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日照曆史名人廳,領略日照先賢風采!

日照,曆史悠久,人文炳蔚,古往今來,以“山海雄觀,魚鹽利饒,鐘靈毓秀,代多偉人”而著稱。這塊豐饒的大地,哺育出一代代勤勞智慧、勇于開拓的日照人,既有光耀千秋的先哲偉人、名垂青史的文化巨匠,也有憂國憂民的仁人志士、胸懷家國的社會賢達。如兵家鼻祖姜尚、著名文學理論家劉勰、明代狀元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國學大師王獻唐、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諾貝爾實體學獎獲得者丁肇中……一顆顆璀璨的明星,在中華文明長河中綻放異彩,燦若星辰,成為中華的脊梁、民族的驕傲!曆承前賢,薪火相傳。在文明的光焰下,我們展開的是一幅幅曆史的光點,壯闊的風雲畫卷!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先秦賢達

先秦時期,日照地區上承遠古文明,下啟莒國輝煌,春秋時期達到鼎盛,乃至與大國争雄,鼎立齊魯。這一時期,衆多賢良明達之士,閃耀史冊,影響深遠。如兵家鼻祖姜太公,聖人之師項橐,輔佐強齊的齊襄王王後莒敫女,通達知禮的賢達之母敬姜,為莒敖公舍身銘志的忠臣柱厲叔等。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兵家鼻祖——姜尚

姜尚(約前1135—約前1026年),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别号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東呂鄉東呂裡(今日照秦樓街道馮家溝村)人。西周開國元勳、齊國締造者,中國古代傑出的韬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後世推崇備至,尊其為“兵家鼻祖”“武聖”“百家宗師”。唐肅宗時,追封武成王,立武廟祭祀,媲美孔子。宋真宗時,追谥昭烈。

生于東呂

《孟子·離婁章句上》雲:“太公辟纣,居東海之濱。”《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齊乘·城郭》謂:“海曲城,莒州東百六十裡。地有東呂鄉,太公望所出。”海曲縣,西漢縣名,治所在今日照。

翦商興周

姜尚雖有淩雲之志,但一直仕途不順,曾經曆長期流蕩和隐居避世的生活。年過古稀,方渭水之畔遇明主,開始輔佐周文王、武王、成王成就修德安國、強兵興邦、兼濟天下的大業。《史記·齊太公世家》載:“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纣。纣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揮師滅商,天下歸周,姜尚居功至偉。

封邦治齊

姜尚以滅商首功封于齊地,治營丘,史稱齊太公。他治國有方,确定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方針,迅速實作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以至“人民多歸齊”。後配合周公戡定管蔡之亂,獲得東至大海,西至黃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之間的五等諸侯、官守的統治權,并有權征讨各國。建立了齊之泱泱大國,為春秋齊桓公成為五霸之首,奠定堅實基礎。

兵家鼻祖

姜尚長于用兵,工于奇計,曆代兵家皆尊其為鼻祖。《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古籍記載,姜尚著有兵書《六韬》《陰謀》《陰符钤錄》《餘匮》。除《六韬》外,多亡佚。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六韬》被收入《武經七書》,為武學必讀之書。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有日、朝、越、法、英、俄等多種譯本。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h1 toutiao-origin="h2">聖人之師——項橐</h1>

項橐(生卒不詳),相傳為今日照岚山區碑廓鎮聖公山人,春秋時期神童。七歲時,被孔子當作老師一般請教,故被後世尊稱為“聖公”。該典故在《戰國策》《淮南子》《史記》《論衡》等皆有記載,以《三字經》影響最為廣泛,曰:“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項橐之名,由此家喻戶曉,成為神童代稱。

《日照縣志》載:“小兒山,城西南八十裡;世傳難孔子小兒故裡,下有小兒廟。按:項橐七歲,為孔子師。人物考稱袁家莊人。即此是也。”清宣統《山東通志》載:“小兒山,在州東南一百三十裡,上有項橐祠,東為日照。”

兩漢英豪

兩漢是中國發展史上首個黃金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獲得長足發展。“200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海曲漢墓,出土了大量精美漆木器和絲織品等,為北方罕見,可知日照地區當時社會發展水準之高。但至西漢後期,社會危機漸重,王莽改制後社會沖突空前激化,民不聊生,義軍蜂起;東漢末年,戰亂頻仍,延至三國。這一時期,日照湧現諸多重要人物,影響了曆史走向。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城陽景王——劉章

劉章(前200—前177年),漢高祖劉邦之孫、齊悼惠王劉肥次子。呂後稱制時受封朱虛侯;文帝初因平定呂氏之功,晉封城陽王。然憤于賞不當功,不久便抑郁而終,谥号景。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h1 toutiao-origin="h2">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h1>

