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到中紀委打虎前,王岐山幹這個事也很漂亮

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已經于6月7日在京閉幕。一如往次,這次對話依然是高規格。

國家主席習近平于6月6日,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了題為《為建構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而不懈努力》的講話,強調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最大的發達國家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兩國應該從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勇于擔當,朝着建構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方向奮力前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了來華出席對話的美國國務卿克裡和财政部長雅各布·盧。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國務委員楊潔篪則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别代表身份,跟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别代表約翰·克裡、雅各布·盧共同主持了本輪對話。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十年前,中美兩國上司人提出建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美舉行了五次戰略經濟對話。2009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建立,迄今為止舉行了八輪戰略與經濟對話。

回顧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走過的10年曆程,王岐山曾發揮重要作用。2008年3月至2012年11月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期間,王岐山也曾經以國家主席特别代表身份,出席了2008年的第四次、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2009年至2012年的首輪至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王岐山在對話中的表現,至今仍獲國際媒體點贊。

首秀

“王岐山40分鐘脫稿秀折服美國”

到中紀委打虎前,王岐山幹這個事也很漂亮

2008年6月17日至18日,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美國馬裡蘭州安納波利斯舉行,中方挂帥的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當時,王岐山走上國務院副總理崗位才3個多月,這是他出任副總理後的首次出訪,而且是直接跟美方“過招”。美方正值經濟衰退狀态,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王岐山的談判政策、風格和技巧都非常引人注目。

6月18日晚,在美國政商界的晚宴上,王岐山發表了即席脫稿演講。開場時,他向現場嘉賓展示了自己夫人為他標明的紅色領帶,以示對這次對話的成功的慶祝,接着表示本來準備好了一份演講稿,但決定不念了,因為“和新聞稿差不多”。稿子裡的内容已由保爾森釋出,他自我調侃說,不喜歡念講稿喜歡即興講話,雖然這樣容易禍從口出,但他還是決定“冒險脫稿講”。

他的“冒險脫稿講”,直指美方擡頭的貿易保護主義。“來美之前,有朋友警告我,這次去要小心,美國的大門要關了。”他說,在他印象中,美國貿易立國,不應該是這樣,“在全球化浪潮發展的今天,各國經濟發展面臨中很多新問題,出于對自己國家經濟和安全利益的顧慮,美國存在保護主義也是正常的,何況現在還是處于美國的大選期間。”

他坦承,“說老實話,中國也有人存在保護主義思想,有些學者就認為中國開放得太大了,擔心華爾街那幫人太會賺錢了,把我的的錢都賺跑了”;“從曆史的長河看,誰封閉,誰落後,中國曾經先進過,但随後的保護主義一保保了一千多年,讓中國十分落後”。他強調,經曆了很長時間的封閉,中國人痛苦地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在三十年前作出正确的選擇,改革開放的政策深入人心,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政黨的要求,而是全國人民的共識。通過三十年改革開放,中國變了,變得太快了。他舉例說,北京變化之快,讓當時擔任北京市長的他連一張準确的地圖都來不及印刷。

對于王岐山的這次首秀,國際媒體這樣評價:王岐山40分鐘脫稿秀折服美國。還有評論人士提出:在談判桌上,既能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又能讓對手心服口服,最值得對手的尊敬。

幽默

“我跟蓋特納應該是'叔侄'的關系”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有媒體評價說,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這個平台上,幽默和笑聲一路伴随,形成這樣的氛圍與王岐山頗有關系。繼2008年6月的首秀之後,王岐山多次在對話中展示出幽默機智的風格。

2009年7月,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華盛頓舉行,在閉幕晚宴上,時任國務委員的戴秉國笑稱王岐山“是京城幾大名嘴之一,他是很有演講天賦的”。

王岐山也再次發表了即席演講,談到許多與會者曾見證中國改革開放時,跟時任美國财長的蓋特納論輩分,戲稱自己是蓋特納的“叔叔”,他說:“在座的很多朋友在不同階段都見證了改革開放,包括蓋特納财長1981年騎着自行車在北京學習。我跟蓋特納的關系,在網上有人說我應該是他的叔叔。因為他的父親老皮特是原福特基金會首任駐華代表。在20世紀80年代,我曾經跟他父親去申請福特基金會的資金,做研究項目,是以工作上有聯系。按照中國人講,這工作上發生聯系了,孩子就得叫對方叔叔或者伯伯。”

據媒體報道,這次對話,在最後一天下午的中美聯合記者會上,希拉裡一開始未戴同聲傳譯機,直到王岐山走上講台,這位國務卿終于坐不住了,徑直跑到聽衆席上搶過一個耳機戴在了耳朵上。媒體笑稱:連希拉裡都成王岐山的“粉絲”了!

