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僑華人熱議“文明對話”: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李翔 馬秀秀 吳侃 金旭 門睿)9月27日,以“文明對話與全球合作”為主題的第七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27日在山東曲阜開幕。多位華僑華人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下,不同國家間的文明對話極其重要,而華僑華人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更為顯著。

此前在美國華爾街從事金融行業工作,現旅居加拿大的國際金融财團風險管理資深顧問陳思進說:“以我在美國和加拿大工作生活的經驗,我認為當今世界就是文明融合的結果。而在目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更應該進行不同文明間的接觸和對話。疫情告訴我們,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文明對話彌足珍貴。”

常年從事中國與意大利文化出版交流工作的王韶華表示,中華文明和古羅馬文明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盡管位處不同大陸,軌迹不同,但有很多相似性,兩個文明的對話和交融近些年也越來越多。

新加坡新中咨詢集團創辦人兼總裁宋占勇說:“《孟子·滕文公上》說道,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也就是說天下萬物沒有一模一樣的,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正如當今世界,因為不同文明的存在而變得豐富多彩。新加坡本就是東西方交融之地,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加強平等對話,可以讓不同文明之間既交相輝映,又能推動彼此的和諧發展。”

從事中國與阿聯酋商品貿易往來的華商周凱明對記者說,這些年中國和中東尤其是阿聯酋的貿易往來逐漸升高,越來越多的迪拜朋友對中國産生濃厚興趣,對東方文明表現出熱愛,“文明的對話是經貿往來的紐帶,因為這是産生興趣的起點”。

對于華僑華人在文明交流對話中的作用,受訪者都給出了肯定的回複。

“華僑華人是中外文明對話的天然使者,華文媒體也應當發揮橋梁作用,使對話在更大的範圍内進行,影響更廣泛的人群。”希臘《中希時報》總編輯汪鵬表示,“中國和希臘都是文明古國,中華文明和古希臘文明都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斷發展的,作為華媒人我希望繼續為中希文化交流出力,讓古老文明在當代社會煥發新活力。”

寮國中華總商會常務副會長、寮國《中華時報》社長吳興華指出,新冠疫情令世界不同文明間的對話顯得更為必要,“增進不同文明間對話,華僑華人可以起到橋梁作用”。他舉例道,每逢傳統佳節,華僑華人舉辦富有傳統中華文化色彩的活動,可有助于當地了解中華文化。

“通過對話交流,可以消弭分歧,增進認同與了解。”巴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永久榮譽會長尹楚平對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的召開給予了關注。他表示,海外僑胞具有語言、文化背景的雙重優勢,應主動承擔起促進祖(籍)國與住在國文明交流互鑒的責任,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華人華僑聯合會會長白義則認為,華僑華人是各國文化交流的傳信者和橋梁,可在“民相親,心相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華僑華人應該從自身出發,成為能讓别人信服的故事講述者”。

推動文化交流與對話,海外青年一代也付諸了行動。

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許寒迪在加拿大多倫多做實習律師,她與許多華僑華人一樣,在系統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時,從未放棄學習中文和中華傳統文化。“得益于多元文化背景和多語種交流能力,我和朋友們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搭橋鋪路’的作用。”

在日本從事網際網路自媒體部落客的劉思雨是一位“95後”,她告訴記者,她的團隊拍攝的各種介紹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視訊受到很多網友尤其是年輕人的追捧和讨論,這足以證明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是能激發各自國家群眾的興趣,如果把握住這種交流機會,相信就能促成彼此了解與合作。(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