呂母(?—18年),西漢琅琊郡海曲縣(今日照)人,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漢書·王莽傳》載:“琅邪女子呂母亦起。初,呂母子為縣吏,為宰所冤殺。母散家财,以酤酒買兵弩,陰厚貧窮少年,得百餘人,遂攻海曲縣,殺其宰以祭子墓。”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h1 toutiao-origin="h2">赤眉軍首領——樊崇</h1>

樊崇(?—27年),字細君,西漢琅琊郡東莞(今莒縣)人。著名農民起義領袖、赤眉軍首領,英勇善戰,富有謀略,所部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為推翻新莽殘酷統治做出巨大貢獻。後擁劉盆子為帝,拜為禦史大夫。東漢建武三年(27年),兵敗歸降劉秀,旋拟再起,被殺。樊崇雖敗,但其反抗不公的精神與赫赫戰果彪炳史冊,流芳千古。

六朝名流

六朝泛指三國至隋統一前的南北兩方。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國文化重心開始南移。在動蕩發展與兼收并蓄中,六朝文學、科技、藝術等空前繁榮,史稱“六朝文明”。日照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科學家等大量湧現,如東晉著名經學家徐邈、徐廣,南朝宋“一代宗臣”劉穆之,南朝四帝器重之公劉秀之,北魏天文學家孫僧化、醫學家徐謇等,為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晉書》作者——臧榮緒

臧榮緒(415—488年),自号被褐先生,别号灌園叟,東莞莒(今莒縣)人,南朝著名史學家。著有《晉書》《嫡寝論》《拜五經序論》等。

臧榮緒出身官宦之家,祖父臧奉先曾任建陵(今江蘇泰縣)令,父臧庸民曾任國子助教。他遭逢亂世,幼年喪父,青年時與朋友關康之隐居京口(今江蘇鎮江),嗜讀“五經”,埋頭典籍,窮本溯源,著書立說,以授學為業,被尊為“二隐”。因常着黑色長袍,自号被褐先生。一生堅辭征辟,躬灌園,供祭祀,潛心著述,60歲後完成鴻篇巨制《晉書》(後稱《舊晉書》)110卷。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著名文學理論家——劉勰

劉勰(約465—約521年),字彥和,東莞莒(今莒縣)人,南朝著名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曾任太末(今浙江龍遊)縣令、東宮通事舍人、步兵校尉等,頗有清名。著有《文心雕龍》《新論》《滅惑論》等。《梁書》有傳。

《文心雕龍》是我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系統闡述文學理論的專著,具有世界影響,共10卷50篇。全書用骈文形式表達缜密繁複的論點,體大慮周,論析精微,宛轉自如,意無不達,開創性地對文學創作中的各種問題做了細緻深入的探讨,發展并豐富了中國文學理論批評,是整個古代文學理論發展史上最傑出、最系統、最重要的文學理論批評專著。

科舉名士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科舉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開設科目、士人自由報考、以考試成績決定取舍的人才選拔制度,創于隋代,廢于清末,對隋唐以後中國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人文思想,産生了深遠影響。據不完全統計,從唐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共開592榜,錄進士十餘萬人。日照地區共有狀元2人,進士100餘人,舉人570餘人,是名副其實的科舉發達之地。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日照第一位狀元——張行簡

張行簡(?—1215年),字敬甫,谥文正,莒州日照鎮(今日照日照街道)人。日照第一位狀元,曆仕金世宗、章宗、衛紹王、宣宗四朝,居禮部尚書、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要職,逝後追贈金紫榮祿大夫。為人謙和,品行端正,辦事得體,政績突出,精通禮制、天文術數,曾校訂新曆法《太一新曆》。著述宏豐,有《敬甫文集》15卷、《禮例纂》120卷、《人倫大統賦》,及《清台》《皇華》等記。其中,《人倫大統賦》被收入《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紀昀在《四庫提要》中評價該書:“專言相法,詞義頗為明簡。”

張行簡家族是日照地區第一個一門三代五進士家族,爺爺張莘卿、父親張暐、叔叔張晔、弟弟張行信都是進士,子孫後代科舉出身者也很多。其弟弟張行信成就最高,官至吏部、戶部、禮部尚書,三鎮節度使。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h1 toutiao-origin="h2">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h1>

焦竑(1540—1620年),字弱侯,号漪園,又号澹園,人稱漪園或澹園先生、焦太史,祖籍日照縣觀蘭鄉花崖裡(今日照西湖鎮大花崖村)。明代傑出思想家、藏書家、古音學家、文獻考據學家,萬曆十七年(1589年)己醜科狀元。

