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前言: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為了提高世人的智慧,著作了一本奇書《智囊》。在“兵智篇”中收錄了一個故事。說東晉末年名将王鎮惡,與後秦戰于渭水,他令士兵們都躲在船艙中隐匿,後秦軍見船隻向前疾馳,而看不見船上有人在操控,對此大呼神奇,其為是有神靈相助。王鎮惡率軍抵達渭橋後,命人解開了纜繩,這些船隻都被水流沖走。王鎮惡對部下說,此地離家鄉有萬裡之遠,現在船隻已經被沖走,唯一能做的就是奮勇殺敵,取勝了能揚名立萬,若是失敗就會客死他鄉。在王猛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激勵之下,士兵們個個鬥志昂揚,最後大敗強敵。其實王鎮惡的“高光時刻”遠不止于此,号稱戰神的劉宋政權開國君主,武力值獨霸天下的劉裕,能建立不世基業,其中就有王鎮惡的大功勞。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少年有傳奇受到劉裕的賞識

《宋書》記載王鎮惡生于長安,他父母因為嫌棄其生辰不好,将他寄養在遠房親戚家中,王鎮惡的爺爺是前秦大名鼎鼎的宰相王猛,他見到這個孩子十分驚奇,說他在五月初五,這個不吉利的日子出生,以後不是凡人,是以取名鎮惡。在王鎮惡十三歲的時候,前秦風光不再關中戰亂四起,王鎮惡四處流離。在此期間他博覽兵書,用知識武裝了自己的頭腦,後來王鎮惡跟着自己的叔叔,歸順東晉受到重臣劉裕的賞識,被任為前部參軍,由此開始了他輝煌的戎馬生涯。義熙五年劉裕攻打南燕,王鎮惡在抗擊盧循之時,助劉裕滅了盧循立下赫赫戰功,是以被封博陸縣五等子。當時同是北府兵主力将領之一的劉毅,不甘屈于劉裕之下,暗自積蓄實力圖謀控制朝政。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用僞裝迷惑劉毅進軍江陵

他長期割據江陵,是個非常有實力的大将,劉裕雖然知曉他心懷不軌,但一直忌憚其實力,等待合适的時機收拾他。義熙八年劉毅染病,他要求朝廷,将其堂弟兖州刺史劉藩,調到荊州自己麾下。劉裕得知消息,決定借此契機剪除劉毅。劉裕明面上假裝支援劉毅,但在暗地裡上書晉安帝誅殺劉毅,陳列了劉毅的諸多作反罪名,并指出劉藩也是同謀,在劉藩入朝之時,将他當場誅殺。随後以王鎮惡為先鋒,打着劉藩王的旗号進軍江陵,率百艘艦船讨伐劉毅。王鎮惡日夜兼程,一路上打着劉藩旗幟,聲稱是兖州兵西上,劉裕的保密工作做得好,王鎮惡也十分擅于僞裝,于是将劉毅蒙蔽住,對此絲毫沒有防備。半個月後王鎮惡率軍到達豫章口,這裡距離江陵僅有20裡。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出奇兵燒毀城門強攻江陵

王鎮惡令全軍舍船上岸,用最快的速度奔襲江陵。走到距離江陵五裡地的時候,被劉毅的部下朱顯之識破,他看到聲稱是增援的兖州兵,卻帶着攻城器械,很明顯他們不懷好意,朱顯之稍加分析,察覺到了禍事,一面令軍士固守城門,一面飛奔報告劉毅。見僞裝即将被識破,王鎮惡為了搶占先機,果斷分兵兩路,一路以奇兵姿态突擊,趁着風勢放火,燒毀江陵外城的東門和南門。自己率領一路主力,圍攻江陵的内城金城。當時金城内有劉毅的3000多兵力,這些人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是劉毅麾下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之一。王鎮惡與劉毅的精銳展開較量,但敵軍強大且占據有利地形,讓王鎮惡久攻不下,兩軍激戰半日也未見分曉。

挖地洞突進城池盡顯猛将本色

既然強攻沒有效果,王鎮惡決定智取。他一邊用更猛烈的姿态攻城,從正面牽制住敵軍主力,一邊派兵暗中在城牆下挖地洞。待到地洞挖穿城牆之後,王鎮惡率衆突進了金城與敵軍短兵相接,這場戰役打得非常激烈,可以說是遍地屍首血流成河,王鎮惡身先士卒,手持武器左揮右砍,盡顯一代猛将本色。在這場惡仗中,王鎮惡身中五刀,手中的刀鞘都被折斷。在兩軍打得難解難分之際,王鎮惡決定不能隻悶頭砍殺,要使用心理戰瓦解敵軍士氣,于是他一邊打,一邊令士兵們喊話,說劉裕的大軍不日便到,劉毅的末日就要來臨,等待你們的就是死路一條,現在投降還能保住性命。劉毅的軍士們一聽,鬥志銳減士氣開始渙散,紛紛向後潰敗。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取得輝煌戰果得到劉裕的器重

