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津湖戰役,志願軍1個師硬打美軍2個團,陸戰隊大兵叫苦連天

最近一個月熱映的電影《長津湖》,已獲得超過50億票房,成為現象級電影。該片真實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美方稱為清長戰役)東線長津湖地區攻防戰鬥的慘烈過程。影片中志願軍官兵後勤缺乏,爬冰卧雪,忠誠使命,堅決作戰的英雄精神,感動了無數觀衆。歐豪飾演的58師連長楊根思懷抱炸藥包沖入敵群,與十幾名美軍同歸于盡的驚天壯舉,用生命實踐了英雄的誓言: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讓我們回到1950年11月27日發起長津湖戰役的曆史場景中吧。志願軍第九兵團由出自三野的第20軍、第26軍、第27軍組成,原為攻台第一梯隊,每軍各加強了一個師,全兵團達到15萬人,可謂兵強馬壯。因為北韓戰場軍情緊急,該兵團解除原有任務,改編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兼程北上,直趨東線。但開進倉促,沿途補充的寒帶棉衣裝具不足,加上美國空軍封鎖嚴密,後勤運輸困難,陸續囤積在邊境的冬裝運不上去,僅能滿足基本的彈藥需要,糧食供給都非常困難。此時北韓東線長津湖地區已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冰天雪地,志願軍第九兵團在這種極端環境下慨然出征,迎擊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第10軍。

當時聯合國軍分兩路北上,西線是美第8集團軍,由司令官沃克中将指揮,共13萬人;東線是美第10軍,由軍長阿爾蒙德少将指揮,共10萬人。其中美第10軍中最精銳的是陸戰1師,共18000餘人,擁有大量現代化裝備,作為先鋒開向長津湖地區。另有美7師31團、32團及英國海軍陸戰隊配合陸戰1師行動。至11月27日,陸戰1師及美7師等部已經進至長津湖東、西、南側的内洞峙、新興裡、後浦、柳潭裡、下碣隅裡、古土裡一線展開,準備繼續向鴨綠江挺進。

根據敵情動向,志願軍第九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宋時輪、副司令員陶勇、參謀長覃健等人進行了作戰部署,集中第20軍、第27軍所屬8個師為第一梯隊,分别包圍殲擊進至内洞峙、新興裡、後浦、柳潭裡、下碣隅裡、古土裡地區的美陸戰1師和美7師,同時警戒牽制社倉裡的美3師,戰鬥于11月27日夜發起。另以第26軍為預備隊,配置在厚昌江口地區,準備随時向前機動,支援主力作戰。

長津湖戰役,志願軍1個師硬打美軍2個團,陸戰隊大兵叫苦連天

在第九兵團3個軍中,第27軍擔任正面主攻任務,第27軍軍長彭德清向各部隊配置設定了任務;以79師攻擊長津湖西岸的柳潭裡;80師和81師242團攻擊長津湖東岸的内洞峙、新興裡;81師241、243團在赴戰湖地區警戒美7師一部,掩護軍主力的側翼;94師為軍預備隊,正向長津湖地區開進,拟用于攻擊柳潭裡方向。戰前估計,柳潭裡有美軍2個營,新興裡有美軍1個營,能在一至兩晝夜内予以殲滅。

等到打起來後才知道,柳潭裡地區的美軍不是2個營而是2個團6000餘人,新興裡、内洞峙、後浦地區的美軍不是1個營而是1個團級戰鬥支隊3000餘人,都擁有非常強大的火力,并能得到空軍支援。而志願軍由于情報不準确,部署不周,分散了兵力,加上天寒地凍,糧食缺乏,火力薄弱,因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艱苦戰局。

最難打的戰鬥是在柳潭裡。美軍為陸戰1師5團、7團(欠2個步兵連),炮兵2個營另2個連,擁有155毫米榴彈炮18門、105毫米榴彈炮30門、107毫米重迫擊炮24門,1輛謝爾曼坦克和40餘輛卡車。美軍占據了柳潭裡外圍的1271、1282、1240、1276等高地,配置了強大火力,并在陣地前沿布設了防步兵地雷、蛇腹形鐵絲網、汽油桶、拉弦手雷、拌索照明彈等障礙,嚴防遭到襲擊。

由于誤認為美軍隻有2個營,第27軍有些輕敵,第一梯隊攻擊柳潭裡的隻有79師3個團,用以支援的炮兵火力則非常薄弱。志願軍沖過此起彼伏爆炸的地雷陣,僅憑借步槍、機槍和手榴彈、炸藥包去攻擊柳潭裡之敵以火炮、車輛、坦克組成的環形防禦圈,同時還要遭到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戰鬥打得艱難極了。在火光及照明彈的映襯下,志願軍官兵頑強發起沖鋒,同防守美軍在柳潭裡各外圍陣地上進行了反複争奪,雙方均傷亡慘重。有陸戰隊員後來回憶,志願軍因為長時間凍餓,體力大減,沖鋒的動作非常緩慢僵硬,像是“原木”一樣在雪地上移動,面對美軍自動火器噴射的火舌,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令人震撼!

經過一夜激戰,79師雖奪取了1403高地和1240高地,并控制着1384高地和1282高地部分地區,迫使柳潭裡美軍收縮了防禦範圍,但自己也付出了巨大代價,有5個營傷亡過重失去了戰鬥力。到了28日白天,美軍飛機前來支援,狂轟濫炸,79師隻好停止攻擊,鞏固既得陣地。同時美軍組織兵力發起反擊,雙方艱苦激戰,大多陣地打成對峙。由于戰鬥傷亡加上凍餓,79師減員近半,嚴重消耗了戰鬥力。彭德清軍長指令預備隊94師向柳潭裡增援,但該師在開進途中遭到美軍飛機轟炸,損失慘重,已無足夠力量殲滅敵人。

長津湖戰役,志願軍1個師硬打美軍2個團,陸戰隊大兵叫苦連天

仗打到這時候,還想在各戰場均殲滅被圍之敵已不現實。宋時輪、陶勇遂調整了作戰部署:集中第27軍80師、81師2個團圍殲兵力相對較少的新興裡之敵;第20軍59師和第27軍79師對柳潭裡之敵、第20軍58師對下碣隅裡之敵分别進行鉗制性攻擊,以保證新興裡戰鬥的順利進行;同時調兵團預備隊第26軍兼程南下參戰。這樣,79師除在幾個重要陣地上繼續和美軍争奪外,在整體上形成了與柳潭裡之敵對峙的态勢。

根據遠東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指令,美第8集團軍和第10軍全線撤退。12月1日,在空軍支援下,柳潭裡的陸戰1師2個團開始南撤。已受到嚴重削弱的79師和59師官兵在沿途進行阻擊,但雙方火力差距巨大,無法攔住敵人。即使如此,志願軍源源不斷的阻擊和襲擾也令美軍驚恐不堪,不斷發生傷亡。從柳潭裡至下碣隅裡22公裡的距離,陸戰1師2個團足足走了77個小時,平均每小時前進280多米。這些陸戰隊大兵們丢盔卸甲,臉上留着凍傷,眼睛無神而茫然,完全失去了昔日太平洋戰場上大敗日軍的威風。

在這場戰鬥中,第27軍79師艱苦奮戰,減員近5000人,後來隻能縮編為5個步兵連和2個機炮連。其中有“濟南第一團”之譽的235團能戰鬥的隻剩下1個多連,這是何其慘烈的一仗!多說一句,後來大名鼎鼎的遲浩田上将,就出自79師235團,并在長津湖血戰中榮立戰功。

作者微信公衆号:沈聽雪的曆史文集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