焦竑一生博覽群書,治學嚴謹,尤精文史、哲學。他與著名思想家李贽為終生摯友,曾一起會見意大利學者利瑪窦,接觸西學思想。他承接與發展了晚明泰州學派的思想革新運動,打破了程朱理學的死守教條,成為晚明程朱之孔孟與佛老(子)二氏、西方學術相容并蓄之集大成者,享有“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的崇高學術地位與社會聲望。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h1 toutiao-origin="h2">《金瓶梅》作者——丁惟甯</h1>

丁惟甯(1542—1611年),字汝安、養靜,号少濱,今日照五蓮縣叩官鎮丁家樓子村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醜科進士,曾任四川道監察禦史、湖廣鄖襄兵備副使等。著有《金瓶梅》等。

丁惟甯為一代鴻儒,學識淹貫,才華橫溢,書道、樂道無不通曉。緻仕歸裡後,與張肅、楊津、董其昌、張文時、張士則、臧惟一、陳烨結文社,互相嘯詠,時稱“東武西社八友”。殁後敕授文林郎,诰授中憲大夫。

<h2 toutiao-origin="h3">日照濤雒丁氏</h2>

日照丁氏家族人才輩出。僅有清一代,自丁泰始,出了48名舉人、14名進士,後期又出了丁守存“一門三進士”、一位同盟會創始人(丁惟汾)、兩位大學校長(北洋大學校長丁惟魯、山東大學校長丁惟椽)、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

丁允元“一門四代六進士”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丁守存“父子三進士”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丁氏字輩表

此表系日照丁氏世系的輩分排行,從十三世延續到二十八世。每四個字為一代,每一代從四個字中任選一個使用,不分先後、主次。

惟我家譜,履曆備詳,

原籍海州,肇始武昌。

明初來照,相宅河北,

天啟開科,崇祯任職。

鄉賢名宦,德言事功,

顯揚令緒,繁育興隆。

聿願同心,孝敬和睦,

世代綿長,丕承祖澤。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一代清官——秦國龍

秦國龍(1667—1738年),字孫巒、卧子,号冰谷、絲巒,今日照秦樓街道馮家溝村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進士,曾任通奉大夫、福建布政使、東城禦史。

秦國龍靈活幹練,勇于職守,清正廉潔,深得康熙、雍正認可。雍正元年(1723年),吏部考察五品以上官員政績,秦國龍居全國第一。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北方學者第一”——許瀚

許瀚(1797—1867年),字印林,室名攀古小廬,今日照岚山區虎山鎮大河塢村人。清代傑出的樸學家、校勘學家、金石學家、方志學家和書法家,乾嘉學派餘緒、揚州學派嫡傳、日照樸學開山人物,被好友龔自珍譽為“北方學者第一”。著有《經韻》、《韓詩外傳校議》、《古今字诂書證》、《楊刻蔡中郎集校勘記》等,後由弟子彙刻為《攀古小廬雜著》12卷。

許瀚一生治學不辍,被譽為“山左許瀚之學”。年輕時曾參與編纂重修《康熙字典》。一生勤于校勘,經他手校勘的典籍不下百種,其中以校勘桂馥《說文解字義證》和章學成《史籍考》為大成,至今仍有四五十種傳世,在中國學術史上占據重要地位。許瀚是享有盛譽的金石學家,有300餘篇金石考釋、題跋類著述,代表了清中後期金石學研究水準。許瀚是一位方志學家,主持編修的《濟甯直隸州志》被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譽為“清代名志”。許瀚還是一位馳名大江南北的書法家,至今有作品流傳于世,享譽書學界。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h1 toutiao-origin="h2">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h1>

管廷獻(1846—1914年),字士修,号梅園,又号石夫,今日照五蓮縣小窯村人。清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探花,殿試題名載于當時較有影響的報紙《益聞錄》。曾任翰林院編修、江南道監察禦史、永平府知府、承德知府、直隸候補道等。擅長書法,著有《莒州志稿》《梅園奏議》《梅園詩文集》等。

管廷鹗(1854—1907年),字士一,号薦秋,廷獻弟。清光緒二年(1876年)乙亥科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山西學政,山西、河南鄉試正考官,光祿、太常、大理寺卿,署都察院副都禦史等。擅長文學,尤工古、近體詩,著有《風山堂詩集》《鳳山塾課》等。

管廷綱(1858—1911年),字季張,号紀常,廷獻、廷鹗弟。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進士,曾任廣西省懷集關關稅監收官、省警察總巡等。

