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00:00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紅網時刻記者 劉玉先 朱麗萍 嶽陽報道

“這些年,不知不覺中,我都有點‘強迫症’了。”5月10日,剛見到記者,全國人大代表、嶽陽市屈原管理區鳳凰鄉河伯潭村村委會主任楊莉就自嘲道。

其實,楊莉所謂的“強迫症”并不是生活上,而是兼任嶽陽海泰栀子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她無論到哪,隻要一看到荒山,就希望都種上栀子樹。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全國人大代表、嶽陽市屈原管理區鳳凰鄉河伯潭村村委會主任楊莉。

“荒山種上栀子,某種程度上不僅能改善環境,還能帶來一定經濟效益。”這不,去年到親家家裡玩時,看到房屋旁邊有一片荒山,楊莉硬是強迫其種上了栀子樹。

與栀子結緣近十年,楊莉坦言,自己已然成為栀子的代言人,成為栀子産業的開拓者。為此,鄉親們稱她為“栀子媽媽。”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栀子花。

結緣:天然色素可以從黃栀子中提取

作為連續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楊莉與栀子結緣,源于9年前的一次履職經曆。2011年4月7日至13日,楊莉在上海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食品安全執法檢查。

然而就在4月13日,一則《上海部分超市售“染色饅頭”》的新聞震驚全國,也讓執法檢查中的楊莉疑惑不解:一邊是食品安全檢查,一邊卻出了影響很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是什麼原因?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栀子精油。

随行的專家告訴楊莉,“是人工合成色素在作怪。”國家食品安全标準對添加劑有規定,不能随意添加或違規超量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可有的商家為讓自己生産的食品“顔值”更高,随意添加合成色素。

專家還向楊莉科普,要讓食品既好看又安全,可使用天然色素。而天然色素可從植物中提取,黃栀子便是最理想的原料之一。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栀子小鎮。

“栀子花恰好是我們嶽陽的市花,荒坡上都能種,收益時間長達30年。”楊莉說,回到家鄉,看着村裡漫山遍野的栀子花,自己便萌發了一個念想,那就是帶領農民種栀子,為提取天然色素提供原材料,也希望借此帶領農民脫貧緻富奔小康。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發展:直接帶動219戶脫貧奔小康。

得到指點後,楊莉利用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多次調研四處請教,其想法得到不少專家支援,當然,也受到過質疑。“有人說,天然色素成本比合成色素高2—3倍,商家為了盈利,通常不會選擇使用。”

盡管如此,骨子裡有一股闖勁的楊莉還是決心把這件關乎食品安全的事做到底。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實驗室。

經過1年多的調研取經,2012年底,在中國林科院遺傳學首席專家齊力旺教授的支援下,楊莉自掏腰包,創辦了集引種、科研、育苗、教育訓練、展示于一體的實驗室——“海泰博農”,這是湖南第一個由農民創辦、建在鄉村并直接服務農民的高科技農業實驗室。

實驗室投入使用後,出于穩妥考慮,楊莉沒有急着把改良成功的種苗交給農民栽種,而是自己當起了“小白鼠”。她流轉1000多畝山地作為示範基地,種植黃栀子、藍莓等作物。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種苗繁育。

“功夫不負有心人,改良過的黃栀子适應性好,可以1年挂果、3年豐産。”楊莉介紹,2013年底,自己開始向鄉親們推廣黃栀子。

由于看不到效益,又是新鮮事物,剛開始鄉親們都擔心賠錢,不敢種。為打消農戶的顧慮,楊莉便提出“六統一”政策:統一技術教育訓練、統一種苗供應、統一測土配方、統一生産标準、統一農資供應、統一回收産品,對于貧困農戶,楊莉就直接免費送果苗,免去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楊莉與合作社成員探讨栀子基地建設。

經過多年發展,她創辦的海泰栀子專業合作社,專注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将村民們帶上了共同富裕之路。在全省共種植栀子樹4萬餘畝,帶領1086戶周邊農民入社,脫貧219戶,實作每畝增收2800多元。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楊莉與栀子種苗基地管理者周林讨論栀子移栽時機。

作為栀子種苗基地管理人員,幾年前回到老家的周林坦言,得益于栀子産業,自己不僅在家門口就實作了就業,且每年收入都有十餘萬元。這幾年不僅建了新房,還買上了小轎車。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楊莉說,栀子是帶動農民增收的緻富果。

希望:将栀子産業做到全國第一

嘗到種植黃栀子的甜頭後,鄉親們都樂開了花,但楊莉并沒有是以而高枕無憂。在她看來,把黃栀子果作為原材料出售隻是“初級階段”,渾身是寶的黃栀子果應該“能産生更多價值”。

為此,2016年夏天,楊莉提着黃栀子去拜訪了湖南省農科院的一位專家。專家告訴楊莉:“栀子果中含有藏花素,有抗癌、利膽等功效,但其含量僅為0.5%左右,不值得提取。”

回到嶽陽,不甘放棄的楊莉拿着自家種的黃栀子果,到檢測中心進行檢測。結果顯示:由海泰栀子合作社培育的“林海一号”栀子果實提取的栀子藏紅花素高達2.2%,是普通栀子果的4倍。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楊莉在栀子加工工廠中的房間指導工作。

揣着檢測單,楊莉找到了植物提取專家、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海泰博農已與中國林科院等多家科研機關進行合作,組建高科技組培實驗室,已形成了黃栀子優質種苗快速繁育、工廠化育苗技術體系……”被楊莉的熱情所感染,劉仲華帶着資金、技術、科研團隊,和楊莉一起成立了金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門生産藏花素。

“吃幹榨淨栀子樹,我們生産出栀子藏紅花素、藏花康、藏花素顔丸、金栀玉葉膏、栀子苷、迷疊香純露、栀子果油等系列産品。”楊莉表示,目前合作社是全國最完整的栀子全産業鍊。

代表委員聚力扶貧⑧︱楊莉:“栀子媽媽”的“強迫症”

栀子種植基地。

深耕栀子産業近十年的楊莉特意給孫子取名知一。“除表達知識第一、知行合一外,還有另一層深意,就是希望将栀子産業做到全國第一,帶領鄉親們過上向往的生活。”楊莉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