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有座“南國威尼斯”,風景不遜色烏鎮、周莊,卻遊客稀少

在廣東有一個被稱為“威尼斯”的地方,這就是“古勞水鄉”。古勞是鶴山市的一個鎮,位于鶴山市的西北部。“古勞水鄉”習慣上指升平、雙橋、新星、坡山等“圍墩”區,這裡有魚塘和耕地共14300多畝,人口1.5萬,是典型的濕地生态地貌。“古勞銀針”綠茶,行銷海内外;家醬園制作的傳統醬料“古勞面豉”,也馳名省、港、澳。它更有着威尼斯般的水鄉風光。那一口口的魚塘,一條條的“圍墩”,以及狀如蜘蛛網一樣密密麻麻的大小河湧,構成了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美景,簡直使人着迷、沉醉。

廣東有座“南國威尼斯”,風景不遜色烏鎮、周莊,卻遊客稀少

“古勞水鄉”是怎樣形成的呢?與這裡的地理環境有關。古勞地處西江河畔,滔滔的西江從上遊流到這裡,河面變得寬闊,大量的泥沙沉積下來,成為沙洲,形成一個個的沖積灘。從明代開始,人們先後在西江邊上大規模修築堤圍,防範洪水,先後築有大郡圍、長樂圍、前江圍、獨江圍等。在堤内沖積灘的地方,人們開挖出一口口魚塘,魚塘間形成一個一個的小土墩。魚塘以養魚為主,小土墩上則種桑種蔗,有的還建有民居。習慣上,西江邊上的大堤稱作“圍”,堤圍内魚塘之間的小土墩稱作“圍墩”。

廣東有座“南國威尼斯”,風景不遜色烏鎮、周莊,卻遊客稀少

古勞堤内水網縱橫交錯,小艇穿行如梭,兩岸蕉林搖曳,萬畝魚塘似明鏡耀目,千頃桑地綠海翻波,那青青的田疇就像精雕的翡翠,好一派旖旎的南國水鄉風光。由于有縱橫交錯的河湧,過去村民外出都喜歡以小船代步。

廣東有座“南國威尼斯”,風景不遜色烏鎮、周莊,卻遊客稀少

榕樹,也是水鄉一景。那些有百年曆史的古榕,根深葉茂,綠葉婆娑,婀娜多姿,與小橋流水人家相輝映,把水鄉點綴成一個個小綠洲,真是别有風情。村口的古榕樹有上百年樹齡,其樹冠覆寫面積有七百多平米米,上面挂滿了紅絲帶,是遊客,村民到此祈福所留下的。

廣東有座“南國威尼斯”,風景不遜色烏鎮、周莊,卻遊客稀少

古勞水鄉人傑地靈,葉問這部電影應該是家喻戶曉吧。葉問的拳法就是“詠春拳”,而葉問的師傅梁贊就是詠春拳的一代宗師,他就是古勞人。葉問之後,梁贊的故居也開始受歡迎,許多遊客慕名而來。梁贊的故居是一座青磚搭建的百年老屋,看起來普普通通,與衆不同之處就在于屋内院子裡有練詠春拳使用的木樁。

廣東有座“南國威尼斯”,風景不遜色烏鎮、周莊,卻遊客稀少

作為嶺南古鎮的一員,古勞自然也留下了許多極具嶺南特色的祠堂、廟宇和民居建築群,其中有一座名為“八座”的建築,其獨特的建築模式吸引了許多國内外建築專家前來探秘。這個古建築是通過八座磚木結構的平房搭建而形成的,錯落有緻,在屋檐房門上都有大量的特色木雕,非常精緻,充分的展現出嶺南傳統文化建築的魅力。

廣東有座“南國威尼斯”,風景不遜色烏鎮、周莊,卻遊客稀少

如果是攝影愛好者,可以到古勞“勞作”,肯定能夠拍出心中的“美照”。諸如東坡亭,東坡亭望江的方向正是西邊,前面有一片石灘作為拍攝的前景,小漁船在江中慢駛,落日映在江面上,有一種漁舟晚唱的詩情畫意。雙橋村,一個具有古樸氣息的村落,這裡是古勞水鄉的博物館所在地,遊客們可以在這裡見識到水上文化,并有大量攝影素材供您采用。還有橫海浪荷花世界,一望無際的水鄉景色實在令人心曠神怡,湖映藍天,整個人的心情也豁然開朗。

廣東有座“南國威尼斯”,風景不遜色烏鎮、周莊,卻遊客稀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