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16日,國民黨的一個少将團長,秘密給中共南方局發了一封電報,電報内容十分簡潔,隻有四個字:率部起義。中央收到這封電報之後,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的親自回電:同意起義。
1948年8月,這位少将奉命來到西柏坡向中央軍委彙報華野炮兵的情況,他也終于有機見到毛主席。但在會見前,毛主席正和葉劍英談話,于是周總理就對這位将軍表示:“主席太忙,會談時間最多不要超過5分鐘。”
随後在和主席彙報工作時,他便直接加快了自己的語速,迅速在5分鐘之内就說完了。但毛主席似乎意猶未盡,向他表示希望能繼續說點前線的事情。最後,少将一直說了十分鐘,才依依不舍地和毛主席道别,而主席也是親自将他送到了門口。
這次會見,毛主席除了詢問了他前線的局勢之外,還給他布置了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他也出色完成了,才得以讓全中國的解放大大提前。這個任務是什麼?為何毛澤東會讓這位投誠的國民黨少将來完成?這位少将在投誠之後,又為國家做出過什麼樣的貢獻和功績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6">從黑暗投向光明</h1>
這位投誠的國民黨少将名叫陳銳霆,1906年11月10日出生在山東省即墨縣鳌山衛鎮盤龍莊村的一個貧農家庭裡。在他8歲時的一天,他在家不遠處聽到了敵軍打仗的隆隆炮聲,覺得好奇,不知道害怕的他帶了五、六個小夥伴跑到山頂上去觀看。
沒想到敵軍看到他們後竟直接向他們開炮,一顆炮彈落在距離他們不遠處的地方炸開了,險些傷到了他們。陳銳霆當時心裡便想:為何中國人要受外國人的欺負?如果自己有一天也有大炮該多好啊。
1924年,陳銳霆考入濟南私立正誼中學。一年後,他升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這是一所有着光榮革命鬥争傳統的學校。1928年畢業後,陳銳霆被配置設定到了青島滄口國小當教員。而就在這一年,“濟南慘案”發生了。
當時陳銳霆的住所也遭到猛烈炮擊,一發炮彈在距離他5米處的地方爆炸,所幸隻是炸塌了房子的一角,整個人并未受到傷害。這兩次陳銳霆都險些因為炮彈喪命,以及目睹慘死的受難同胞的情形,都讓陳銳霆萌發了成為炮兵的念頭。于是他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毅然放棄了每月28元的優厚待遇,投筆從戎。
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在百姓中威望很高。陳銳霆便選擇去上海,想參加國民革命軍,但是卻沒有被錄用。後來他又輾轉來到了河北保定,看到國民黨商震部軍容整齊,訓練有素,他便萌發了加入進來的念頭。
這年12月,陳銳霆考入河北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第7期),并堅決要求分到炮兵隊。這一期間,商震調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學校也跟着遷到了太原,和閻錫山的軍官學校合并。1930年畢業之後,陳銳霆被配置設定到了閻錫山部的炮兵團,擔任中尉隊副。
1931年陳銳霆又追随商震,到他所屬的軍隊炮兵營先後當上了連長、特務團炮兵隊上尉區隊長、重迫擊炮營連長。“九一八”事變後,陳銳霆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非常氣憤,心中也逐漸産生了加入中國共産黨的想法。
1935年,為了進一步掌握炮兵技術,陳銳霆考入了南京炮校第二期學習。畢業後,陳銳霆再次擔任商震部炮兵團營長。團裡的副官處副官王興鋼,是他在河北軍事政治學校的老同學。在二人這一時期的相處之中,王興鋼對于陳銳霆的思想轉變産生了很大的影響。
王興鋼實際上是三十二軍中共地下組織負責人,他向陳銳霆講述了一些革命的道理,同時送給他一些進步書刊,使陳銳霆第一次接觸了馬列主義思想和共産黨的主張。在這樣的引導下,陳銳霆的思想很快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937年3月,他秘密地加入中國共産黨,投入了革命的隊伍當中。王興鋼是他的單線聯系人,曾兩次帶陳銳霆到後來組建的新四軍南昌辦事處彙報工作。
1937年7月,全面抗戰開始了。當時陳銳霆在河北參加抗戰,其炮營一度阻止了敵軍的進攻。但由于國民黨部隊步兵和炮兵配合得比較差,大大降低了炮兵的威力,部隊還是節節敗退。随後,陳銳霆又參加了徐州會戰。
在戰鬥過程中,一發炮彈在他身邊突然爆炸,陳銳霆當場就被擊倒在地,一塊10多厘米長的彈片當時也直接崩到了他皮帶的銅扣上,還有一片則擊中了他靠近腰部的左衣兜,裡面剛發 的300多元金圓券也被切成了兩半,這才得以讓他幸存了下來。事後,戰友們都為他感到後怕,而陳銳霆卻笑着說:“我的命大,敵人們炸不死!”
