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豔芳》電影的初剪版,淚點變得很低,淚水失控奪眶而出,把口罩沾濕了一半(疫情關系,現時在香港看電影規定要戴口罩)。
一幕幕與阿梅(對她的昵稱)相處的片段浮現腦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梅豔芳,忘不了</h1>
識阿梅于微時,她赢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我第一個專訪她;
跟她在杜貞貞家玩猜拳,當年沒錢買酒,輸了用唇膏畫面;
1985年她在紅館開首個演唱會的場刊由我制作;
拉大隊在Canton Disco為她慶生;
2003年非典肆虐,她發動全港演藝界在香港大球場開1:99演唱會,為香港打氣。全港歌星響應,逐個上台,由下午唱到晚上。
當日,我是座上客。看到她由初出茅廬的天真羞怯女生,到振臂一呼搞大型音樂會的魄力,這是她不斷增值自己的成果…….
她的真,她的愁,一幕幕呈現,太多太多畫面,太多太多故事,眼淚不期然掉下。
電影《梅豔芳》的後期制作尚未完成,獲片主安樂電影老闆江志強先生邀請,優先去看初剪版,感慨萬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拍《梅豔芳》是兌現承諾,也是報恩</h1>
江志強投資及監制《梅豔芳》是為了兌現一個18年前(2003年,梅豔芳離世那年),他對梅豔芳的承諾。
2003年,梅豔芳邀江志強見面,她表示希望江志強能為她拍一部傳世的電影,于是江志強與張藝謀導演特别在《十面埋伏》中為她設計了一個角色,可惜梅豔芳後來病逝,無法實作這一願望。
江志強多年來一直惦記她的遺願,同時要彌補《十面埋伏》合作不成的遺憾 ——這是他開拍電影《梅豔芳》的初衷。
江志強不但為完成18年之約,亦是為向阿梅報恩。
猶記當年,安樂電影還是小公司的時候,阿梅已是位當紅歌星,她不介意安樂是小公司,答應為他們發行的一部電影《天空之城》站台宣傳 ,江志強受寵若驚,時至今日仍感激她當日的仗義幫忙。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為演梅豔芳,王丹妮半年時間每天8小時練歌舞</h1>
江志強以義氣報答阿梅當年的義氣。
《梅豔芳》可謂是一出“義氣電影”。
電影《梅豔芳》也是誠意之作,落重本。
江志強用了7年時間籌備,最終在三年前,天時地利人和下,邀得《寒戰》導演梁樂民答應執導。
劇組花三年時間全亞洲物色适合的人選,在重重甄選下,決定由模特兒出身的新人王丹妮飾演百變女王梅豔芳。
阿梅一生中三個重要人物,就邀得古天樂飾演阿梅恩師劉培基,廖子妤飾胞姐梅愛芳,金馬最佳新演員劉俊謙飾演老友張國榮。
乍看王丹妮,她的樣子和高䠷的衣架身形,的确有幾分阿梅影子。加上她模仿阿梅說話的嗓子和語氣八成神似,尤其眼神帶有阿梅的滄桑感。
王丹妮的背景跟阿梅有點相似。她在單親家庭長大,很獨立。13、14歲就開始兼職賺生活費幫補家計,17歲參加模特兒大賽赢得冠軍。
從此走上國際時裝天橋,為各大時裝品牌走秀,在外國打拼。事業上升期,竟意外懷孕,打亂了事業陣腳,她決定為了囡囡回歸香港。
她氣質貼近梅豔芳,是以,經多次試鏡後,劇組認為是最适合人選。
王丹妮沒唱歌和跳舞的底子,但據江志強稱,王丹妮很專心演好這角色,推掉所有工作,用了半年時間,每天8小時,學唱歌及練跳舞,她的這番苦工沒白費,在戲中發揮出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7">梅豔芳,香港精神</h1>
電影除了記錄了阿梅的傳記,也記錄了80年代的香港。
江志強落重本,用CG重構了不少80年代的景象,包括已拆卸的利舞台。未有紅館前,利舞台就是紅歌星開騷的殿堂;他又把彌敦道及尖東海傍還原當年面貎,喚起港人的集體憶記。
電影中,阿梅在非典虐港期間,眼見市民坐困愁城,遂召集全港演藝界,在香港大球場,舉行1:99演唱會為香港打氣,逆境自強,發放正能量。
該片在今天疫情陰霾下公映,亦是為香港打氣,江志強希望大家能接收到這份正能量的資訊。
劇情有不少部分避重就輕,例如有很多沒提及的敏感人物,如梅媽、梅哥哥;一些人物的名字改了另一名字,以免節外生枝。
完全能體諒拍這電影的難度是99.99,阿梅忠粉衆多、圈中好朋友衆多,拍得不好,會被罵,不夠忠于事實又會遭狠評。江志強拍這出戲,不單要投放龐大資源,還要有很大勇氣。
他堅持拍《梅豔芳》,因為:“梅豔芳是典型香港兒女的模範,出身雖然寒微,但憑着努力創造出一番事業;成名後從沒架子,常常将家人朋友記挂在心;社會各界需要幫忙時,她總是義不容辭;無論遇到什麼逆境,她從沒放棄,真正代表了香港人的精神。”
《梅豔芳》鐵定今年11月12日公映。
江志強不惜要隔離,仍東奔西跑,希望為該片争取到世界發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4">梅豔芳,我會永遠記得你</h1>
電影以梅豔芳最後一次在紅館開告别演唱會作結。
她穿着劉培基為她設計的純白婚紗,戴上她為自己置的嫁妝,一套名貴“布契拉提” (Buccellati)珠寶,走上鋪紅地毯的長長天梯,說出感人至深的一句話︰
“我将我自己嫁了給你們,嫁了給音樂、嫁了給舞台。”
我坐在觀衆席上,跟全場粉絲一起眼淚失控。
電影重制這一幕,并加上當年梅豔芳台上的真實片段。
淚水崩堤。
看完電影後,接受通路,主持人問:“如果要你跟梅豔芳講一句說話,你會講什麼?”
“梅豔芳,我會永遠記得你。”我答。
阿梅在片中不止一次問人:“将來你們會記得我嗎?”張國榮也愛這樣問。
梅豔芳4歲開始養家,40歲離世。臨走前仍拼搏至最後一刻,她的人生,某程度上代表着香港人的奮鬥故事。
是以梅豔芳被譽為“香港女兒”,星光大道上豎立着她的銅像,照耀着維多利亞港。
#後記
《梅豔芳》電影中,重制阿梅在卡拉OK遭人掌掴的一幕。
看的時候心中不斷問:有需要重提此事嗎?
待看完整套戲,便明白了。
關于改變梅豔芳人生的這重要一幕,下期細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8">我是查小欣,跟你分享最新鮮熱辣的娛樂見聞。你喜歡哪個明星,你對娛樂圈的什麼現象好奇,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問題,我會精選一些問題來回答。喜歡我的文章,也請将它分享給更多人。</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