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15日,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在青龍古廟文化廣場舉行潮州市湘橋區2019年“迎新春·送溫暖”扶貧慰問活動。
■2019年1月18日,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到歸湖鎮赤水村進行精準扶貧慰問活動。
潮州市湘橋區民政局通過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慈善
“每一年潮州的青龍古廟都有大型廟會,有信衆捐款,我們用這些善款,一部分投入古廟建設,其他的就用來做慈善。”王伉傳統文化研究會(下稱“王伉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潮銘告訴新快報記者。
社會組織是聯系社會資源與貧困家庭的重要紐帶,充分利用好社會組織,也能産生意想不到的扶貧效果。潮州市湘橋區民政局充分利用王伉研究會的公益慈善功能,廣泛彙集社會力量參與扶貧,三年多來王伉研究會已投入精準扶貧資金305萬多元。
■采寫:新快報記者 曾貴真
■圖檔:采訪對象提供
以點帶面 以面帶片 廣泛發動扶貧濟困
王伉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大臣,位居永昌太守。因不響應雍闿叛亂蜀國遭到雍闿等的攻擊。和呂凱一起防禦,堅守城池,直至諸葛亮的到來,後來王伉被當地人奉為神明。
黃潮銘介紹,位于潮州韓江大橋西端南堤的青龍古廟,建于北宋時期,裡面供奉紀念的正是這位将軍。潮州人稱他為“大老爺”,王伉研究會更多的是将他當作一種“愛民、護國”的精神來弘揚,當成潮州的傳統文化來研究。
一直以來,青龍古廟每年都有大型廟會,平時香火也很旺。得知王伉研究會合理利用善款,積極投入扶貧慈善事業的情況後,每年捐款的人數和金額越來越多。
2019年1月15日,在青龍古廟文化廣場舉行潮州市湘橋區2019年“迎新春·送溫暖”扶貧慰問活動,愛心物資堆起了一個個“小山”;2020年1月4日,在青龍古廟文化廣場舉行潮州市第三屆老年人公益服務節,老人們非常滿意地享受服務……
“每年區民政局都會給我們一份區裡貧困人口的名單。”黃潮銘說,在湘橋區民政局的指導下,每年的春節和中元節前夕,王伉研究會都會組織大型慈善活動,給全區甚至來自潮州其他地區有需要的貧困人士發放食用油、大米和現金等慰問品。
一個善字,将大家的心拴在了一起。為了做好大型慈善活動,王伉研究會理事會成員身體力行,廣泛動員社會愛心人士,以點帶面,以面帶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青龍古廟志願者以及來自潮州潮郡文化志願者團隊等到場幫忙開展扶貧濟困活動。
在平時,王伉研究會理事會成員雖各自有事業,工作繁忙,但他們都經常深入多個社群和鄉村,點對點幫扶貧困人口,給他們帶去慰問品。他們堅信“奉獻一片愛心,就能點燃一片希望。”
據統計,三年多來,王伉研究會已彙集社會力量,累計投入公益慈善,精準扶貧資金305萬多元。
“大愛湘橋”成為當地一張名片
除了物質幫扶外,王伉研究會還充分利用青龍古廟文化廣場中心戲台,大力開展文化幫扶。三年多來舉辦以群衆喜聞樂見的潮樂、潮曲、潮州歌冊、文藝晚會等演出100多場次。“每到周一、周三、周六晚上,青龍古廟中心戲台都有潮劇票友自發來這裡演出給市民看。”黃潮銘說,在這些演出中,王伉研究會為他們提供了場地和裝置,其他演出費用,都是志願者自己掏腰包的。
此外,王伉研究會還與潮州市書法家協會、湘橋區書法家協會等組織舉辦多場次公益贈送春聯活動。連續三屆與潮州電台等部門在青龍古廟文化廣場舉辦老年人公益活動節,在現場為社群困難群衆免費理發、免費健康檢查、社保醫保咨詢等。
通過系列幫扶措施,湘橋區已營造出“人人參與扶貧濟困”的良好氛圍,貧困人士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大美潮州、大愛湘橋”成為當地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