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遍地都是“小京都”

初到金澤時,北陸新幹線還沒開通,也還未在外國觀光客之間成為熱門觀光地,金澤城在櫻花季的暮色中安甯寂靜,茶屋街一帶保留着江戶時代城下町風景,流露出比京都更加古樸的片刻,同行有人告訴我:金澤嘛,人稱“加賀小京都”。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加賀小京都”金澤市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小京都”這個詞,隻覺十分奇妙,後來在日本各地周遊,這種新鮮感就消失了:“小京都”實在是太多了!

去了伊豆半島上的修善寺,人們說這裡是“伊豆的小京都”;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圖源Unsplash

去了岐阜縣的高山市,人們說這裡是“飛驒的小京都”;

圖源維基百科

去了山口縣的萩市,人們說這裡是“山陰的小京都”……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圖源YouTube@萩市観光課公式チャンネル「はぎたび-hagi tabi-」

就連遠離京都的東北地區的秋田縣,也有櫻花盛開的角館町,被稱為“奧陸的小京都。”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旅行網站也很愛這個噱頭,常常推出“日本全國小京都XX選”的特集,漸漸就看出了點兒門道:“小京都”是絕佳的旅遊營銷招牌,但凡風情古老一點兒的地方,要想迅速提升知名度,就冠以“某某地的小京都”的名号。

不隻是叫叫而已,它在維基百科上擁有一個詞條,背後有一個名叫“全國京都會議”的團體,在1985年由包含京都在内的全國的26個市町結成,辦事處設在京都觀光協會内,經過它的認證,便可以擁有一個官方的“小京都”頭銜,每年隻需繳納5萬日元(約合人民币3000元)會費。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根據這個組織公布的最新資料:2021年4月,日本全國共有40個“小京都”。

今天的“小京都”是這樣,看起來隻是借京都的“古都”意向來用用,但其實曆史上并不是如此:室町時代至戰國時代期間,各地方大名出于對京都文化的憧憬,紛紛在領地内模仿京都的都城開始進行建設,第一批出現的“小京都”,即是“模仿京都建造的城市”。

多數已随戰火而湮滅,但仍留下了幾個代表的存在:大内氏建造的“西之京”周防山口、一條氏建造的“土佐的小京都”中村、朝倉氏建造的“北陸的小京都”一乘谷,金森氏建造的“飛驒的小京都”高山……

這些複制京都而建的城下町,首先都選擇了有山有水的土地,借代京都代表地标:東山與鴨川;

其次街道要規劃為棋盤狀,這是京都從長安那裡學來的;再來是勸請神社和寺院,各地都出現了祇園社和清水寺;

更不用說,建造京都風情的家屋、積極引入京都風的的地名、習俗和祭禮。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飛驒的小京都”高山市

山陰道上的周防山口是個很好的例子,它被認為是“原汁原味的小京都”代表。

1364年,擔任防長二國守護大名的大内弘世為了拜見将軍足利義诠初次上洛,即被京都風物所俘獲,回國後在地形與京都相似的山口建了新城,作為居城使用,後世的大内氏家延續7代,始終為這座城下町的“京風化”不斷努力着。

一些遺迹如今仍然保留着,例如名叫“一之坂川”的河流,依稀可見鴨川表情;邀請山水畫家雪舟建築的常榮寺庭園,正是京都人引以為傲的“雪舟亭”;又有從京都勸請的八坂神社和古熊神社(北野天神),以及今天令山口人視為驕傲的、被認定為“國寶”的瑠璃光寺五重塔。

即使已經和京都如此相像了,但從前的大内氏一族,是萬萬不敢聲稱宣揚自己是“小京都”的。

這個詞組至今近代才流行開來,最早可以考據的出處是戰前流行的旅行雜志,戰後被稱為“小京都”的城市越來越多,它們的特征十分一緻:沒有經曆明治時代的城市開發、沒有發生大型自然災害、沒有遭遇二戰的空襲。

1970年代,日本的高度經濟成長期結束後,城市被過度開發,将自然和曆史的保護完好的這些地方反而得到了肯定,成了日本國内新興觀光資源,在雜志上隔三差五出現。

就在“小京都”即将成為一種亂象之前,“全國京都會議”成立三年後,在1988年召開的第四次總會上,為“小京都”的資格确定了三個具體标準:擁有與京都相似的自然和景觀;和京都有一定曆史聯系;擁有傳統的産業和藝術。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完美符合這個标準的是“土佐的小京都”中村,即今天的高知縣四萬十市。

最初是在室町時代京都的“應仁之亂”中,一位名叫“一條教房”的公卿逃離戰火移住到這個地區,此後按照京都的樣貌進行建造,不僅直接以“祇園”“京町”“鴨川”“東山”等地直接命名,還将大文字山的送火習俗也照搬了過來,今天在每年陰曆的7月16日,這裡仍會照着京都的樣子在山上用火把點亮一個“大”字,祭祀先祖。

追溯起來,“全國京都會議”成立的原因,也是受到了這個“土佐的小京都”的啟發:每年的11月,四萬十市要舉行“一條大祭”,在這個祭典上使用的“聖火”,一直都是從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下鴨神社取火的。來到京都取火的四萬十市的人們專程拜訪了京都市觀光協會,感動于他們為了延續幾百年來與京都的曆史聯系不斷做出的努力,京都市觀光協會邀約了各個“小京都”,決定共同進行觀光宣傳,向全國推廣各地的傳統與文化。

