就開始煩Joe:你們不吃附近海域的佛羅裡達石蟹麼?
Joe一臉懵逼,為啥要吃啊?我們有那麼多海魚可以吃,那麼多小龍蝦!(是以,那時候美國人民就很愛吃小龍蝦啦~是誰說外國人不吃小龍蝦的呢)誰吃它啊!
“沒人稀罕它!”Joe都不想解釋。
這位魚類學家不愧是學霸,不死心,當天中午興緻沖沖地又來了!還不是空手而來,是扛着一大麻袋(a burlap sack)的活蹦亂跳的佛羅裡達石蟹!不知道是樂于推廣的學術熱情還是為吃貨謀福利的人道主義精神支撐着他,這位魚類學家不(dao)厭(dao)其(dao)煩(go around and around)跟Joe講怎麼烹調這個陌生而醜陋的動物!又是怎麼烤着吃,又是怎麼煮着吃!怎麼處理!
最後,Joe屈服了!當天就扔了一些佛羅裡達石蟹到煮鍋裡!從此,這家飯館就開始供應冷藏的蟹肉,當時搭配的食物是黑洋芋和卷心菜。是以,傳統的吃法是這樣子的了?洋芋一份25美分,一個蟹15-19美分,一份卷心菜25美分。就醬紫,這家百年老店Joe's Stone Crab的鎮店之寶終于找到了!
自此,靠着Joe兒子的人脈及萬人迷般的複雜性格,佛羅裡達石蟹迅速在政客、藝術家和運動員人群裡迅速蹿紅!而籍籍無名的大鉗子蟹也從此因為甜美的名聲從此在劫難逃!
近年來,佛羅裡達石蟹在美國火到了無以複加。每年的10月份開始,很多地方都會不約而同地大肆慶祝,舉辦熱鬧非凡的石蟹(海鮮)節。現場音樂Party不斷,人們載歌載舞,紅酒香槟,飲料豐富,小孩子、活潑的老年人還會喬裝打扮,大蟹鉗更是人手一個,快意潇灑地揮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石蟹的無限熱情!
說到佛羅裡達石蟹,它最可愛的地方也是最給它招緻悲劇的地方。或許,這也是莊子要說“無才方能保全”的生存智慧吧!不過也說不準,擁有大無畏精神的它們,沒準會吟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詩句來呢?!
它的巨型蟹鉗幫助它迅速打開牡蛎的殼,可以大飽口腹之欲,也可以抵禦天敵!然鵝,它沒有想到它那發育得格外旺盛的蟹鉗被那個“摩羯座吃貨”魚類學家給盯上了。
從此,天将降大任于斯蟹也,必先苦其心心智、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是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換句話講,就是佛羅裡達石蟹為了名垂青史,身負重任的它需要奉獻出自己的大鉗子。而且,作為回報,那就是重新長出蟹鉗的技能得到了加強。實際上,甲殼類動物先天就有這項技能!
佛羅裡達石蟹的捕撈,跟别的漁業都不一樣。美國佛羅裡達石蟹蟹身很小,基本沒什麼肉,另外又鑒于其巨大的蟹鉗可以再生,于是,美國政府規定:禁止捕撈整隻蟹!隻能漁獲成年男蟹的蟹鉗,然後将蟹放生。那麼如何分辨男女?很簡單,你隻需将蟹翻個面,看肚子(腹部)的形狀。圓潤飽滿為女蟹,狀如塔尖則為男蟹。
女蟹的腹部線條圓潤。
男蟹的腹部如同塔尖形狀的。
為了可持續地捕撈,佛羅裡達規定隻能将夠規格的佛羅裡達石蟹捕獲上來,蟹鉗必須要長達7厘米(2.75英寸)才能掰下來作為漁獲物。蟹鉗的長度主要是從蟹的肘關節處到蟹鉗末端爪子處。
佛羅裡達石蟹漁業包括商業捕撈和休閑漁業兩類,其捕撈季都是從10月15日到次年的5月15日。可以提前10天布置誘餌箱,但到期才能開捕。捕撈季結束後的5天内必須完全進入禁捕狀态。除了捕獲規格一緻之外,每一類都有一定的規定。
