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臨近冬季,天氣變涼,這段時間裡吃肉“貼秋嫖”也變得頻繁,像豬肉、排骨等肉類買多了也慢慢心痛,因為這段時間不僅菜價上漲不少,豬肉也來湊熱鬧的漲點價,長期下去可吃不消。

豬肉作為日常主要肉食,買的次數最多,做菜方式多樣,能夠焖紅燒、做糖醋、清蒸切片炒,炖湯煲湯等,但無論大家想用豬肉怎樣做,所要掌握的烹饪技巧一點都不少,就拿煲湯來說,煲豬肉湯、炖排骨湯的味道特别鮮甜滋美,連喝兩大碗都可能不夠,可聽說過不少朋友煲的豬肉湯不僅味不鮮,而且還會有一股怪味,肉也不好吃,這到底是為什麼?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其實在日常煲豬肉湯的操作上,與其它肉類炖湯并無多大差別,都是焯水後再炖煮,而容易出現味道上的情況的問題,大多時間都是配料、調味品方面出錯了,有些朋友對于煲豬肉湯,在用料上會與焖炖肉做法混淆,是以才會讓煲豬肉湯的味道與自己想像的有所出入。

在煲豬肉湯時,需要大家謹記“2放3不放”操作,才能夠将豬肉湯炖得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簡單地說,煲湯時用料越簡單,越好。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煲豬肉湯時,要做好“2放”

一放:先把肉放水中“泡水濾血”

不管是用豬肉、排骨,還是羊肉、雞肉煲湯,對肉類處理的第一大步驟都是辟除腥味。

大多數人對肉類除腥味的操作,都是直接下鍋焯水就了事,最多就加幾片生姜和少許料酒輔助,這個方法是最便捷的,但并不是最有效的。

建議肉類焯水前,可多加一步,讓肉塊先浸泡清水中30~60分鐘,把蘊含的血水提前泡出一部分,再進行焯水除膻,如此能夠将肉類腥膻味、蘊含的血沫、雜質可更好的清除出來,讓用于炖湯的肉口感更加幹爽鮮嫩。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二放:煲湯時需放“生姜”

生姜是個好東西,屬性偏溫熱,味道辣而辛,具有驅寒散暖、排汗降溫、提神醒腦、促進消化等食用效果。

而在烹饪菜式上,生姜則能夠增添菜式和除異腥味風味,譬如蒸魚時、炖肉湯時都是必放之料,是以小鹿在煲排骨、炖肉湯時,不管是焯水還是正式炖湯,都會放幾片生姜,以抑制湯中腥味的效果。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煲豬肉湯時,不能放的“3種料”

一不放:花椒

俗話有言“豬不放椒”,意思是說,在炖豬肉、煲排骨湯的時候,花椒是最忌諱添加的香料。

因為花椒味道濃郁,椒麻味重,雖然在鹵肉時,添加花椒能夠讓鹵肉增香辟腥,帶有點麻舌感會更好吃,但是在煲豬肉湯的時候,花椒并不适用。

煲湯講究湯鮮肉香,而且豬肉的膻味并不算重,泡水焯水後基本已經幹次,如果還添加了花椒,既無法起到增香辟腥效果,花椒帶有的濃郁椒麻味反而會把肉湯的鮮美所掩蓋,完全體會不到肉湯的鮮香。

炖湯放花椒,更适合像羊肉、牛肉等膻味較重的肉類上。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二不放:大蒜

蔥姜蒜這三個“輔料三大金剛”中,煲豬肉時最不能放的就是大蒜,因為這三種輔料當中就屬大蒜味道最刺激,在炖肉湯時添加大蒜,濃郁的蒜味隻會影響整鍋湯的風味和口感。

炖湯時放點姜片增香除異味,結尾時撒點蔥花點綴賣相,一鍋鮮美的炖豬肉湯就足夠美味了。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三不入:料酒或白酒

平常時用豬肉、排骨或其它肉類炖湯前都需要焯水一遍,把血沫和腥膻味辟除掉,這時我們就需要添加生姜和料酒或白酒輔助辟腥。

這是因為肉塊所具有的腥膻味,一部份來自血沫的血腥,一部份來自于肉類中蘊含的胺類物質,而這物質能夠溶于酒精,是以在添加料酒或白酒輔助焯水時,胺類物質會跟随料酒或白酒蘊含的酒精因高溫而揮發掉,使肉類腥膻味得以去除。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而在豬肉正式開始煲湯的時候,如果還添加料酒或白酒炖煮的,那就不合适了。

因為炖湯期間,我們是需要蓋着蓋子,長時間小火慢炖的,而料酒或白酒中的酒精、酒氣及味道就很難完全揮發,最終結果,會因為湯中帶有酒精及酒氣味道,而讓整鍋湯的味道完合改變,一股怪味。

煲豬肉湯時,謹記“2放3不放”,肉香嫩湯鮮甜,關鍵沒有腥膻味

最後總結:像煲豬肉、排骨湯這類味道偏鮮美清香的湯品,所需添加的調味品或配料并不需要多,能夠最大程度保留湯品和肉的味道最好,是以在煲豬肉湯時,大家一定要謹記上述所說的“2放3不放”,牢記掌握并活用,能夠炖出一鍋湯鮮肉香無腥膻味的鮮美湯品。

有的調味品或香料在其它菜式上使用真的可以增香辟腥、做菜事半功倍,但在煲湯上卻并不适用,胡亂添加可能會帶來反效果,最終毀了一鍋鮮美湯。

我是小鹿,如果本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不妨給小鹿來個關注、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