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紹興菜,又一次登上全國性媒體——《南方周末》,這也是繼它報道過巴奴之後,再一次重磅報道的品牌美食之一。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對于餐飲品牌來講,被全國級媒體關注、報道,是其實力的直接彰顯。

日前,南方周末“長江文化帶萬裡行”系列報道之《大江之味·吳越篇》,将鏡頭對準中國六大古都之一、真正的“名士之鄉”浙江紹興,以一道“守正出新”的紹興醉蟹為主角,诠釋了當代紹興菜之風采,并延伸到城市美食發展之讨論。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南方周末》為“紹興醉蟹”而來

紹興菜如今的名聲有多大?在本期節目的拍攝背景故事中,能夠再次得到印證。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據尋寶記紹興菜創始人張亮回憶,他是在一個普通的工作日,接到紹興市宣傳部從業人員的電話,表示重量級媒體《南方周末》來紹興拍攝節目,點名要到尋寶記店内取景,“重點拍一拍紹興醉蟹”。

在《南方周末》的節目中,對紹興醉蟹是如此形容的,“魯迅冒着胃痛風險也要吃”的美食,也“不知是怎樣風雅的人”,“發明了‘醉’這種半仙半痞這樣的烹饪手法。”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順着這樣的探究之心,節目以誘人的美食鏡頭,雅緻至極的解說詞,诠釋了紹興醉蟹的前世今生。如何烹制螃蟹,中國食客進行了兩千多年的漫長探索,生活在長江中下遊的紹興人,擁有烹饪螃蟹的巨大食材優勢——這裡的大閘蟹,青背、白肚、金毛、黃爪,堪稱“蟹中之霸”,再加上千年黃酒文化,在古時便成就了“生醉蟹”這一美味。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時至現代,食客更看重其獨特風味以及健康養生,于是“熟醉蟹”開始風靡。而要以尋寶記金燦紅豔的“紹興醉蟹”最為出圈,“清水煮沸加姜蔥,大閘蟹登場,煮熟的大閘蟹侵泡入特制的醉鹵汁中,隻需24小時就可冰鎮供食客享用。”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斬開一隻,蟹黃如流沙,飽滿醇厚,伴有沙沙的質感,直接吸食,如啫喱般順滑,脂香與酒香在口腔裡輪番炸裂,讓人欲罷不能。

“紹興醉蟹”頻登重量級媒體

紹興菜IP靠創新全國出圈

其實在近幾年,尋寶記的紹興菜頻頻登上中央電視台、《南方周末》、《三聯生活周刊》等重量級媒體,放之全國,可稱得上是“現象級”出圈。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據尋寶記紹興菜創始人張亮介紹,紹興醉蟹在此之前,還登上過中央電視台财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欄目,江西電視台《非遺美食》等欄目,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CCTV-4《美食中國》欄目則兩次詳細報道過“紹興花雕醉龍蝦”,而也有湖南電視台《天天向上》為紹興菜的衆多“醉系列”菜品折服。這個名單還有很長,如三聯生活周刊、上海電視台等。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至于紹興菜的出圈原因?各家重量級媒體的節目中,早已給出了答案——創新。

在前幾年,紹興菜的發展與其他地方菜一樣,陷入困局。作為一個生于紹興、長于紹興,而且做紹興菜多年的餐飲人,張亮堅定地認為,“破局的辦法就是創新”,而“守正才能出新”。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浙菜宗師、紹興菜非遺傳承人茅天堯

為此,他帶着研發團隊,在經曆過多次失敗之後,才懂得“從味的世界裡找突破口”,在紹興本地口味的基礎上,增加紹興菜與當代人對話的魅力,為做出更有品質、更符合當代人消費需求的紹興菜,請來浙菜宗師、紹興菜非遺傳承人茅天堯,國際烹饪大師、米其林大廚黃啟雲為菜品研發主理人,在傳統紹興菜的基礎上持續創新。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國際烹饪大師、米其林大廚黃啟雲

而創新成果的縮影,正是全國出圈的紹興醉蟹、紹興花雕醉龍蝦等。

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發起人張亮

談地方菜發展,“食客喜歡吃就是正宗”

在本次《南方周末》的報道中,還有一個亮點,便是提到張亮的另一重身份——“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發起人”。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2019年11月,首屆中國地方菜發展高峰論壇在紹興召開,全國各地100多位餐飲人參與。2020年11月,大會更新為“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

《南方周末》報道了巴奴之後,又盯上了尋寶記的紹興醉蟹

關于發起這一大會的初心,在本次節目中,張亮從兩個次元做了解讀。

其一是地方菜的“正宗”次元。在他看來,無論對于哪兒的地方菜,“今天,有更多的食客、更多的顧客,甚至是年輕人喜歡吃,這就是正宗。”

其二是城市次元。“一個城市,要是美食沒有了,這是一個城市最大的悲哀”。

答案已經顯而易見,他帶着團隊以“守正出新”的理念做紹興菜,順行業發展大勢發起“中國地方菜發展大會”,均是基于一個簡單而純粹的心底聲音,他是紹興人,他想把紹興這座城市的美食“紹興菜”,做得更多人喜歡吃,做成全新的城市IP,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慕名而來。

換言之,不被食客喜愛的地方菜,生存都是問題,又何談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