抗戰時期,他多次率部作戰,但結果卻是敗多勝少。但1938年秋天的贛北萬家嶺戰役上,陳銳霆在率部攻打敵人的時候,炮彈卻在當時百發百中,國民黨步兵也趁機發起了沖鋒,最後全殲了敵人一個聯隊。最後在檢查戰場的時候,發現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被炮打死的。是以這一仗對陳銳霆來說,是最痛快和最過瘾的一次。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7">率部起義</h1>
1941年“皖南事變”發生後,9000餘人的新四軍軍部直屬部隊,隻有2000餘人分散突圍,少數被俘,大部分人都壯烈犧牲,還有多數首長們遇難。于是蔣介石便想要一舉殲滅新四軍四師。當時已經是國民黨軍四 二五團團長的陳銳霆,也被迫要和新四軍作戰。
就是在這時候,陳銳霆決心率部起義。他與彭雪楓部取得了聯系,向中共中央請求率部起義。4月17日下午,毛澤東、朱德來電:同意陳銳霆起義之後,他當即召集了營以上的軍官說道:“軍人的責任是保家衛國,而今大敵目前,上面竟要我們去攻剛和敵軍打完‘百團大戰’,并取得輝煌戰果的共産黨,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做,怎麼對得起全國的父老鄉親?希望大家以民族大義為重,與八路軍、新四軍攜手,做一個真正愛國的軍人。”
但由于團上司中隻有陳銳霆一個共産黨員,平時宣傳又發動不夠,再加上國民黨軍無論從實力、裝備還是待遇上都優于新四軍。幾個營雖同意起義,但臨陣動搖的人也有很多。是以最終陳銳霆僅帶出1000餘人參加起義。
毛澤東對陳銳霆團的起義高度關注,他為此專門緻電彭雪楓,提出三點:1、掩護陳銳霆團到安全地帶;2、照外圍軍待遇;3、進行廣泛宣傳;4、代表黨中央及軍委慰問陳銳霆同志及全團将士。随後還親自對這次的起義做出了具體的訓示。
接到毛澤東的訓示之後,陳銳霆便率領四二五團穿過津浦路,趕去和彭雪楓的新四軍四師碰頭。一路上,他率部在沿途戰勝了多處國民黨部隊的進攻。
4月23 日,張愛萍代表新四軍舉行了一次歡迎大會,宣布四二五團改編為新四軍獨立旅,陳銳霆為旅長。會後,張愛萍又特别叮囑陳銳霆:“随着形勢的變化,原來認為可靠的人,可能變為不可靠,一定要特别注意考察,以防發生意外。”
果不其然,4月30日午夜,剛躺下不久的陳銳霆就聽到外面傳來雜亂的腳步聲和槍聲,于是快步朝房門走去後,兩把刺刀卻迎面刺了過來。陳銳霆下意識地用手抓住,結果前方又來一刀,躲之不及後,兩把刺刀同時刺進了他的身上,陳銳霆整個人立即摔倒在地。
幾個人以為陳銳霆已經死了,就迅速離開,但沒想他很快就醒了過來,随即叫人去抓捕這幾個人。為了挽救陳銳霆垂危的生命,黨組織派出了最好的醫生好護士,甚至不惜代價潛入敵占區買來昂貴的西藥,又安排他到洪澤湖根據地療傷休養。
劉少奇、鄧子恢、陳毅等新四軍首長紛紛不顧安危親臨探望,就連毛澤東、朱德等也發來慰問電:願你善自珍攝,早複健康,為黨的事業繼續奮鬥。
終于在一段時間的恢複後,陳銳霆康複的差不多了,便立即傳回到部隊裡去,正在該師檢查工作的代理軍長陳毅看到他時,又給予了他親切的慰問。當聊天中知道陳銳霆是炮兵出身時,陳毅熱情地說道:“太好了,正規作戰沒有炮兵是不行的,目前我們主要是打遊擊戰争,隻有些小炮,不過将來會有更好的裝備的,你的炮兵知識和經驗有用得着的時候。”
在新四軍,陳銳霆說是一個炮兵司令員,可是因為既沒有炮也沒有兵,他更像是個“光杆司令”。但陳銳霆卻依然十分樂觀,他覺得随着戰争的發展,武器和裝備都會被陸續“送”過來。果然在不久後,陳銳霆的話果然應驗了。