日本的“小京都”風潮在上世紀90年代達到了頂峰,數量最多的1999年,全國同時存在56個“小京都”。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它們是在日本進階經濟成長期中,沒有被工業化和城市化所影響,沒有被大量開發,殘留下來的具有曆史文化價值的街道。

但另一方面,2000年後也不時就有加盟者從“小京都”退出。

談及原因,“全國京都會議”的說法是:或是與某地形象推廣政策不再相符,或是出于财政上的原因。有人猜測,又或是因為交通越來越便利,人們随時可以前往京都觀光,不再需要通過“小京都”來滿足對京都的憧憬。

京都是個很好賣的招牌,卻有人不想要這塊招牌。

時隔多年再去金澤旅行,不再有人對我聲稱這裡是“加賀的京都”,一位當地人大發善心告訴了我幾條“在金澤旅遊的禁忌”,首當其沖便是:别再說金澤是小京都!據那人說,對生長于這個城市的人來說,“小京都”絕對不是一個褒義詞,令人嫌厭。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充滿古都風情的金澤東茶屋街

金澤人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讨厭“小京都”這個名号還值得商榷,畢竟這個城市早在1985年就作為第一批“小京都”加入了“全國京都會議”,但金澤人如今應該是真的不願意再被這麼叫,因為它在2008年就已經退會了。

官方宣稱的退會理由是:城市宣傳方針變化及都市成立的基盤相悖。

對于後一個理由,如同金澤人經常強調的那樣:京都和金澤一點兒也不像。

作為日本的都城,京都是朝廷公家文化的代表,道路如同棋盤一般整齊有序;前田利家建造的金澤城下町,則是武士社會的代表,錯綜複雜的道路構成了這個城市。

從性格特質上來說,京都是貴族的優雅,金澤則是庶民的風流。

京都擁有1200年曆史,而金澤僅僅400年曆史,京都擁有17處世界遺産,而金澤的世界遺産數量為0,從曆史的視角來看,“小京都”這個标簽,一定是金澤沾了京都的光了。

但金澤人以自己的文化為傲,不願意永遠活在京都的光環之下,想要打造獨具特色的觀光都市——這個野心其實早早就有苗頭了,早在1995年公布的一份《金澤世界都市構想》之中,就出現了打造“世界都市 金澤”的字樣。

為金澤人的這種野心提供底氣的,是在次年日本公布的《曆史街區總體營造法》中,金澤成為第一個被法律認定的城市,比京都早了整整10個月。想要成為世界都市的金澤,20年過去了,2015年北陸新幹線開通之後,人們再提起金澤,首先想起的肯定不是“小京都”了,而是那個既有傳統藝術又有現代美術館,而且還擁有日本唯一一個“世界最美車站”的獨特城市。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櫻花滿開的金澤城

在日本,和“小京都”一樣頻頻可見的,還有各地的“小江戶”:埼玉縣川越市、千葉縣香取市和栃木縣栃木市是最出名的幾個,倒是從沒出現過抗拒“小江戶”這個标簽的城市,原因大概是“原本的京都還在,但江戶已經消失了”。

類似的還有“小富士”,日本人又稱它為“鄉土富士”,總數超過400座,是山嶽信仰的産物。

現代的産物是“迷你銀座”,我曾經在鹿兒島最南端離島上見過一條破敗的商店街,卻有個繁華的名字叫做“銀座通”,據說全國可以找到超過500條這樣“XX銀座”。

模仿的對象不局限于國内——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建造了許多仿歐洲小鎮,到處都可以看到“德意志村”,如今還會看到“志摩地中海村”“志摩西班牙村”“歐洲波爾圖”之類,仍然尴尬地存活于各個地方城市。

日本現在還有40個“小京都”,隻要交錢就有官方認證

鹿兒島的“薩摩富士”

岐阜縣和愛知縣之間有一條木曾川,一百多年來一直被叫做 “日本的萊茵河”,是著有《日本風景論》的地理學家志賀重昂在遊曆歐洲回到日本之後命名的,聲稱這裡擁有萊茵河岸的風景,瑞士的湖光山色。

他将日本各地與歐洲做比較,其餘還有鹿兒島和那不勒斯、伊豆半島和意大利半島,江戶川和萊姆士河……

這種類比法後來曆史人類學家大室幹雄所批判,認為是國家民族主義和對歐美的崇拜主義兩種感情扭曲在一起的結果。

大室有一句話說得十分中肯:

“所謂觀光,是一種别處沒有的東西,也即依賴于特異性和新奇性才成立的東西,将一個地方的觀光資源類比于其它地方,是将這個地方矮小化、卑小化的一種做法,極大可能會抹殺這個地方難得的特異性。”

可惜并沒有被後人聽進去。

※ 本内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一覽扶桑(ID:sjcff2016),作者:庫索(旅日作者,啃日劇日影為生,現居京都,不定期流竄于島國各處)日本通經授權釋出。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圖檔均由庫索拍攝。

- 完 -

🎞🎞🎞

日本東北部的秋天

季節限定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