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有所夢乃因晝有所讀

“野蠻人的禮文非但嚴格,簡直嚴格得可怕。”羅伯特·路威《文明與野蠻》一書裡的這個觀點逆向立論,是否表明,禮儀之邦實是野蠻之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在撰文《正确的廢話與廢話的正确:“文學是人學”命題的辨證反思》,慷慨激昂,崩雲裂月,層進銜扣,氣吞山河。正洋洋自得,突然小妞啼哭起來,破除夢境,連篇文字玉碎無蹤,記憶了無痕,怎麼也拾不回來了。(附唐韻閣大庇齋主點評:類似這類話還有很多,諸如:武器的批判,批判的武器,理想的現實,現實的理想,等等。)

夜有所夢乃因晝有所讀

我說很偏愛龔鵬程的《中國文學史》,朋友立即表示不以為然,說龔鵬程所學太雜,不可靠。雜,能成為不可靠的原因嗎?一輩子在一個小角落裡吭哧吭哧就是可靠嗎?一個學者,有所創見已是難得,何況貢獻頗多,我們又何必求全責備呢?豆瓣此篇文章(《對龔鵬程先生之批評》),接近公正。我還是找來龔著表示偏愛之情吧。手頭這本是《近代思潮與人物》。翻到第307頁,《魯迅對中國小說史的诠釋個案研究》,這篇文章以30頁字數質詢魯迅及其《中國小說史略》,其旨不在與魯迅為仇,而是要借着說明魯迅的“洞見”與“不見”,來說明近代由魯迅建立的中國小說史基本論述模型的性質。

懸構文章,題目:論世界讀書日不宜讀書。緒論:世界讀書日,我絕不讀書。1.理論依據:叔本華認為,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造成反比,書籍和頭腦相撞,發出空空的聲音;2.現實依據:當社會轟轟烈烈提倡什麼,意味着缺失什麼,want有二義,需求,缺乏。正文(此處省略兩萬字)。結論:讀書本來就少,卻要告諸世界,那就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了。反響:長得醜不算不道德,節日裡跑出去吓人就不道德了。不過,雖主倡世界讀書日不宜讀書,但還是找來唐君毅的著作來翻閱。其實,一直不喜歡唐君毅的語言風格,随處可見“之”字,讀上去像林太太打嗝,行氣不順。獨有此段(《人生之體驗》)“說留戀”尚可一讀。

夜有所夢乃因晝有所讀

在創新口号滿天飄的時代,自鑄偉辭“思想演義體”,以後就恃此概念行走江湖,揚名立萬。日碼千字,半月告成一篇。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哼哈哼哈,哼哈哼哈。又,勞動節假至,仍在坐台,實副其名。所謂坐台,主要是讀書,讀張伯偉編撰的見此段《稀見本宋人詩話四種》。假日讀書有個特點,即邊閱讀邊神遊,長年一以貫之。見第261頁,方知合州桃花犬這麼高大上,禦犬呢!想到昨日微友阿博士花一千五百元買了一條金毛犬,怎不選合州桃花犬呢。

思維卡殼了,街邊走一走。暑熱來臨,微露手臂,竟聚蚊成兵。真羨慕那些大腿暴露的,坐卧草叢而安然無事。想起晉人傅選的《蚊賦》:“水與草其漸茹,育茲孽而蚊。镌朱銳于秋毫,刺鋸利于芒錐。無胎卵而化孕生,博物翼而能飛。肇孟夏以明起,迄季秋而不衰。衆繁熾而無數,動群聲而成雷。肆慘毒于有生,乃飧膚體以療饑。妨農功于南畝,廢女工于杼機。”未走多遠,陰雨淅瀝。于是,雨夜閉門讀禁書,仍有驚心動魄之效。忽然想起購于1996年9月的《中國曆代禁毀珍版小說》(全三冊精裝)幾經徏移而不知所終了,憾,憾,憾。

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左手提着山珍海味,右手提着廢舊破物,在曠野裡茫昧地走着,忽見一座巨型垃圾池,趕快甩手一扔,卻是左手甩起;想想覺着可惜,又忍着腥臊惡臭扒拉一通撿回來;右手卻終于忘甩了。這是什麼夢?什麼征兆?請研究精神分析學的微友幫助解析一下。還在下雨。晨讀,重溫《美的曆程》。這書的扉頁蓋有“天地書屋”方印,是二十多年前從友人書架上弄來的,有借無還的那種弄法。那個“天地書屋”想必早已關閉?在1990年代,那個自稱文化沙漠的東南一隅,三十萬人口的縣級市,卻有十餘家書店,且出售各類學術著作,其實算得上是很有文化品位的。沙漠,想必是自謙,衣食足而知榮辱 倉廪實而知禮節,在踏踏實實地建設其公德心環境。

夜有所夢乃因晝有所讀

兒童節,長春學生邢耀文萬裡迢迢赴渝訪我,感慨系之。晚間散步,小妞跟着大妞,數了一會兒星星,又樂此不疲地練習猩猩吼。接連數日,我的生活狀态,感覺就像這個自制的羅盤,材料是廢棄硬紙闆,沾有汗漬,上面題着有點亂碼狀的自绉詩,《罪責問題》:一對戀人走過荒漠/背負着沉重的時間……(全詩散布在刻度格裡,見背面)。其間有時也感覺充實,那是在讀冒廣生《後山詩注補箋》的時候。以前僅知冒廣生之名,近日讀其書,始知先生真是大師級學者,遠非目前頭銜學者可比肩。不知是不是因為閱讀使人在興奮的迷幻中勞神而耗精,又是數夜夢幻不斷,稀奇古怪,頗具叙事學意味。可惜本來總是難以複述,僅一夢有模糊印記,乃是夢見自己墜入深崖,居然安全着陸,隻是小腿酸麻了一陣;爬起未尋找絕世武功秘笈,未果,再尋找崖居絕代高俠,依然未果。怎麼跟武俠劇情的套路不一樣呢?

陰天,雨兆。一枝一葉總關情,一絲一紋系人生,清晨讀《呂氏春秋》,感慨其中一段寓言:“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朝居海上,從蜻遊,蜻之至者,百數而不止,前後左右盡蜻也,終日玩之而不去。其父告之曰:‘聞蜻皆從女居,取而來,吾将玩之。’明日之海上,而蜻無至者矣。”好玩的東西,豈可随便濫施。不過,我沒什麼好玩之物可施予衆人分享。任光祿《竹溪記》雲:吾不能與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勝,獨此取諸土之所有,可以不勞力而蓊然滿園,亦足适也。再次評估自己智商,确實較低,幹什麼事都磕磕碰碰,須憑堅韌不拔之志,徐徐圖之,方得一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