管象頤(1867—1926年),字養山,另号梅癡,廷獻子。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庚寅科進士,曾任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左參議等。民國建立,被選為衆議院議員。袁世凱任總統時,曾招他任财政次長,亦被拒絕。

管象晉(1870—1910年),字康錫,廷獻侄。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安徽某地知府等。登科當年,黃河決口,山東無數百姓遭受水災,管象晉籌辦義赈款數十萬,救濟災民。後因政見不合辭官歸裡,郁憤成狂而逝。

管氏世系表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十七世

得成

景顔

廷舉

象履

廷獻

象頤

廷俊

象晉、象弼

廷鹗

象乾、象鼎、象坤、象複

廷綱

象泰、象升、象艮

國學大師——莊陔蘭

莊陔蘭(1870—1946年),原名莊阿蘭,字心如,号春亭,莒縣大店鎮(今屬山東莒南縣)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進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編修、朝議大夫,中華民國山東省臨時議會副會長、山東省圖書館館長(1914年)、國會參議院議員等。近代著名書法家、國學大師。是末代衍聖公孔德成之師,逝後葬于孔府園林。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上圖為清嘉慶二十二年二甲進士莊瑤的殿試卷。試卷成奏折形式折疊為22折,擡頭低二字寫起,以“臣對臣聞”開頭,以“臣末學新進,罔識忌諱,幹冒宸嚴,不勝戰稾隕越之至,臣謹對”收尾,正文共1973字,分四題指出“上正”“選善”“吏治”“民和”對社稷的重要意義。試卷背接縫處蓋禮部之印,并書八名讀卷大臣姓氏,按任官大小次序排列,分别是松、董、劉、汪、王、黃、王、毛。莊瑤試卷獲評四個“○”、四個“△”。被譽為“完美殿試卷”。莊瑤其子也是進士,末代衍聖公的孔德成的老師莊陔蘭,是其曾孫輩。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近代翹楚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

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近代,中國由“天朝上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衆多有志之士為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不懈奮鬥。他們積極“開眼看世界”,經過一代代人的努力,以極其沉重的代價,終于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探索出最适合中國發展的道路,實作了國家獨立和富強。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日照人也走在了時代前列,湧現出大批精英翹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

王盡美(1898—1925年),原名瑞俊,又名燼美、燼梅,字灼齋,出生于莒縣大北杏村(今屬山東諸城)。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先驅者,中共一大、二大代表,中國共産黨創始人之一,山東黨組織的締造者和早期上司者,忠誠的共産主義戰士。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h1 toutiao-origin="h2">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h1>

安哲(1906—1934年),字建亭,原名安豐铎,曾化名王德海,今日照兩城鎮安家村人。中共日照縣委、中共日照中心縣委第一任書記,“日照暴動”主要上司人。日照暴動失敗後,轉移至東北工作,因叛徒告密被捕。1934年,犧牲于獄中。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國學大師——王獻唐

王獻唐(1896—1960年),名鳳琯,字獻唐,号鳳笙,以字行,今山東日照人。幼承家學于山左名賢許瀚,就讀于青島禮賢書院和青島德華特别高等專門學堂。民國時,做過編輯、記者,後任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中央國史館副總纂修。新中國成立後,任山東省文管會副主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銅器研究員等。

王獻唐是傑出的國學家、學術宗師,精于曆史、考古、文字、音韻、訓诂、金石、書畫、貨币、版本、目錄之學;更是愛國志士,一生身體力行,搜羅、保護無數文物典籍,特别是抗日戰争中文物南遷的義舉,在保護和挽救祖國珍貴文化遺産方面,對齊魯文獻、文物的整理保護和山東博物館館藏的豐富,有着意義非凡的貢獻。無論治學還是做人,他都堪稱楷模。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時空浩渺,無盡廣大;泱泱吾華,代有賢良。

日照,水陸膏腴,煌煌劇邑,群英星河,曾經感動曆史無數。膜拜前賢之風華,經略先哲之風采,在我們心頭樹起文化積澱的座座豐碑,編織成曆史風貌的道道經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行走在曆史長河中,記憶往昔的日照,建設今天的日照,憧憬未來的日照,在文化自信引領下,在先輩的目光裡,我們任重而道遠,我們矢志前行!

市博物館展陳推介 | 鐘靈毓秀 代多名人 ——日照曆史名人陳列聖人之師——項橐第一位農民起義女領袖——呂母赤眉軍首領——樊崇巨儒宿學,北面人宗——焦竑《金瓶梅》作者——丁惟甯管家“一門五進士”“叔侄三翰林”中共日照縣委第一任書記——安哲

【日照市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