這次對話,喜歡打籃球的奧巴馬還送給王岐山一個籃球,接到籃球,王岐山立即做出一個投籃動作,在場人士會意一笑。

到中紀委打虎前,王岐山幹這個事也很漂亮

銳利

“講好聽的話沒有用,咱們來點實在的”

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成效,令各界看到了王岐山“鐵腕”的一面。“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平台上,王岐山也經常在機智幽默的同時,展示出相同的“銳利”本色。

以2011年5月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為例,開幕前一周,時任美商務部長駱家輝在一個釋出會上表示,中方在保護知識産權、将政府采購和鼓勵創新脫鈎等問題上進展緩慢,稱美方履行自己承諾的程序取決于中方執行措施的程度。

不過,這次對話正式開幕後,美方官員更多強調雙方合作的重要性。

希拉裡就表示,如今兩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國關系的發展也是“摸着石頭過河”,雙方都會無意中“碰到石頭”,但如果互相信任,更好地了解對方意圖,就不會被那些“滑溜的石頭”絆倒。會說漢語的蓋特納則引用孔子名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中國客人。

到中紀委打虎前,王岐山幹這個事也很漂亮

王岐山與蓋特納在第三輪中美經濟對話開幕上交流

與美方官員“賽中文”、拼幽默相比,王岐山在開幕式的發言中則直接指出了中方要求美國做到的幾點,包括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經貿合作時間表和路線圖,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放寬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的禁令,還包括不要把貿易問題政治化等等。他強調,“任何一步實際行動将勝過千言萬語。”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對于王岐山的上述表現,有評論人士提出,王岐山的表态是這樣的:您講好聽的話沒有用,咱們來點實在的,并将一連串的問題抛出去。

而且,這次對話期間,王岐山還接受了美國公共電視台節目的采訪,并直言美國對中國的看法“過于簡單”。

講曆史

提“庚子賠款”以古喻今

到中紀委打虎前,王岐山幹這個事也很漂亮

2012年5月4日,王岐山與希拉裡出席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王岐山是學曆史出身的,“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平台上,王岐山也曾講曆史故事,從曆史發展的角度看待中美關系。

在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閉幕晚宴上,王岐山演講中提到了“庚子賠款”:人說“名師出高徒”,我剛才知道了蓋特納财長是基辛格先生和魯賓先生做伯樂,在中國這就有師生之誼,這一下子就給我一個提示,我就想我有什麼老師能夠和基辛格和魯賓相提并論呢。我也想找出這樣的一個老師,最後我找到了,這就是我在中國西北大學讀書的時候,我們西北大學有一個老校長叫張伯聲先生。這個老校長是一個地質界的權威,應該說他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在清華學堂利用美國的“庚子賠款”到美國來留學的。

王岐山說,這位利用美國的“庚子賠款”到美國留學的老師,當年坐船赴美時,天天坐在甲闆上,看着海浪思考,這個浪它為什麼不是直上直下的?它是湧動的。大自然地殼的構造,一定是以最省力的方式在運動。由此,形成了該位老師後來的學說——被國際所承認的“波浪地殼構造”。

講完老師的故事,王岐山說“他讓我感受到曆史的潮流,人類在曆史潮流的問題上,實際上和大自然是一樣的屬性。那就是'順曆史潮流者昌',或者叫赢;'逆曆史潮流者亡',或者叫敗”;“其實全世界、全人類,我說各國的人民,恐怕要的都是和平與發展,富裕與文明。政治家也好,學者也好,能夠認識到這點,順這個潮流,我看就能把事情辦好。我看中美關系發展到今天,也是順應了曆史的潮流。而這個曆史潮流是中美兩國人民的需要,是中美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又為中美兩國的政治家所逐漸認識”。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報記者王姝校對:郭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