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也許有人還不知道陳夢家是誰,但如果你關注翻譯大家許淵沖,他曆數他在西南聯大的老師時,會提到他上課聽過“聞一多講《詩經》,陳夢家講《論語》,許駿齋講《左傳》,劉文典講《文選》,羅庸講《唐詩》,浦江清講《宋詞》《元曲》,朱自清講《古詩十九首》”。
或者如果你看過107歲馬識途即将出版他首部有關甲骨文的著作《馬識途西南聯大甲骨文筆記》的新聞,也一定對“陳夢家”這個名字不會陌生。因為這個筆記,主要内容就是馬識途1940年代在西南聯合大學求學時,羅常培、唐蘭、陳夢家、聞一多等先生講授的語言文字學的精髓。知道“陳夢家”這個名字的人則會知道,這是一個富有才華魅力的人。詩人、學者、美男子、天縱英才……這些都是他,但,并不是他的全部。

陳夢家(1947年)
陳夢家首先是一位年少成名的詩人,新月派的代表性人物。1911年4月生于南京,祖籍浙江上虞。1927年入南京中央大學法政科學。1934年在燕京大學研究院開始師從容庚學古文字學。就此轉入學術研究,在古文字學、甲骨文、西周銅器斷代及簡牍研究方面,尤尤建樹,為國内外學術界所推重。陳夢家一生著述頗豐,有《老子今釋》《漢簡綴述》《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夢家詩集》《新月詩選》《殷虛蔔辭綜述》《西周銅器斷代》《尚書通論》等,在考古學術界具有重要意義。
1944年,陳夢家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講授中國古文字學,同時搜集流散在歐美的商周青銅器資料。1947年,陳夢家回國,在清華大學當教授。1952年調至中科院考古所任研究員。興趣轉向考古學後,陳夢家對中國的古典家具産生了興趣,不惜工本四處搜求。一旦發現好的明式家具,傾其所有在所不惜。如今在上海博物館和湖州博物館不少的明代家具是他的舊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官方網站上在介紹陳夢家時候,特别提到,“1955年1月和7月陳夢家先生兩次将所藏家俱、瓦鷹等文物5件捐獻給故宮博物院。”
1957年5月陳夢家與蘇秉琦(左一)、徐旭生(左二)、黃文弼(左三)、夏鼐(左四)、許道齡(左五)攝于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陳夢家1966年9月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55歲。他出身于怎樣的家庭、如何成長、如何對待愛情與婚姻、如何走上治學之路?他有哪些朋友,和這些朋友之間發生過哪些往事?近年來,關于陳夢家的傳奇益多,而其著作陸續整理出版,又使人們越發想了解這個人和他背後的一切。2021年6月,中華書局出版《陳夢家先生編年事輯》,以編年事輯的形式呈現出一個人一生的經曆,是一部别樣的人生傳記。
200餘通陳夢家書信全文收錄,日記、訪談、回憶錄、研究著作巨細靡遺,真實史料,逐年條析呈現陳夢家真實的五十五載人生軌迹。從家庭成長到愛情婚姻,從詩歌創作到學術研究,除了世人熟知的作為天才學者的陳夢家,還可見更多面更立體的陳夢家。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作者子儀,是浙江一位作家型學者。為了寫好陳夢家,她花費了近十年的準備,不光多方搜集陳夢家的資料,還實地探訪陳夢家的出生地、工作地、旅居地,對陳夢家這個人物傾注了大量的熱情。雖然是編年體,但是讀起來去卻不枯燥,反而精煉、言之有物,意味無窮。複旦大學教授陳思和在看完稿件後,給予肯定,并将之分為上下兩部分發表在由其和哈佛教授王德威主編的《史料與闡釋》刊物上。2021年6月,中華書局出版單行本。
超強朋友圈
胡适、聞一多力推的青年才俊
陳夢家由詩壇入學壇,從就讀中央大學到執教青島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芝加哥大學,最後轉到考古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看《陳夢家先生編年事輯》,會發現他日常來往或者通信的人物,真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且不說他的妻子趙蘿蕤是著名翻譯家和比較文學家,弟弟陳夢熊是著名水文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的老師是聞一多、容庚,他的詩友是林徽因、卞之琳、方令孺,他的同僚朋友是朱自清、馮友蘭、錢穆、 梁思成、金嶽霖、錢锺書、楊绛、吳宓、唐蘭……通過書信看到陳夢家與衆多同代名人的交往脈絡,更呈現了半個世紀的時代風雲,是一部完整的個人史,也是一部縮小的時代史。
陳夢家與趙蘿蕤的訂婚照
錢锺書、楊绛的婚禮主要邀請親人,但陳夢家和妻子趙蘿蕤卻是少數的友人中的受邀人,“我和錢是清華研究院時的同學,和他的夫人也挺熟,他們的婚禮是在楊绛家舉行的。楊家有一個很大很大的院子,婚事在一文堂中舉辦。當時隻邀了些親戚,我們夫婦卻參加了,是很少的幾位朋友中的一對。因恰好在南方的緣故。”趙蘿蕤說。