劉毅見大勢已去,心中絕望最終在江陵城北,牧牛佛寺自缢而死,等到20天後,劉裕才率領晉軍主力趕到,此戰王鎮惡帶領先鋒軍,搗毀了劉毅盤亘經營多年的老巢,取得輝煌戰果,讓劉裕十分驚喜,對王鎮惡越來越器重,王鎮惡威震全軍,成為劉裕的得力大将。義熙十一年,王鎮惡受命攻打襄陽,司馬休割據此地,王鎮惡一路勢如破竹,不費吹灰之力就将其剿滅。到了這個時候,東晉境内的地方勢力,全部被劉裕剪除,王鎮惡也因為赫赫戰功名動天下。弘始十四年,後秦君主姚興去世,其子姚泓為了繼位,在朝中和兄弟自相殘殺,後秦是以紛亂不止,後秦對東晉一直是個很大的威脅到,是以劉裕決定趁機北伐後秦,《智囊》中所講的故事,就是在這個階段發生。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再做先鋒征伐後秦所向披靡

義熙十二年八月,劉裕任王鎮惡為龍骧将軍,與猛将檀道濟一同為先鋒,并再發數支大軍兵分五路,從淮河向洛陽進軍。在出發前劉裕的大将劉穆之,對王鎮惡說朝廷将關中委托給他,叮囑其不要讓朝廷失望。王鎮惡回答說此去不攻克鹹陽,誓不渡長江而回,并開了一個玩笑,說如果自己将三秦平定,主公可不能忘了賞賜。随後王鎮惡率領部隊一路西進,到達後秦域内一路過關斬将,戰無不勝所向無敵,後秦軍懾于王鎮惡的聲威,在他所過的諸多城市過程中,後秦守軍無不聞風喪膽,有的甚至不戰而降。先鋒軍推進得十分順利,一路經過項城、許昌、虎牢關,直接推到了洛陽城下。所謂人的命樹的影,城中守将姚洸,對王鎮惡的惡名早有耳聞,其一路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戰績,更是給姚洸很大的震撼,他自知不是王鎮惡的對手,打下去不會有自己的好果子吃,于是主動開城投降,王鎮惡得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洛陽。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兵發潼關與敵對峙遭遇糧食危機

其實劉裕原先的指令,是拿下洛陽後,令先鋒諸軍原地等待與主力彙合,而後一起行動,而王鎮惡見晉軍士氣高漲,後秦紛亂愈演愈烈,是以當機立斷,向防禦空虛的潼關進攻。潼關位于渭河下遊,是後秦都城西安的門戶,此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畢竟事關政權的安危,當時後秦在潼關,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派姚紹率領五萬精兵固守。王鎮惡與檀道濟協同作戰,但畢竟晉軍勞師遠征,兵力不足加上孤軍深入,後勤保障也不能及時跟上,是以一時對潼關毫無辦法。兩軍在潼關進行了曠日持久的對峙,後秦“主場”作戰占據優勢,晉軍先堅持不住,軍中的糧草被消耗完畢。屋漏偏逢連夜雨,北魏也趁機對東晉進行騷擾,東晉國内無暇顧及攻入後秦腹地的遠征軍。

當機立斷繞路夾擊後秦都城

在内外交困的局勢下,王鎮惡知道隻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當務之急就是解決軍隊的生存問題,是以他下令全軍就地籌糧,還親自去做當地百姓的說服,動員他們捐獻糧食。史載由于王鎮惡的籌糧有方,老百姓莫不争相送糧,大軍的糧食危機是以解除。義熙十三年八月,劉裕帶領大軍趕到潼關,王鎮惡在此時雖然熬死了姚紹,但潼關依然是固若金湯。劉裕求戰不得陷入苦惱之中,王鎮惡對敵情與周邊環境進行周密的偵查,他建議劉裕直接繞過潼關,命水軍沿渭水西上,與陸軍對西安進行夾擊,劉裕覺得有理遂采納了這個建議。王鎮惡又主動請戰,率水軍入渭水,按照計劃在渭橋登陸,正如《智囊》中所講,他下令毀掉船隻,以激勵軍士勇往無前。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盛極一時而對自身有清醒認識

戰鬥打響之後,王鎮惡身先士卒沖鋒在前,将士們無不深受感染,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他們最終大敗秦将姚丕統領的渭橋守軍。雖然姚泓親自帶兵支援,但也是于事無補了,潼關守軍聽聞姚泓兵敗,竟然一哄而散,晉軍持續增援西安,姚泓見大勢已去,率軍出城投降,後秦宣告覆亡。在劉裕進駐西安後,對王鎮惡的寵愛與贊譽溢于言表,說有了王鎮惡自己的霸業必将有成。王鎮惡在滅秦之戰中立下首功,進入其軍事生涯的鼎盛時期,在戰後王鎮惡也是以被提拔為征虜大将軍。王鎮惡的威名盛極一時,受到萬衆矚目,作為一代名将,他深知鳥盡弓藏的道理,為了避免遭受猜疑,他不惜“自黑”,極力展示對金錢的貪戀。

成就一代戰神的猛将,不惜“自黑”保全,而依然落得凄慘下場

尾聲

在關中豐收之時,王鎮惡在當地大肆斂财。當時江南地區勢力,對王鎮惡十分嫉妒,沈田子對此向劉裕進言說,不可信任王鎮惡。劉裕開始對掌管兵權,威名顯赫的王鎮惡心生畏懼,加上奸佞的挑唆,劉裕對王鎮惡的猜忌越來越深。有了劉裕的支援,以沈田子為代表的江南勢力集團,更加有恃無恐,竟然密謀殺害王鎮惡。義熙十四年,沈田子邀請王鎮惡到大營議事,進而将王鎮惡誘殺,一代名将王鎮惡隕命當場,結束了他46歲的生命,實在讓人不勝唏噓。不過王鎮惡靠着赫赫功績,曆史會給他留下煌煌一筆,也會給他一個公正評價。

【參考資料:《智囊》,《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