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
我們的嗓子眼也跟着欲罷不能起來~
要問眼下,是什麼美食
在向我們發出強力召喚~
是螃蟹啊!那個橫着走的大螃蟹啊!
流油的蟹黃,鮮嫩的蟹肉,
噴香十足,個個肥美~
“蟹季”當道,何處尋鮮?
速把目光投向這裡來~
秋景正美,秋蟹正肥的好時候,
“美食之城”泰州,
可是令人向往的吃蟹聖地~
快來此“蟹”逅
舌尖上的鮮美滋味吧!
百鮮之尊
螃蟹被譽為百鮮之尊。泰州螃蟹産值、産量均為全國第一,是“中國螃蟹養殖第一市”、“中國最大的螃蟹原産地”。興化紅膏大閘蟹、溱湖簖蟹、泰興江沙蟹不僅“爬”上了國宴,還“插翅”飛往歐美,蟹黃湯包、中莊醉蟹等美食更是聞名中外。
香飄千年
xiang piao qian nian
秋風起,菊花黃,蟹香便缭繞着古城泰州。泰州文化昌盛,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民間食蟹習俗更漸漸演變成獨具魅力的美食文化。
泰州的螃蟹在宋代就很有名氣,曾作為貢品上貢朝廷。史料記載,吳越王錢椒的後代錢昆,嗜好食蟹。據說,官至三品的他對泰州所産的螃蟹美味垂涎三尺,曾主動要求下放任職。
明代《興化縣志》記載:興化産蜜蟹,賈客行商多聚于此。
清代泰州詩人鄭闆橋《題蟹》詩雲:“孰知腹内空無物,蘸取姜醋伴酒吟。”描繪了當時泰州人吃蟹的一般做法,即清蒸過後,佐以一小碟姜絲、陳醋殺菌即可。此外,闆橋的“八分半書”,也被稱為“蟹體書”,相傳是從食蟹中得到的靈感。
清代詩人趙翼文集中記載醉蟹:“泰州人甕貯甘醴,投蟹于中,聽其醉死,謂之‘醉蟹’,味極佳。”
民國美食作家唐魯孫曾在泰州任職,他的《天下味》這本書中有篇《蟹話》記載:蘇北裡下河一帶,所産大蟹,肥腴鮮嫩不亞于陽澄湖的名産。
民國“北京四大名醫”施今墨每年深秋南下,泰州是他的必停站。喜歡吃蟹的施先生,将蟹分為六個級次,第一等便是泰州湖蟹。
品種上選
pin zhong shang xuan
“春賞花海食江鮮,夏享夜遊嘗八鮮,秋逛濕地吃螃蟹,冬泡溫泉喝湯包。”在泰州四季旅遊歌中,與螃蟹有關的美食便占了三句。其中,八鮮與湯包亦以蟹為主要食材。泰州人對于螃蟹美食的熱愛,與優質的螃蟹品種息息相關。
興化大閘蟹
興化河道縱橫交織,水草豐美,水質清澈無污染,生活在這種得天獨厚環境裡的大閘蟹,成為興化特産和中國地理标志産品。
從外觀上看,“青殼、白肚、金爪、黃毛、捷足”是興化大閘蟹的特點。打開蟹殼細細品嘗則感受到,“脂膏豐滿純正、肉質玉白爽嫩,蟹黃晶紅油潤、入口鮮香溢甜"。
溱湖簖蟹
“簖”字,在中國的文字中,是一個專為溱湖而生的生僻字。溱湖的捕蟹人在河道插立竹箔捕蟹,竹箔略微高出水面,兩端安設篾簍,謂之“蟹簖”。隻有壯蟹才能爬過竹箔,是以簖蟹個肥體大,每隻達半斤至八兩左右,蟹肉緊實,屬螃蟹中的上品。
溱湖簖蟹,青眼紅毛,膏厚肉腴。食用簖蟹,最佳時節為10月至12月初。
泰興江沙蟹
泰興屬通南高沙土地區,依托臨近長江的水源優勢,取水引灌養殖江沙蟹,探索出獨特的水草切割和螃蟹養殖技術,養成了一池好蟹。江沙蟹青背、白臍、金爪、黃毛,曾連續6年榮獲全國河蟹大賽金獎。
三怪八吃
san guai ba chi
泰州螃蟹美食,曾多次在《舌尖上的中國》《美食中國》等知名電視片中亮相。其中,“三大怪”和“蟹八吃”形象地描述了泰州的蟹文化和習俗。溱湖簖蟹,以捕撈方式命名螃蟹,别具一怪;中莊醉蟹,怪在“不蒸不煮,開壇即食”;蟹黃湯包,怪在“制作絕,形态美,吃法絕”。
