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州:文理雙全的“硬骨頭”鄭善夫丨一鎮一孝廉

福州:文理雙全的“硬骨頭”鄭善夫丨一鎮一孝廉

鄭善夫(1485—1523),字繼之,号少谷,閩縣(今福州倉山蓋山)人,明代官員、儒學家。

福州:文理雙全的“硬骨頭”鄭善夫丨一鎮一孝廉

圖為鳌峰坊3号

如今的鳌峰坊3号高士其故居其實是一座明代建築,而在四五百年前它的主人則是鄭善夫。

曾意丹在他的《福州古厝》中用“硬骨頭精神”來形容鄭善夫的氣質。

因為人正直,鄭善夫在官場得罪了不少人,之後他對仕途失望,請辭歸鄉。

歸鄉之後,鄭善夫便築草堂于金鳌峰(今于山鳌峰坊)下,正好離好友傅汝舟家也不遠,他還起了個名字叫“少谷草堂”。

福州:文理雙全的“硬骨頭”鄭善夫丨一鎮一孝廉

鄭善夫書法作品

《明史·列傳》上有記鄭善夫,說他告歸後,“築草堂金鳌峰下,為遲清亭,讀書其中,曰:俟天下之清也”。

可見鄭善夫雖身在林泉,仍憂國憂民。

鄭善夫居家6年,正德十三年,朝廷下诏,要他還京,任禮部祠祭清吏司主事。十四年升員外郎。太監江彬得寵,武宗皇帝屢次帶他出巡近畿,甚至微服出遊昌平。皇帝自稱“總督軍務威武大将軍總兵官”,大失朝廷體統。三月,皇帝下旨準備南巡,群臣上疏谏阻,皇帝不聽,谏者有的被捕入獄,有的被杖殺。鄭善夫也因谏被罰跪午門,并準備廷杖。

但硬骨頭的鄭善夫不怕死,在受杖前又草一疏再谏,善夫挾此疏于懷中,交代友人說:“我死,則上此疏。”幸虧善夫受杖三十,皇帝照樣帶着江彬出遊。善夫看到朝局日非,無可挽救,悲憤異常,遂以“寒邪所侵,頭風喘息”為由,請求辭職。起初沒有得準,以後又連上二疏,朝廷才準許讓他回裡。

鄭善夫詩文成就很高,與李夢陽、何景明等人在政治上反對宦官亂政,其詩大多是憂時感事之作,如著有《少谷集》25 卷、《經世要談》《貧女吟》《寇至》等,其在明代福建文壇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福州:文理雙全的“硬骨頭”鄭善夫丨一鎮一孝廉

鄭善夫墨迹

鄭善夫博學多才,能書善畫,精通周易,著有《易論》《河圖洛書》《洪花論》等。除了寫詩讀書,對數學、曆法有較深的研究。在數學方面,著有《九章乘除法》等。正德十五年,他通過對天象、曆法及日食、月食的考察研究,推算出當時曆法有誤差,提出修正意見,并著有《改曆元疏》《日宿例》《月宿例》等。

嘉靖元年(1522),世宗皇帝嗣位,起用善夫為南京刑部郎中,不久轉吏部驗封司。二年(1523)秋,善夫因上北京,行至建甯,順路到武夷九曲遊覽,突遇風雪絕糧,為風邪所中而患病,于是折返福州。僅過兩天就去世,時年三十九。因為他為官清廉,為人行義,以緻身後家無餘财。

來源:閩侯縣紀委監委、清風福州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