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之前寫那篇明君昏君大亂炖中列舉了曆史上在位40年的十三位皇帝,有不少讀者留言說先秦在位時間更久的更多,的确,先秦列國中【不含夏商以及黃帝傳說時期】在位四十年以上的就有34位,某隻好提高标準,隻把在位五十年以上的列出榜單,供各位讀者老爺一閱,歡迎補充遺漏,謝謝。

<h3>1,杞桓公姒姑容,前636-567在位,在位70年。</h3>

杞國的第10任君主,杞成公之子 ,在位70年,傳于其子杞孝公。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2,齊莊公姜購,前794-前731在位,在位64年。</h3>

齊國第十二任國君,齊成公之子。在位64年.傳位給其子齊僖公。

在位期間齊國漸強,為其孫齊桓公稱霸中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于他在位時間很長,使得剛剛經曆了長達70年内亂的齊國,得以在長時間穩定的情況下恢複元氣。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3,宋景公子頭曼,前516-前453在位,在位64年。</h3>

宋元公子佐之子,是宋國第二十八任國君,在位64年,無子,侄孫子特繼位,是為後昭公。

宋景公有一個熒惑守心的典故:熒惑星就是火星,侵入心宿的範圍,對應的正是宋國,這是主刀兵災禍的兇兆,景公很擔憂,星相官員子韋說可以把災禍轉移給宰相承受,景公說宰相是輔佐國家的大臣,就是我的股肱,支撐整個身體的行動,怎麼能讓他遭受災禍呢?子韋說可以轉移給老百姓。景公說做為一國之君,應該以仁愛來安撫百姓,怎麼可以讓百姓承受災禍呢??子韋說可以轉移到年歲五谷收成上,景公說百姓依靠收成,收成不好,百姓就會困苦,我又要依靠誰來做君主呢?子韋說,天雖然高但是能聽到地上的人說的話,您這三句堪為人君的話,火星也會移動的。後來觀察星相,果然移動三度,離開心宿範圍,而宋國那一年也沒有刀兵災難。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4,周赧王姬延,前319-前256在位,在位59年。</h3>

周慎靓王之子,東周第25位君主,也是東周最後一位君主。他有兩個典故:國債券和債台高築,楚考烈王聯合諸國伐秦,聽了大臣的建議,忽悠周赧王做盟主,條件是他必須出兵,并号召諸侯響應。周赧王哪裡有軍費支撐出兵啊!但是想想,大家都去打秦國,說不定會赢呢,總會撈點油水吧,利令智昏的周赧王就同意了。沒錢怎麼辦,借錢,朝王城的那些富戶借錢,周天子走在時代的前沿,發行了國債券,答應打赢仗後用搶來的财物把本金和利息一起償還富戶,這就是早期的國債券。

誰知道呢?諸侯沒有人願意當出頭鳥,周赧王帶着召集來的六千人軍隊到伊阙集合,等了多天,除了楚國和燕國來人其他都沒有人來,伐秦之事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周赧王白白浪費了軍費,也沒有達到預期的發财夢。

王城那些富戶聽說了,都拿着國債券圍着王宮向天子要債,成天吵吵的不行,周赧王毫無辦法,還錢沒有,要命一條。那時候貴族都是要點臉面的,做不出賴賬的事,隻能躲債了。

周赧王就在宮中的高台上不下來,國人就把那個高台叫逃債台,這也是債台高築的成語典故的來由。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5,齊景公姜杵臼,前548-前490在位,在位59年。</h3>

齊靈公之子,齊莊公之弟,齊國第26任君主。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國有崔杼慶封,後有相國晏嬰、司馬穰苴以及梁丘據等人。

齊景公既有治國的才能,又貪圖享樂。齊景公在位58年,名臣輩出,國内治安相對穩定,然因無有嫡子,廢長立幼,身後諸子展開了激烈的王位之争,為田氏代齊埋下伏筆。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6,楚惠王熊章,前489-前432在位,在位58年。</h3>

楚昭王之子,楚國第30任君主,楚惠王即位後,重用子西、子期、子闾等人,改革政治,與民休息,發展生産,使楚國國勢得以迅速複蘇。先後平定白公勝之亂,滅亡陳國、蔡國、杞國,将楚國領土擴至東海、淮海、泗水一帶,成為一方強霸。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7,秦昭王嬴稷,前306-前251在位,在位56年。</h3>

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秦國第28任國君。秦武王去世,秦昭王戰勝其弟公子芾、公子壯繼位。

在位時,秦國繼續擴張,滅亡了周朝和西周國,遷九鼎于鹹陽,奠定了秦統一戰争的基礎。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8,周穆王姬滿,在位55年。</h3>

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在位55年,是西周在位時間最長的周王,作《呂刑》,是中國流傳下來最早的法典。

周穆王是中國曆史上最富于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稱“穆天子”。有很多傳說故事。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9,衛武公姬和,前812-前758在位,在位55年。</h3>

衛釐侯之子,衛共伯之弟。衛國第11任國君,公元前813年,衛釐侯去世,太子餘繼位,是為衛共伯,公子和在衛釐侯的墓地前攻襲哥哥,衛共伯躲進墓道裡自殺而死。公子和繼位,是為衛武公。

在位時期,施行康叔政令,使百姓和睦安定。後因勤王有功,升為公爵。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10,曹桓公姬終生,前756-前702在位,在位55年。</h3>

曹穆公之子,曹國第十二任君主,其父死,太子石甫繼位,姬終生殺石甫自立為君。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11,周平王姬宜臼,前770-前720在位,在位51年。</h3>

周幽王姬宮湦之子,母王後申後(申國國君申侯之女),東周第一任君主。

西周末年,周幽王廢申後及姬宜臼,以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姬宜臼逃奔申國,聯合缯國和犬戎進攻周幽王,周幽王與鄭桓公均被犬戎所殺。申、魯、許等諸侯國擁立姬宜臼繼位。

前770年遷都洛邑,是為周平王,史稱東周。“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12,楚成王熊恽,前671-前620在位,在位51年。</h3>

楚文王之子,母息夫人,楚國第20任國君,前672年,弑殺其兄楚堵敖奪位。即位後,布施恩德,與諸侯修好結盟,向周天子進貢以鞏固王位,鎮壓夷越各族,大力開拓疆域。先後滅亡弦、黃、英、夔等國。

與齊國争霸,後因忌憚齊國兵威,與其舉行召陵之盟,暫時同中原諸侯和好休兵。公元前638年,在泓之戰中戰敗宋襄公,稱雄中原。城濮之戰時,遭晉國打敗,是以向中原發展受阻。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13,齊宣公姜積,前455-前405在位,在位51年。</h3>

齊平公之子,齊國第31任君主。以田莊子(田白)為相,是田氏的傀儡。子康公呂貸繼位。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

<h3>14,秦文公,前765-前716在位,在位50年。</h3>

秦襄公之子,秦國第二任國君,在位時期,設史官以紀事;擊敗西戎,收編周朝遺民,擴地至岐以西;制定罪誅三族的刑法。當時秦人已完全定居、從事農業。太子早死,孫子甯公繼位。

先秦那些在位五十年以上的不老君主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