泰州人吃蟹以清蒸為主,但以蟹制作的美食還有蟹黃湯包、蟹黃大包、蟹粉燒賣、蟹粉元宵等蟹粉點心,蟹黃粉皮、蛋炒蟹黃等一大串蟹粉菜。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八道蟹美食,被稱之為“蟹八吃”。
蟹黃湯包蟹黃湯包已有200餘年曆史,1999年被中國烹饪協會評為全國四大名點之一,是唯一以“喝”為主的包子。其皮薄如紙,吹彈即破,味道鮮美。湯用草雞、豬肉骨熬制,經過數次過篩,殘渣全部除淨,再加入蟹粉調味冷凍。
蟹黃包蟹黃包是泰州早茶三點之一。根據豬肉與蟹黃、蟹肉的比例,分為加蟹包、蟹黃包、蟹肉蟹黃包、純蟹肉蟹黃包等。蟹黃包皮薄餡多,蟹黃滿頂,鹵鮮味美,營養豐富。不僅有豬肉的原味,更有蟹肉的鮮甜。
蟹黃汪豆腐潔白的豆腐,光滑的龍香芋,碧綠的青蒜花,蟹黃油汪汪的,腴香糯滑,色澤亮麗,味美鮮香,這就是《舌尖上的中國》曾經推介過的淮揚菜——蟹黃汪豆腐。“汪”這種烹調法類似于“燴”但又不同于“燴”。“燴”菜的原料形狀較“汪”為大,且燴菜的湯比汪菜少。
清炖蟹黃獅子頭清炖蟹黃獅子頭,兼得豬肉肥嫩、蟹黃鮮香,入口即化。制作時将蟹黃獅子頭生坯直接入湯鍋中炖制。砂鍋底墊入加工清洗後豬肉皮和豬排骨,大火燒開,小火慢炖三小時。成品後,白裡透粉,邊襯以菜心,湯色一清到底。吃獅子頭要用小湯勺吃,因為其嫩有如豆腐。
一鬥擘開紅玉滿,
雙螯啰出瓊酥香。
蟹黃粉皮最道地的蟹黃粉皮,要精選泰州特有的綠豆鮮粉皮為食材,這種粉皮用獨特工藝精制而成,韌性十足,不易黏糊,口感肥厚又滑爽。制作完成的蟹黃粉皮,不僅口感爽口,蟹味撲鼻,而且顔色黃白相應,看着就十分誘人。嘗一口,簡直要鮮美了一整個秋季。
醉蟹清炖雞醉蟹清炖雞是興化傳統名菜。兩鮮同烹,雞酥湯醇,酒香撲鼻,食之鮮醇可口。在清炖雞中,此菜風味獨特,以老母雞,醉蟹,熟火腿等制作而成。成品雞肉酥爛、湯汁鮮醇,别具風味。
蟹黃菊花豆腐上湯炖制的“菊花”實際上是豆腐,展現的是廚師精湛的刀功,快而準,将一件豆腐瞬間切成菊花瓣,一放湯中,如花綻放。花芯中,一片蟹黃如蕊。先飲湯,再品“菊花”,風雅至極。
漫遊泰州
泰州的慢生活之是以如此美妙,還因為那裡有着悠久的曆史,環境優美,美食不絕~
馬可·波羅曾贊歎,泰州充滿各種塵世的幸福。泰州一天的幸福可能就要從早茶開始。一清早,一縷茶香,一份“皮包水”,一碗魚湯面揭開了泰州活色生香的一天。與家人朋友圍坐桌邊,品茶吃點心,既是一種泰州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泰州濃濃人情味的展現。吃飽喝足,開逛泰州~
泰州的鹽稅有着2000多年的曆史,唐宋時期就在全國名列前茅,是以到了泰州還一定要到鹽稅博物館看一看。
鹽稅博物館就在泰州鳳城河邊上,從鹽稅博物館出來可以享受鳳城河之夜,有人說鳳城河是婉約的江南之中,最大家閨秀的風景。泛舟水上,聽上一曲昆曲,靜靜感受泰州這座水城的水之韻。
另外,泰州還是中國有名的文化古城,4000多年的龍山文化遺址就在這裡,還有揚州八怪鄭闆橋的墓。愛吃的泰州人還為家鄉是泰州的梅蘭芳先生專門研制了梅蘭宴,把美食和傳統戲曲文化相融合,吸取了梅蘭芳先生從前的飲食習慣,名字也都格外清雅,比如黛玉憐花、霸王别姬等等。
想要逃離城市生活,想要盡情享受江河湖海的美食美景,泰州會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充滿濃濃“蟹”味的泰州之行,絕對會是秋日裡心動無比的一次浪漫體驗。
文/圖_遊遊 泰州釋出 部分來自網絡 制作_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