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為什麼會敗給自己的手下李嗣源?定場詩:心有鬥志,君臣一心,能圖四方疆域;心懷安逸,上下離心,易丢盛世江山。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定場詩:心有鬥志,君臣一心,能圖四方疆域;心懷安逸,上下離心,易丢盛世江山。</h1>

李存勖繼王位,内有李存颢、李存實不服,外有朱溫稱帝十萬大軍兵圍潞州,李存勖謹記父命,先借張承業、李存璋之力,搶先除掉意欲謀反的李克甯、李存颢、李存實等人。

李存勖召回周德威,梁軍錯以為晉有内禍,不敢再舉兵來援,哪知沒過幾日,李存勖親帶兵馬,從太原發兵伏于三垂岡,借着天複大霧,直抵夾城,梁軍無備大恐,李存勖一陣沖殺,殺的梁軍向南奔逃,投戈棄甲,潞州圍解。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為什麼會敗給自己的手下李嗣源?定場詩:心有鬥志,君臣一心,能圖四方疆域;心懷安逸,上下離心,易丢盛世江山。

李存勖開始治理國事,寬刑罰,禁賊盜,止貪暴,李存勖遇到饑寒者,必下馬來詢問長短,百姓稱贊。

朱溫圖成德、義武,李存勖親帶兵馬來援,周德威、史建瑭三千人馬設伏村塢間,遣三百人激怒梁将引入埋伏,周德威、李嗣源,史建瑭合力夾擊,梁軍大敗,斬殺二萬首級。

李存勖改變戰略,決定先取幽州,聯絡各節度使推舉幽州劉守光為尚父,劉守光自大不覺悟,哪知是計,梁使者道:尚父雖尊,還是人臣。

劉守光一怒之下,自立為大燕皇帝,李存勖遣周德威出飛狐狸,會,鎮、定之師讨伐。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為什麼會敗給自己的手下李嗣源?定場詩:心有鬥志,君臣一心,能圖四方疆域;心懷安逸,上下離心,易丢盛世江山。

周德威逼進幽州,朱溫大舉河南之衆來援劉守光,梁軍破棗強,時李存審,史建瑭三千騎兵趕來,擊敗梁軍,縱火大呼,梁軍逃跑,朱溫惱怒病發,其子朱友珪趁機殺父在洛陽即位,

朱友貞發政變,誅殺朱友珪即位,李存勖趁機連取數州,親帶人馬直逼燕國,劉仁光不敵,城破被俘,李存勖留周德威鎮守幽州。

魏州兵變,李存勖趁機奪取魏州,誘殺梁将劉鄩,契丹五十萬大軍來犯,周德威求援,李嗣源三千人馬為前鋒,契丹害怕向山跑,李嗣源追随,行至澗谷,兩軍交戰,契丹敗走,遭到李存審伏擊,契丹大敗,俘斬契丹萬計,北疆無憂。

李存勖開始南下與梁軍對峙,胡柳陂與梁軍展開血戰,周德威戰死,晉軍敗,伶人周匝,被梁軍俘獲,李存勖常常思念周匝。經過同州,鎮州,定州之戰後,兩軍各有所傷,衆藩鎮都薦李存勖稱帝,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渡河占兖州,直取汴州,梁滅亡,救出周匝。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為什麼會敗給自己的手下李嗣源?定場詩:心有鬥志,君臣一心,能圖四方疆域;心懷安逸,上下離心,易丢盛世江山。

周匝涕泣,薦陳俊、儲德源為刺史,以報自已免死之恩,無功封官,衆将多有不服,李存勖沒聽進郭崇韬之言,封二人為刺史。伶人自由出入宮掖,侮弄大臣,群臣憤怒,不敢出聲,郭崇韬不得志,與親信商量回避,有人道:不可,蛟龍失水,蝼蟻足以制之。

衆臣議立劉夫人為後,來抑制伶人,郭崇韬從其言,哪知劉夫人出身寒微,為皇後以後,極力蓄财,四方貢獻皆分二,一上天子,一上中宮,皇太後诰令,皇後教令,與皇帝制敕,奉之如一。

李存勖失政,四方饑苦,郭崇韬無罪被殺,李嗣源權重朝見險遭毒手,趙在禮據魏州先反,李存勖令元行欽征讨,行欽不利,退回衛州,請出李嗣源來北伐。

李嗣源攻城前夜部下嘩變,劫持李嗣源要與趙在禮合兵,擁李嗣源為帝,趙在禮開城迎接李嗣入城,不準叛軍進,李嗣源以收撫散兵為由,逃出邺都。

後唐開國皇帝李存勖為什麼會敗給自己的手下李嗣源?定場詩:心有鬥志,君臣一心,能圖四方疆域;心懷安逸,上下離心,易丢盛世江山。

出來後的李嗣源再沒人相信,李嗣源女婿石敬瑭商量,一怒之下反了李存勖,李存勖想調兵,此兵大不如以前,聽說李嗣源反多半去投奔,李存勖兵敗中箭而亡。

從李存勖稱帝到敗亡可以看出,李存勖有卸磨殺驢行為,好處都是自己,敗在自己手下之手,純粹是自己造成的。

原文/曆史中簡堂趙犨

編輯/曆史中簡堂羚羊飛渡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轉發、評論與關注,我是羚羊飛渡,中簡堂曆史文化交流群領頭羊,擅長隋唐五代史。中正簡素,立志弘揚曆史文化,羚羊挂角,多元角度解讀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