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小編興奮地拿着小闆凳
走進電影院看霸王龍的血盆大口去了
盡管從侏羅紀公園首部距現在
已經過去了25年
可恐龍的号召力仍然不容小觑

看完電影後,
小編腦海裡一直想着恐龍,
好想看看真的,突然靈機一閃
俺們這兒還真有龍,大龍,大恐龍
最關鍵的它還是
以峨眉山命名的“峨眉龍”
小盆友肯定會很高興
因為來了峨眉山,除了遊山玩水
還能看到真正的侏羅紀恐龍
課餘生活又豐富了
那還等什麼,快到峨眉山博物館去
一探侏羅紀的秘密吧
這條峨眉龍,叫天府峨眉龍
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的峨眉山一帶
它是一種體形較大,但性情溫順的恐龍
它和它身邊的小恐龍,都是未成年
分别有10米和3.5米長
現存最長峨眉龍化石,足足有20米長哦
有三層樓那麼高,體重30噸
趕緊自己腦補一下
它還有一條特别長的脖子
甚至比自己的尾巴還要長
超過尾巴長度的1.5倍
很難想象
它是怎麼把自己脖子擡起來的
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紀
電影裡的霸王龍生活在白垩紀
還好我們的峨眉龍
沒有和它生活在一個時代
我們的峨眉龍生活的時代水草豐富
是晚三疊紀(距今約1.8億年左右)到
白垩紀(距今約7000萬年)之間的中侏羅世
那個時候的峨眉山正慢慢的從湖泊
演變成一座小山哦
是不是很神奇,侏羅紀時期的峨眉山在水裡
(知識點,拿筆記)
早在距今約8.5億年以前(即早震旦世)
峨眉山就已經崛起
直到喜馬拉雅運動後期(距今約300萬年左右)
才形成今朝之雄姿
期間繁衍出的動植物數不勝數
真正的峨眉山的秘密
還是要靠你自己去發現
峨嵋龍(屬名:Omeisaurus)意為“峨嵋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于侏羅紀中晚期(巴通階到卡洛維階)的中國。它們的屬名來自于峨嵋山,峨嵋龍的化石是在1939年由楊锺健等人在峨嵋山附近的榮縣發現,屬于沙溪廟組地層。
來源:峨眉山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