林徽因曾為陳夢家的詩集繪制封面 “感謝林徽音女士為我畫封面,但因付印時我在蕪湖,不曾親去校擇顔色,也許這些顔色調配得不如原意。”錢穆大作《國史大綱》,名垂青史。錢穆卻說,“餘之有意撰寫《國史大綱》一書,實自夢家此兩夕話促成之。”
胡适對陳夢家大為贊美。初讀陳夢家的詩,胡适便誇贊道:“此君我未見過,但知道他很年青,有此大成績,令人生大樂觀。”
聞一多是陳夢家的老師,他逢人便誇的得意門生:“陳夢家、方玮德的近作,也使我欣歡鼓舞。夢家是我的發現,不成問題。……這兩人不足使我自豪嗎? 便拿《新月》最近發表的幾篇講,我的門徒恐怕已經成了我的勁敵,我的畏友。我捏着一把汗自誇。還問什麼新詩的前途? 這兩人不是極明顯的,具體的證明嗎?” 陳夢家轉向考古,聞一多很看好,“他很有才氣,一轉向,就可以得到成功。他也是受了我的一點影響。我覺得一個能寫得出好詩來的人,可以考古,也可以做别的,因為心被磨得又尖銳又精練了。”
遍訪歐美所藏
編輯出版《海外中國銅器目錄》
1938年春天始,陳夢家在西南聯合大學主講古文字學、《尚書》通論等課程。1944年,經費正清和金嶽霖介紹,陳夢家赴美國芝加哥大學講授中國古文字學。在此期間,他重點收集大量中國古代青銅器資料,後據此編輯出版《海外中國銅器目錄》一書。陳夢家曾以一人之力遍訪歐美所藏中國青銅器,至今是學界佳話。
1946年陳夢家攝于美國芝加哥大學
1944年,陳夢家赴美國芝加哥大學講授中國古文字學。志在中國古史,為何要遠赴重洋?陳夢家的說法是:“雖然從事國學,我自己往往感到許多缺欠,而尤其是國學,不但盡量整理舊典籍新材料,更重要的是新方法以及别國材料方法的借鏡。……總想對于典籍材料稍稍涉獵後,要注意訓練自己的新方法新态度,而研究古代文化,西洋的考古學、人類學,尤為急需。是以,老願意有機會出國一次……我倘肯甘心老死于中國式學者之事,倒也罷了,但我總覺得自己處此際會,也極難得,總可以盡其所能,略有貢于學術。”
也正是這次美國之旅,又到歐洲,在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瑞典等國考察,讓陳夢家有機會在海外收集到大量中國古代青銅器資料,據此編輯出版《海外中國銅器目錄》一書,1946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這也是為中國學者所著、總結歐美國家收藏中國青銅器收藏狀況的第一部圖錄。據中華書局總編輯助理俞國林介紹,196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了《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煌煌一厚冊,署名“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此書的實際整理者,就是陳夢家先生。
落拓長衫
文弱書生還曾勇赴前線
在書中我們還看到,1932年1月29日,陳夢家和劉啟華、蔣方夜、盧壽枬三位同學一起,從南京來到上海近郊的南翔前線,參加十九路軍六十一師一二二旅旅部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行列。1933年初,日寇的鐵蹄踐踏在熱河的土地上,陳夢家義憤填膺,決定自行出榆關到前線為保衛祖國效力。1月13日,方玮德、瞿冰森等同學在北平東城燈市口燕京校友會召開歡送會。次日淩晨,陳夢家離北平經古北口奔赴塞外,參加了熱河冷口之戰。
關于美男子陳夢家與“燕京校花”趙蘿蕤的愛情故事,也是坊間津津樂道的。看陳夢家給妻子的書信,可以看到這位天才學者溫情的一面。“聞你欲作衣,在其店中挑一件古銅色的緞子并裡子。”“今日因不放心你,心中不知何故非常難過。”當妻子生病需要在外修養,他在書信裡千叮囑萬叮咛,“我現在可以很平安的鎖了門去長城邊了。我隻有兩件事想:一件是希望你愉快地度過這個月;一件是我自己也鍛煉好身體。你一定可以放心,我隻會把身體煉好,不會有什麼的,唯一的缺點恐怕是夥食,我會想辦法彌補的。至于你,應該放寬心胸,痛快地遊山玩景,不要為我擔什麼心。我總是強固的。你的健康是我唯一挂心的事。”
除了其生前出版的《殷虛蔔辭綜述》《尚書通論》 等不是在中華書局出版之外,陳夢家先生去世至今五十多年,整理出來的遺稿,全部都是中華書局出版。2016年,陳夢家誕辰105周年之際,中華書局出版了一套《陳夢家著作集》。包括《漢簡綴述》《武威漢簡》《尚書通論》《夢家詩集》《夢甲室存文》《中國文字學》《西周銅器斷代》《陳夢家學術論文集》《西周年代考》《六國紀年》《殷虛蔔辭綜述》《中國銅器綜述》《老子今釋》《美國所藏中國銅器集錄》《海外中國銅器圖錄》《中國曆史紀年表》等。
中華書局編輯朱兆虎曾在陳夢家誕辰105周年紀念儀式上說,“一個中學生,會背一首陳先生的詩,‘一朵野花在荒原裡開了又落了’,就是最好的紀念。一個學者,引用一個陳先生的學術觀點,就是最好的紀念。對于一家出版社來說,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王世民先生之前撰文說,整理出版就是最好的紀念。把陳先生的所有文字原原本本整理編輯出來,印刷好,裝訂好,公之于天下,讓學生背誦,讓學者利用,就是用出版的方式作最好的紀念。文字不滅,生命永遠是鮮活的,這也是文明不絕的序列。”
(文中用圖由中華書局提供)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