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若非絕影救主,曹操必死于宛城之戰,為什麼他不殺了張繡報仇

作者:青梅居士

張繡剚刃於愛子,魏君待之若舊。

若非絕影救主,曹操必死于宛城之戰,為什麼他不殺了張繡報仇

丘遲的《與陳伯之書》,為了勸降陳伯之,引用的就是這個典故。

本人才疏學淺,未讀正史。就《三國演義》的描寫,來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俗話說得好,“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這是解不開的仇疙瘩,有你就沒有我,不能共存與同一片天地之間。而曹操與張繡,就是這種情況。曹操奪了張濟(張繡的叔叔)之妻,而張繡殺了曹操的兒子曹昂

若非絕影救主,曹操必死于宛城之戰,為什麼他不殺了張繡報仇

張繡跟着叔叔張濟,東征西讨,得董卓賞識支援,最後占據宛城,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勢力之一。據野史記記載,張繡武藝超絕,百鳥朝鳳槍堪稱一絕,為北地槍王,是常山趙子龍的師兄,同為大國術家童淵的徒弟。估計張繡憑掌中槍,打下了一片天地。

當時群雄割據,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許都為根據地。北有袁紹有青州,袁術在淮南。南有孫策在江東,劉表在荊州。還有呂布在徐州虎視眈眈。曹操此時立足并不穩定,而與之相臨的宛城便成了他的心腹之患。如果曹操征讨其他諸侯,如果宛城的張繡乘虛而入,那就相當危險了

若非絕影救主,曹操必死于宛城之戰,為什麼他不殺了張繡報仇

幸運的是,夾于其中的小軍閥張繡,審時度勢,主動選擇投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不費一兵一卒,宛城就這唾手而得。這一下,幸福來的太突然,可把曹操樂壞了,于是飄飄然,然飄飄,得意忘形起來,犯了英雄好色的好毛病,反正淫人妻女也不是第一回了,可能秦宜祿的老婆讓他嘗到了甜頭。看上了張繡的美貌嬸娘,據然也不遮遮掩掩,明目張膽就鬼混在一起了,絲毫沒有考慮張繡的感受。

若非絕影救主,曹操必死于宛城之戰,為什麼他不殺了張繡報仇

士可殺不可辱,這張繡也是血性漢子,在毒士賈诩的計謀下。突然反水,襲擊了曹操大營。

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曹操損失慘重,人馬傷亡過半。大将典韋拼死保護,無奈被異人胡車兒盜了雙戟,不幸戰死。長子曹昂,愛侄曹安民都死于亂軍之中。

若非絕影救主,曹操必死于宛城之戰,為什麼他不殺了張繡報仇

多虧了曹昂讓出了寶馬良駒絕影。

魏書》:“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并中公右臂。”

此馬功不可沒,憑借絕影腳力,曹操才逃得性命,它身上中了三箭仍不顧一切奮蹄疾馳,最後被流矢射中眼睛才倒了下去。

若非絕影救主,曹操必死于宛城之戰,為什麼他不殺了張繡報仇

經此一戰,曹操和張繡的梁子從此結上了。照道理,換了一般人,這種仇恨都是不死不休。而曹操不僅原諒了張繡,還和他結成兒女親家,并委以重用,令人費解?

連他的兒子曹丕都不能了解,說張繡殺了大哥曹昂,為什麼還這麼優待他?(後來曹丕繼位後就因為此事,報複了張繡)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站的高,看的遠。

若非絕影救主,曹操必死于宛城之戰,為什麼他不殺了張繡報仇

曹操的枭雄本質,一覽無疑。

宰相肚裡能撐船,寬容張繡是形勢和利益的需要啊,隻有安撫了張繡,穩定了後方,才能騰出手來,對付其他更可怕的敵人啊!

而且,在袁紹,袁術,孫策,呂布,劉備,劉表這些大小諸侯面前,彰顯自己的胸襟,好象在對他們說:

“歡迎你們來降,看,張繡便是榜樣。”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個世界上隻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

繼續閱讀