1947年1月,魯南戰役結束後,華東野戰軍繳獲了許多新型武器,有了這些,成立特種兵縱隊的時機也成熟了。3月18日,特種兵縱隊成立了,下轄許多兵種,以炮兵為主。一個月後,特縱便初試牛刀,在解放泰安的戰役中大顯身手,繳獲的大炮和汽車也全部獎給了陳銳霆的特縱。
随後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中,陳銳霆率領的軍隊再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48年4月,在攻打山東濰縣的戰役中,陳銳霆指揮的893 門炮也為戰役做出了很重要的貢獻。淮海戰役中,陳銳霆接到了陳毅的指令,将炮兵全部拉過來支援。随即他便冒着被敵機空襲的危險,大白天帶上騎兵班,策馬來到了中野司令部領受任務。
不久後,陳銳霆接到通知,到西柏坡向中央軍委彙報華野炮兵的情況。1948年8月21日,陳銳霆到達西柏坡。第二天,陳銳霆和高存信來到周恩來的辦公處。周恩來看到他們後,一邊與他們握手一邊親切地說:
“你們從前方來辛苦了!原本這次找你們來,是中央軍委的上司想親自聽聽你們的彙報,了解一下炮兵的情況。不巧的是中央工作會議也要馬上召開了,時間安排得很緊,是以隻好請你們寫個書面報告,這樣還可以休息一天再傳回部隊。你們看行嗎?”
二人立即回答:“照首長的訓示辦!”但一看陳銳霆開心的臉上瞬間變得暗淡下來後,周恩來便關切地詢問他們還有什麼問題和要求。此時陳銳霆懇切地表示:“我很少有機會來中央,這次能不能讓我見見毛 主席?”
周恩來沒有直接同意或拒絕,而是表示先去找主席請示一下,這讓二人都重新興奮起來。沒一會兒,周恩來就出來了,說:“毛主席很想見見前方來的同志,他正在同葉劍英參謀長談話,你們可以去。”最後還不忘囑咐他們,不要多占毛主席的時間,最好不超過五分鐘,二人立即點頭答應。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8">毛澤東親切接見</h1>
毛澤東住在一個農家小院裡,環境很幽靜。二人随周恩來進屋後,葉劍英走了出來。周恩來把他們分别作了介紹後,毛澤東迎上來與他們一一握手。看到眼前如此慈祥和平易近人的主席,二人心中的緊張、拘束感頓時一掃而光。
毛澤東像拉家常一樣和他們交談起來,問他們是什麼地方人,年齡多大,在哪裡學的炮兵等等,二人都一一作了回答。接着,毛澤東又向陳銳霆詢問了豫東戰役的情況,在陳銳霆回答之後,毛澤東很興奮地給他們講解了目前解放戰争的形勢。
最後,毛澤東又把當時決戰前的形式叙述了一番,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一個形容,就将目前的情況直接講透了。
此時,三人間的談話早已經過了五分鐘的時間,但毛澤東卻完全沒有要結束談話的意思,而是繼續對他們說:“你們在黃埔學校學過炮兵,現在幹的又是炮兵,炮兵很重要啊!炮兵是一定要搞好的,而且今後還要大大發展,建設一支強大的炮兵。”這是毛澤東給予陳銳霆的一項艱巨的任務,雖然像是在閑聊,但陳銳霆卻一直銘記在心裡,并且也在此後一直為此努力着。
毛主席的訓示,讓二人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鞭策,此時陳銳霆看了一下表,時間已超過十分鐘了,葉劍英仍在等着談話,他們覺得不該再多占主席的時間,便起身告辭。
毛澤東也随即起身,準備把他們送出房外。二人再三請毛主席留步,但主席卻堅持送他們走出院子。一直到院門口,毛澤東才與他們握手告别。
對于這次的會見,陳銳霆一直都銘記在心,也成為了一個終生難忘的記憶。在他的眼中,毛主席不僅是一位領袖,同時也是一位長者、一位同志、一位普通的同志。陳銳霆後來回憶說:“毛澤東禮賢下士,了不起!”
