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靜靜的看着牆壁上懸挂的鐘表,指針一秒一秒的劃過,時間在一秒一秒的流逝,關于時間,它是否具有真實性呢?

時間
時間究竟是人類的主觀意識造成的,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這是人類的一個飽受争議的問題,它困惑着無數的哲學家,科學家和藝術家,為了解開這一迷惑,很多人都被時間在各類事件中所展現出的沖突現象所困惑。
路德維格·玻爾茲曼(Ludwig Boltzmann),一位著名的實體學家,他以“熵”(實體學上指熱能除以溫度所得的商,标志熱量轉化為功的程度,從廣義上講它是衡量變化的一個實體量,總是随時間增長的。)來研究時間,看它是否具有方向性,然而就在快要得到結果時,卻自殺身亡,時間是否真實且具有方向的謎團未被揭開。後來,一位叫艾倫菲斯特(Paul Ehrenfest)繼續研究時間之謎,結果也是以類似的方式而死去。
時間之謎在他們的不幸遭遇中變得撲朔迷離,現在,我們慢慢的揭開在現實中充滿沖突的時間之謎。
生活當中,時間是以“秒”來計算的,每60秒相當于一分鐘,每60分鐘相當于一個小時。秒并不是自然界最小的時間機關,量子理論的觀點認為,最小的時間機關是普朗克時間,自然界中沒有比這更小的時間機關存在。
像時間“秒”的概念和我們平常生活中用到的長度量度“米”一樣,都是經過人為設定的計量機關,它們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人們生活上的友善,幫助人們解決各種問題,而它們本身沒有太多的實在意義。
比方說有一個人,從A地到達B地,假定這段路程是2裡,走完這段路需要用時20分鐘。一目了然,很容易看出這個人走路是快還是慢,并且可以計算出他的平均速度,我們似乎從中看到了時間存在真正意義,就是為了描述事物變化的快慢。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着,讓我們感覺到一個真實的時間存在。時間的真實本質展現在運動上,隻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運動,我們才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假如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靜止,那麼時間就會從我們的意識中消失,我們便無法感覺它的存在,是以,可以認為時間隻是抽象中的東西,是我們的意識造成的。
時間的真實本質是運動,為了衡量事物變化的快慢而存在,它是否具有方向呢?如果認定時間具有方向,那麼就可以認定時間是不可逆的,萬物的變化是不可逆的。
無論是東方和還是西方的科學家都對時間的方向性進行過研究,包括著名的黑洞研究者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他在《萬有理論》一書中,也談到了時間的方向問題,并做了深入的研究。
科學界一緻認為時間具有方向性,這個方向是從過去指向未來,并且是不可逆轉的。打個比方,一個人站在湖邊,從地上撿起一塊鵝卵石,然後投向湖中,此時會看到湖面蕩起層層漣漪,你永遠不可能看到的現象是湖中的漣漪慢慢收縮,鵝卵石蹦出水面,以抛物線的形式回到人的手中。
不可否認,時間具有方向性。也許你會産生這樣的疑問,時間是主觀性的東西,為什麼它會具有方向性呢?
可以認為時間的方向性是事物變化的方向。我們都知道,一個完整的玻璃杯子,從桌子上掉下,然後破碎,這個過程不可能被反過來,破碎的玻璃杯子不可能複原再回到桌子上。完整的玻璃杯子可以視為一個高度有序的狀态,掉到地闆上就變成無序的狀态,玻璃杯子從無序性無法再恢複有序性,這個過程說明時間是不可逆轉的,證明它具有方向性。
玻璃杯子從桌上掉下,落在地面上,再到破碎,這個過程的變化,我們把它視為一段曆史,這段曆史的本質就是時間,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就是運動事物變化的抽象體,這段曆史是無法逆轉的,讓我們對時間産生了一個方向性的認識。
摘自《宇宙密碼》作者:趙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