休閑漁業的話,首先需要個人有合法的休閑漁業證,其次對于所使用的捕蟹誘餌箱的規格和最大漁獲量也有相關的規定。
規定
海灣水域
大西洋海域
可捕蟹鉗的最小尺寸
7厘米長的蟹鉗
每日最大漁獲量
每人蟹鉗1加侖每艘漁船2加侖
商業捕撈實施捕撈配額制,是以對于每天的漁獲量倒是沒有要求。當然,對于誘餌箱也有詳細到具體規格的要求。
發達國家漁業可是最注重可持續的理念,美國亦不例外。佛羅裡達石蟹的捕蟹有“3不原則”:不能捕小蟹(蟹鉗小于7厘米),不能捕蟹母,不能捕整蟹。這裡的“捕”指的是漁獲,即掰掉蟹鉗的行為。需要注意的是,掰鉗有技巧,必須要注意儲存蟹鉗關節和身體的那層薄膜是完整的。否則,留下大的創傷面會導緻蟹鉗無法新生,進而導緻蟹慢慢死去。
蟹母的辨識主要也是看蟹的腹部,觀察有沒有大量卵子的卵囊。而卵囊又主要分為兩種:黑灰色的卵囊和橙黃色的卵囊,這兩種都是有孕在身的保護對象。這種蟹一旦發現,一定要迅速、溫柔地回歸大海。放生太慢、離水時間過久,一是損傷蟹寶寶,二是怕早産,是以影響了整體的休養生息。另外,一定要溫柔。
最後,肯定有人關心掰掉幾隻蟹鉗。事實上,美國法律允許掰掉兩隻。而且,據有關資料統計,掰掉一隻蟹鉗的死亡率為28%,而掰掉兩隻的死亡率為47%,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哈。不過,也有一些研究的結果恰好相反。而且,大家都一緻認為,蟹鉗對于佛羅裡達石蟹的攝食與禦敵十分重要,長此以往,對于整個漁業資源是有損害的。是以,掰掉一隻蟹鉗比較“符合民意”,但是掰掉兩隻也是合法的。
另外,這個蟹鉗是如何長出來呢?這和佛羅裡達石蟹的換殼(molting)有很大關系,大概換2-3次殼蟹鉗才能長到原來蟹鉗大小的95%。是以,蟹鉗是越來越小的。
換殼中的佛羅裡達石蟹,略微猙獰啊
由于換殼又直接影響了蟹鉗的更新時間,是以蟹鉗的重生時間是因蟹而異的。成蟹的生長能力已趨緩慢,是以一年換一次殼的它們需要3年可能才能再次被捕獲施以“掰鉗大刑”。而青少年蟹可能一年換兩三次殼,是以數月就能完成蟹鉗新生任務。
那些佛羅裡達石蟹是如何從珊瑚礁、岩石區的角落裡走到食客的餐桌,那怎麼搞定一隻蟹鉗呢!
--如何解鎖砸蟹鉗的正确姿勢--
1..盈盈一手間,握住大蟹鉗。用餐巾或類似柔軟的東西護住纖細玉手,就這樣,隔着餐巾緊緊握住。
2. 找出一個巨大湯匙,輕輕地但是超級迅速地敲打蟹鉗的背部以及兩個關節的節點。如此幾下,蟹鉗肯定會聽話地溫柔炸裂,確定蟹殼不紮蟹肉,完整無缺的蟹肉甚好。
3. 輕柔剝殼,取出完整細膩的蟹肉。記住:蟹殼與肉之間還有一層薄膜,輕輕地濾出來。
4. 準備好檸檬片、黃油啊以及芥末丹黃醬準備擺盤!(配上金星的完美語調與手勢更佳喔)
最愛水煮蟹鉗,無蟹可擊鮮甜
實際上,雜食性動物的佛羅裡達石蟹十分美味,而且經過在純淨海域裡的野蠻生長模式,蟹肉更添純粹和鮮味。
真正的美味隻需簡單的水煮:利用沸水的喧騰,将緊緻的蟹肉逐一擊潰,再賦予它飽滿的水分,豐盈飽滿的鮮甜簡直是無蟹可擊!最後,也可以配上芥末醬哦,鮮甜與辛辣的共舞,能将你帶至味蕾的癫歡狂喜。
鮮:白水煮蟹,用一種清澈煨出天然鮮甜滋味!配上濃稠醇厚的奶酪,絲滑裡咀嚼雪白蟹肉,感受錦上添花的鮮美香醇!
甜:幹淨利落的佛羅裡達石蟹蟹鉗,配上口感清爽而餘韻悠長的紅酒,來根溫文爾雅、口感敦厚的面包,配上水果的甜和蔬菜的甜,化甜而不膩的萬千美妙于唇齒之間!
-------佛羅裡達石蟹,跟海風一樣天然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