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西有這樣一種小吃,表面坑坑窪窪看着一點不出衆?山西石子餅曆史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山西石子餅</h1>

山西有這樣一種小吃,表面坑坑窪窪看着一點不出衆,可是當你放入口中品嘗起來就能發現它的獨特之處。這個小吃做法也相當特别,是在鵝卵石上烙制的美味,它就是山西石子餅。

山西有這樣一種小吃,表面坑坑窪窪看着一點不出衆?山西石子餅曆史故事

石子餅是中國傳統的烙制食品。石子餅又稱石子馍,唐朝時稱石鏊餅,明清時稱天然餅。石子餅顧名思義就是用石子來烙熟面餅。面粉中加入水和香料反複揉搓後加入發酵粉,靜置發酵。大火燒熱整鍋的石子,将表面一層石子鏟出,将擀好的面餅表面刷油放到石子上,将表層的石子鋪上,直至完全蓋住,控制火候,五六分鐘即可出鍋,烙熟的面餅,表面焦黃酥脆,點綴着金黃的芝麻和若隐若現的香料,有一股淡淡的香氣。掰開之後,鹹口的香氣濃郁,油香滿溢;甜口的紅糖流漿,甜香四溢。

山西有這樣一種小吃,表面坑坑窪窪看着一點不出衆?山西石子餅曆史故事

<h1 class="pgc-h-arrow-right">曆史故事</h1>

山西民間有“堯制石餅,面食流芳”的傳說:堯時新麥豐收,大雨使糧倉坍塌,麥被砸壓成粉狀。雨後初晴,人們将粉麥鋪于石闆上曬幹備收藏,卻發出了奇異香味。堯乃教人們以石盤、石棒将黍麥碾碎,以“燔黍”之法烙制面餅,慶賀糧食豐收,喜賀子孫興旺。在唐代,石子餅還被當過奉獻給皇帝的貢品,一度成為皇帝青睐的點心。現如今石子餅已然成為人們生活食品或走親訪友的饋贈禮品。

山西有這樣一種小吃,表面坑坑窪窪看着一點不出衆?山西石子餅曆史故事

石頭餅還有一個重要的優點,其表面有一層糊化層,這層物質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因為本身比較硬,脆,食用時需細嚼慢咽。是以,被認為是一種古老的治療胃病的食療方法,食用時有“養胃”的功效。

這種焙烙的方法傳熱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鹹酥成香,非常可口。石頭餅具有油酥鹹香、營養豐富、易于消化、耐貯等特點,且因其制作手法獨特而深受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