1948年夏天,毛澤東似乎察覺到曆史已經即将跨入一個新的階段了,于是他便開始籌劃新的方略,他思考着要打具有決定意義的大仗。作為這場決戰的開場,毛澤東首先考慮的是準備發動濟南戰役。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陳銳霆指揮10個炮兵團,500餘門火炮參加了濟南戰役,并且赢得了勝利。毛澤東高度評價濟南戰役:“這是一個大勝利,是兩年解放戰争對敵人最嚴重的打擊之一。”從此,拉開了人民解放戰争“三大戰役”的戰略序幕。
在之後的戰役當中,陳銳霆帶領的炮兵團也多次立功,為全國解放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渡江戰役前夕,突然一艘驅逐艦出現在江面上,陳銳霆很快發現,這艘艦是英國的“紫石英”号。他顧不得疑問和奇怪,立即鳴炮警告,結果“紫石英”号不僅不撤走,還發炮還擊。于是陳銳霆隻能再次指揮炮兵部隊與英國軍艦展開炮戰。
一番激戰後,“紫石英”被打殘,受到重創,英國遠東艦隊副司令馬登中将也被震倒,制服全被彈片劃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英國的艦隊丢盡顔面,就連國民黨将士也對解放軍刮目相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0">百歲開國将軍</h1>
新中國成立後,陳銳霆曆任華東軍區炮兵司令員,1952年又任軍委炮兵參謀長時,他按照軍委的統一部署,認真組織籌劃炮兵部隊正規化訓練,使炮兵部隊訓練工作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1955年9月,陳銳霆被授予少将軍銜,并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1958年,陳銳霆又參加了金門炮戰,在福建前線參與組織并指揮了炮擊金門。
1959年,他被中央軍委任命為軍委炮兵副司令員,分管第二炮兵的建立工作,他對這支部隊組織上從無到有,裝備上從引進到仿制,機構上從“兼管”到“獨立”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我軍戰略飛彈部隊的發展與壯大奠定了堅實基礎。
1965年3月到1975年11月,陳銳霆一直擔任着第五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的職位。在這幾年當中,他負責組建中國正常兵器科學研究院組織部屬科研力量,面向生産一線抓科研,使中國正常兵器工業走上獨立自主研究開發産品的新階段。
後來在那段特殊時期裡,陳銳霆又在排除各種幹擾,面對各種混亂局勢的情況下,保護了一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保持了兵器工業生産組織指揮的連續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兵器工業戰線的損失。
步入晚年的陳銳霆将軍,身闆依然硬朗,生活也是豐富多彩。唱戲下棋、習拳術、練書法,都是他日常的愛好。而對于這位百歲将軍的長壽秘訣,他也一直用16個字來概括:自尋樂趣,不找煩惱,适度鍛煉,忙比閑好。
他每年還會抽出一些時間,走訪部隊和戰友,動員他們寫回憶錄、寫戰史。見到老戰友,共同回顧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也是陳銳霆晚年最快樂的一件事。
對于自己退休後的薪資待遇各方面,陳銳霆從來不會在意和計較。1992年,一位昔日同學聽說他每個月的工資隻有100多美元後,十分驚訝,說道:“生活太清苦了,還不如當年在國民黨軍隊當團長時掙得多。”
但陳銳霆卻很滿足,他表示:“我的住房、專車和從業人員都是公家配的,這樣算下來,國家給我的待遇還是很高的啊。”
按照中國民間傳統,壽辰過九不過十。2005年,陳銳霆99歲了,10 月29日,在陳銳霆将軍百歲賀典上,原新四軍四師在京老戰士攜下一代歡聚一堂。老戰友張震、張铚秀等人,以及張愛萍的夫人李幼蘭,都紛紛前來祝賀。
張震還給他寫了一首百歲祝壽詩:“義旗飄揚豫皖邊,并肩作戰鬥敵頑。馳騁華東雄威展,獻身神炮青史傳。忠貞革命身心健,淡泊卷舒養頤年。”這是對陳銳霆傳奇人生的最好寫照。陳銳霆很喜歡,專門把它挂在客廳中央。
2010年6月13日,這位105歲的長壽将軍,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在他的客廳裡,懸挂着兩幅自己手書的座右銘,一個是: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一個是:中國共産黨萬年長青,署名是:黨員陳銳霆。
能感覺到他一生都保持着内心的堅定信念。陳銳霆也是靠着這一堅定信念,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無私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奉獻給了人民炮兵的建設發展。
對家屬子女和身邊的從業人員要求嚴格,離職休養後也依然仍壯心不已,時刻關心着國家的大事。陳銳霆将軍的光輝業績将永載史冊,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也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