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作者:紅星新聞

"我們很熟悉,中午不那麼熟悉,晚上在水邊更清澈。

成都晉江區嘉宏路社群的護林員告訴紅星報,大觀嶼生态園的水母幾乎一整天都可以看到,尤其是在晚上。

此前,有住在大關嶼附近的家庭網友表示,他們帶孩子玩水無意中撈出的水類似于水母的生物,經過專家鑒定,大觀嶼體内發現的水很可能是桃子水母,一種淡水活水母。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水母運動地圖

紅星記者今年6月初來到大觀嶼生态公園,當時水體密集,嚴重影響了對水體的感覺,周邊居民對水體有很多看法。記者9月9日再次來到大觀嶼生态公園,水草已經明顯減少,水面上幾乎沒有雜物,水體更加清澈。

大觀嶼隻是成都河湖治理的一個縮影,今年,成都已開始實施河道污水出水口檢查、檢測、溯源、管理、管理專項行動,組織全流域進江排查試點,計劃開展300多次進江排污口檢查, 超過4200公裡。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帶回博物館裡桃子水母趙立的照片

水體清澈,水質較好

生态管理手段的有效性首先顯現出來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嘉宏路社群巡邏志願者每天兩次到訪大觀生态公園,公園管理人員将加入巡邏隊。

"這次旅行的主要工作是禁止捕魚,不要扔魚。護林員曹阿姨介紹說,大觀嶼水裡的魚正在發揮治理作用,"大觀嶼水裡的水草是可以控制的,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魚的放好。"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格蘭德維尤生态公園

負責大觀嶼水體管理的明瀾水生生态環境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團隊正在采用生物管理方法,在湖中水草"深度收獲"後,保持湖中植物數量的相對穩定。

"淤積的主要工作是清理漂浮的物體,同時'深度收獲'的瘋狂長草,據湖區介紹,團隊放了近1000斤草魚,這些草魚會起到減緩水體生長的作用,為以後持續修複時間。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生态管理的有效性如何?志願者們見證了"從渾濁到水"的整個過程。

"過去,大視野中有水,但因為是'死水',沒有流動的水源,是以夏天容易出現藻類泛濫,幹水期也會産生異味。今年夏天的處理工作首先是控制水草,水已經變得清澈,不久前還在水中發現了水母,看來水體确實比以前好多了。"志願者曹阿姨告訴記者。

有專家認為,水母對水質有一定的要求,可以看出,大觀嶼生态園的水質有所改善。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超過130,000名環保志願者

水質改善效果将繼續逐漸鞏固

"請不要在湖邊釣魚,讓湖中的魚當成'清道夫',還要把美麗的湖邊環境,"在大觀生态園寫下了《倡議》。

除了大觀生态園,成都還有更多的河流和湖泊,環境正在改善。

今年1-7月,成都地表水質總體優良,114個地表水區間中有110個,I-III級水質路段110個,占比96.5%,無V型和劣V型水質路段。晉江流域、金馬河流域水質優良,晉江流域成都段水質良好。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晉江

截至今年3月,已有超過13萬名環保志願者通過成都環保志願服務平台注冊,包括政府機構、高校、企業和社會團體,其中環境志願服務專業團隊100餘人,成都環境志願者隊伍、志願者開展環境志願服務宣傳、教育訓練、實踐等活動18000餘人。

"成都将打造生态價值轉化的新高地,推進美麗宜居公園建設,未來五年将規劃大量重大生态改造和污染治理項目。今年2月,成都市生态環境局黨委書記張軍主任透露,該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晉江夜景

"接下來,鑒于全市水質改善成效還不夠紮實,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短闆、地表源污染治理比較薄弱等問題,我們将突出流域上下遊、左右岸、幹支流協調治理,以水生态修複為核心,通過重大生态修複和管理項目, 增強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成都市生态環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已經開始實施新一輪水污染防治行動,突出重點,密切關注非标部分标準,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力争利用2年的時間,使成都水環境品質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改善。最終目标是確定"十四五"水質總體保持優良,努力實作"河流有水、有水有魚、人水和諧"的規劃目标。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錦江綠道

紅星記者 葉燕 王培哲 攝影記者 盧國英

編輯:張柴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有望獲獎!)

桃子水母出現在美景生态公園:魚作為"食腐動物",死水變得清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