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念師恩丨傳承有序:教書育人很幸福,長大後我成了你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春梅

念師恩丨傳承有序:教書育人很幸福,長大後我成了你

一說起自己的母校,談到當年教過自己的老師,青島實驗高中博士教師、創新人才培養中心負責人甯磊立馬開啟了“話痨”模式。原來,甯磊高中就讀于青島實驗高中的前身——青島十五中,三年高中生涯結束以後,順利考入大學,随後讀了碩博,并在博士就讀期間被公派到德國留學。積極、熱血、上進的甯磊博士畢業以後無怨無悔地選擇回到母校,當一名高中教師,目前負責學生的科創教育,“很安心、很滿足,從裡到外都幸福”,甯磊說,他要把母校和老師給他的愛傳遞到自己的學生身上,用行動去回報母校和老師們的培養。

念師恩丨傳承有序:教書育人很幸福,長大後我成了你

青島實驗高中博士教師甯磊在教孩子們做實驗。(受訪者供圖)

<h4>提及當年如數家珍</h4>

跟甯磊交流,你會感覺時光沒走。當談到自己在母校就讀的三年高中生活時,甯磊如數家珍,讓你不得不感歎,他的記憶力真好,真是個熱愛生活、懂得感恩的有心人!

“當時我在十五中就讀,班主任原振宏老師,就是我心目中完美班主任應有的樣子,善良、耐心、愛心與正直。她一直對我很寬容,在很多重要時刻給予我幫助和鼓勵。”這讓甯磊很感動,因為成績偶有下降的時候,他原本預期迎接的可能會是一頓批評,但原老師總是給他以期許和信任,讓他心裡暖暖的。

念師恩丨傳承有序:教書育人很幸福,長大後我成了你

現任青島實驗高中學生發展中心主任的邱若東,是甯磊當年的數學老師,“邱主任在個人精氣神方面對我影響蠻大,他特别奮進,走路都是疾風步,人也特别公正”,甯磊用“正”來形容當年的邱老師。

如今的實高校長石華軍,在甯磊就讀的時候擔任學校的團委書記,當年看到有優秀的同學就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甯磊主動找到她,表明自己的入黨意願,石華軍給他進行了一次全面的分析和指導,也指出了不足,為甯磊的全面發展和思想進步起到了啟蒙作用,“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為我在研究所學生階段入黨打下了很好的思想基礎”。

<h4>愛的接力棒傳給學生</h4>

“生物組顧早老師和龍楓老師是我的生物學啟蒙老師,課堂有趣又生動,使我徹徹底底地愛上了生命科學,大學志願的填報在上高中時就已經确定,顧老師不僅在高三時為我解答了諸多生物學疑惑,還積極邀請我參加‘學長論壇’,在學校課程上給同學們做講座……感謝國文組周春立老師,印象很深刻,周老師上課之餘,總會讨論一些課文周邊的話題,時至今日,我竟然是靠着他的評論記住了課文本身……每當我想到周老師已經去世就很失落……國文姜淑玲老師、化學周南老師、英語李國明老師、劉文豔老師,我記得劉文豔老師教學能力很強、青春靓麗、積極進取,對我們的要求也很嚴格,聯考時在九中考場上給我現場加油,她的喊聲那麼大,極大地鼓舞了我,超級感謝她……後來有一次在書城見到她,忍不住熱淚盈眶……”

念師恩丨傳承有序:教書育人很幸福,長大後我成了你

聯考結束後的甯磊和母校合影。(受訪者供圖)

甯磊對每一位老師的教導都銘記在心,曆史張元芳老師、政治慕春婵老師、地理韓啟華老師、資訊技術王雲峰老師、心理課張曉梅老師、美術王建成老師、音樂金燕老師、體育鞠老師,這位老師們眼中聰明、懂事的學生,現如今也走到了自己的崗位上,接過教育這根接力棒,站上三尺講台,傳遞着老師對他的愛。

甯磊在十五中感受到的都是愛和支援,即便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他也從老師們那裡感受到了信任和期待,“甯磊很強大,但他在沉睡”,這種期待和關注,給了甯磊潛意識裡的自信,“學校和老師對我的愛,讓我覺得對母校、對老師有所虧欠,是以上了大學以後的四年,我就拿出了高三的勁頭來拼,并順利考取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碩士”,即便這樣,甯磊也沒有忘記恩師,時常回校探望,記得讀研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老班主任原老師還讓爸爸轉告,“甯磊是我的驕傲”,這些愛和關心成為甯磊始終向前的源泉,也是他回到母校以後努力奮進的動力。

<h4>博士回母校非大材小用</h4>

說到自己回母校教書的初衷,甯磊說,是當時公派德國留學時的一段經曆觸動了他,“受老師的影響,也想當一名教師,但具體是到大學還是國中并沒有很明确”,但當他看到德國一所學校的中學基礎教育形态時,受到很大的震撼,并突然意識到,學生的年齡越小,老師能夠起到的影響就越大,“孩子的三觀還沒有形成的時候,老師的價值就更加明顯”,從那時起,他就萌生了當一名高中老師的想法,也因為常年跟當年的老師保持聯系,他博士畢業以後順利報考并回到了青島實驗高中。

博士畢業以後,同學們有的進入科研院所,有的進高校,有的進入了高薪企業,像他一樣回到高中當老師的并不多,像他一樣有着公派留學經曆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博士畢業回來當一名高中教師,是不是大材小用了?”連記者都有這樣的疑問,但甯磊并不這樣認為。“當年十五中的老師整體感覺就是兢兢業業、無私奉獻,而且能力很強,我小的時候都是仰着頭看的,現在我也成了十五中(如今的實驗高中)老師了,也對自己嚴格要求,唯恐愧對老師的名聲”,甯磊直言,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壓力,他要不斷奮進,像自己當年的老師一樣對待自己的學生。

在甯磊看來,通過科創和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來拓展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甚至是培養最初的科研理想和創新思維,都比發表論文要有意義得多,“有些同學很有思想,看到他們有那麼多很好的想法,就像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我們小的時候也都希望有個什麼都懂、風趣、好玩的老師帶着自己做各種實驗,但當時的條件不具備,那麼現在我自己就可以做一個那樣的老師,成為那樣的人,帶着孩子們勇敢嘗試,滿足成長的需求,啟蒙他們的科學意識”。

念師恩丨傳承有序:教書育人很幸福,長大後我成了你

“回到母校奮鬥、吃着母校的飯會讓我的心裡和胃裡同時舒服,這種頓悟不是偶然的,是學校良好育人環境帶來的,更是努力敬業的十五中老師們的精神合力啟發的”,甯磊說,根據自己的調查,之前所帶的畢業學生中,有相當數量有意向深造之後回母校工作,繼續跟他當同僚,期待他們早日學成歸來加入實高大家庭中。

畢業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