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忠君之人其實不少,李傕已是窮途末路,哪想又有轉機

作者:我在讀三國

李傕、郭汜中反間計不和,兩人交戰,死的人數不勝數。李傕劫了天子,郭汜又抓了大臣。李傕李傕喜歡妖邪之術,經常讓女巫擊鼓将神,賈诩多次勸谏,他也不聽。侍中楊琦暗中上奏,賈诩雖是李傕心腹,實際上沒有忘記忠君,陛下應該和他共同謀劃。就此賈诩成獻帝的人。

此時,李傕進谏,言及郭汜有不臣之心,監禁公卿,又要劫持陛下,要不是我救駕,陛下都被擄去了。獻帝能說什麼,隻能稱謝。

皇甫郦來見皇帝,皇帝知道他能言善辯,又和李傕是同鄉,下诏讓他前去講和。先到郭汜營中。郭汜說了,李傕先送出天子,我就放了公卿大臣。

皇甫郦又來見李傕,言及郭汜已經奉诏,你要如何?

李傕卻認為:首先大敗呂布,自己立了大功,又輔佐了這四年,有那麼多的功績,這些是天下人都知道的。郭汜不過盜馬賊,竟敢擅自劫持公卿大臣,與我抗衡,我是一定要誅殺他的。李傕這自認為功大的毛病。是毀了他的第一步。

皇甫郦勸谏說的話,把李傕所為和郭汜等同“郭汜劫持公卿,你劫持天子,誰輕誰重呢?”李傕聽不進去這種話,就要拔劍殺他。楊奉、賈诩極力勸谏,李傕才沒能動手,皇甫郦被拉出去時,還大喊“李傕欲弑君自立”,可見也不是個圓滑的人,卻是個會動搖軍心的。

李傕軍隊,大半是西涼人,又依賴羌族。皇甫郦又對他們說“李傕謀反,從者就是賊當,後患無窮”。西涼人聽此,軍心開始渙散,李傕聽說後又派王昌去追皇甫郦。王昌知道皇甫郦忠義,不追,回複說,不知逃到何處去了。李傕身邊之人離他越來越遠了。

賈诩又暗中派人告訴羌人,皇帝都是知道你們忠義的,長期作者也是勞心勞力,你們都會郡裡,後又重賞,于是羌人率兵離去。

賈诩又向獻帝進言,李傕貪婪,無謀,如今軍心已散,可以用爵位為誘餌。于是封他為大司馬,李傕很高興,認為這些結果是女巫将神祈禱的功勞,于是不賞賜軍中将士,卻重賞了女巫。都尉楊奉大怒,宋果也認為不如殺了李傕,匡救天子。

二人約定起事,事情洩露,宋果被殺,楊奉不勝,投了西安。李傕從此軍中聲勢衰微,郭汜又時常來攻,死的人不斷增多,已經是末路之時了。

李傕、郭汜大戰幾個月,眼看要結束了,卻生轉機,張濟率大軍,想與兩人握手言和,不然就要引兵攻打,李傕、郭汜相繼應允,對李傕、郭汜來說,這也算是目前最好的結果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